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11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光线的导引与聚集结构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有电力的发明以来,人们的生活型态不断改变,其中灯具更是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灯具除了传统家用的日光灯与钨丝灯泡之外,各种情境氛围的灯具普遍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室内、室外照明设备、展示灯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并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益高、发出的光线具有指向性、省电、反应时间短且单色性强等优点,使得发光二极管灯具逐渐取代上述传统型日光灯和钨丝灯。照明设备的使用已经是现代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应市场不同的需求,特色性商品在使用者购买意愿的考虑具有显著性的提升。因此,如何提供照明设备更多元的功能特色,实为业界努力的课题。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悉心观察且研究之,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提供一具有反射面与出光区的光罩,藉以导弓I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方向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底壁及一环侧壁,该环侧壁自该底壁的周缘延伸而形成,所述底壁与所述环侧壁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光罩,该光罩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光罩包括一反射面及一与该反射面相对的出光区;一环型构件,该环形构件包括一组合部,该组合部设于该基座上;以及一发光二极管光源,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一电路板与多个间隔地设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环设于该光罩上,这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该反射面反射至该出光区外。优选地,该光罩界定有一中心轴线且该光罩关于该中心轴线呈左右对称状,该出光区的顶缘凹设有一曲面,该曲面的外壁关于该中心轴线对称且呈波浪状。优选地,该光罩包括一导光区,该导光区分别与该反射面及该出光区连接,该出光区为透光结构,该出光区的水平截面积的半径沿远离该底壁的方向渐缩。优选地,该反射面为光滑面,该导光区、该反射面以及该出光区分别设置于这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路径上。优选地,该反射面与该基座的底壁包围的空间呈圆锥状。优选地,该环型构件形成有一对应于该光罩的通口,该通口与该容置空间连通,该出光区穿过该环型构件,该环型构件抵靠设置于该光罩并将该光罩压扣于该基座上。[0013]优选地,该组合部包括多个卡掣臂,这些卡掣臂形成于该环型构件的一侧,这些卡掣臂抵靠于该电路板,该电路板抵靠于该环侧壁的内缘。优选地,该底壁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这些卡掣臂为弹性片体,这些卡掣臂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一与该至少一穿孔对应的定位体,该定位体穿过该至少一穿孔并扣合于该底壁的外缘。优选地,该环型构件的外缘抵靠于该环侧壁的内缘,这些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卡掣臂之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包含至少一连接件,该至少一连接件设于该基座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通过光罩的反射面与出光区的设计,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相较于传统灯具有差异性的出光效果,还克服了发光二极管因本身性质而受到的照明范围的局限,进而提供多元特色的照明质量。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 型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及图7B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平部平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基座10 底壁100 穿孔101线路孔102固定孔11环侧壁12容置空间2 光罩20反射面21出光区210 曲面211环型弧面[0041]22导光区23导光槽230透射面231环侧面3环型构件30组合部300卡掣臂301定位体31 通口4发光二极管光源40电路板41发光二极管5连接件50固定片500连接端501定位孔51 把手510 支架511弹性体C 中心轴线 L1、L1’、L2、L2’、L3、L3’ 光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有提及数量或其类似者,其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畴,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披露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侧向式发光源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一基座1、一光罩2、一环型构件3、一发光二极管光源4以及一连接件5。再者,基座I具有一底壁10与一环侧壁11。环侧壁11自底壁10的周缘延伸形成。底壁10与环侧壁11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12。底壁10设置有四个穿孔100、一个线路孔101以及四个固定孔102。更详细的说,本实施例中的基座I为散热的良导体,基座I的底壁10呈圆板状。穿孔100、线路孔101、固定孔102分别间隔设置于底壁10的周缘。环侧壁11呈圆环状围设于底壁10的周缘,环侧壁11远离底壁10 —端的端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环状折边,藉以增大散热面积,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良好的散热性。本实施例中底壁10周缘的内侧区域可依需求设计设置有多个散热结构(图未示)。举例来说,散热结构自底壁10内侧朝底壁10外侧方向穿出且呈渐缩的圆柱状,继而在散热结构开设气孔(图未示)。藉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使用时,照明装置内部产生的热能顺着气流通过散热结构引导至外部环境。然而,基座I的型式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0066]请复参阅图1与图2所示。发光二极管光源4具有一电路板40与多个发光二极管41。电路板40呈长型薄板状,发光二极管41间隔设置于电路板40。发光二极管光源4设置于基座I的容置空间12内。更详细地说, 电路板40的两个端缘互相连接且电路板40呈圆环状。电路板40 —侧设有发光二极管41,电路板40电性连接于上述发光二极管41。电路板40另一侧大致呈面接触地顶抵于环侧壁11内缘,藉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源4产生的热源传导至基座I,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良好的散热性。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光罩2具有一反射面20、一出光区21、一连接反射面20与出光区21的导光区22以及多个间隔地凹设于导光区22的导光槽23。再者,出光区21的顶缘凹设形成有一曲面210。光罩2朝基座I方向的正投影大致呈对称的圆盘状且具有一中心轴线C。光罩2底部的形状对应于基座I内缘的部位且设置于容置空间12。更详细地说,光罩2的形状对称于中心轴线C。导光槽23、导光区22、反射面20以及出光区21分别设置于这些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线路径上。发光二极管41围设于光罩2且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槽23、导光区22透射至反射面20,光线经反射面20反射至出光区21并透射出去。请参阅图5所示。反射面20为光滑面,且反射面20与基座I内缘包围形成的空间截面大致呈三角形。反射面20分别与底壁10所夹设的角度(未标示)与光线入射于反射面20的临界角有关。再者,反射面20也可依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需求设计成抛物面、自由曲面或多重曲面。但反射面20的型式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5与图6所示。每一个导光槽23包括一透射面230以及一连接于该透射面230的环侧面231。每一个导光槽23的截面呈一端凹陷的截圆锥状。这些透射面230分别呈曲面状,且这些透射面230的凸面朝向光罩2外侧。这些环侧面231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7A,其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出光区21位于反射面20—侧且为透光结构。出光区21的外缘对称于中心轴线C,且出光区21的截面大致呈波浪状。换言之,出光区21的水平截面积的半径大致由远离中心轴线C位置朝中心轴线C方向渐缩。其中,曲面210呈凹陷的弧面状。请参阅图7A与图7B。更详细地说,这些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线L1、LI’、L2、L2’、L3、L3’分别经由这些导光槽23的环侧面231反射并分别从这些透射面230穿出。再者,该些发光二极管41发出的光线分别经由该些导光槽23集中继而朝反射面20的方向射出。而后光线1^1、1^’、1^2、1^2’、1^3、1^3’自反射面20朝远离出光区21的方向射出。更详细地说,出光区21邻近曲面210的周缘包括一凸起的环型弧面211,环型弧面211偏折穿过出光区21的光线L1、L1’,将光线L1、L1’偏折至远离中心轴线C的两侧方向。换言之,光罩2通过出光区21的设置,将通过出光区21的光线同时聚光与散光,达到多元的照明效果。请复参阅图1与图2。环型构件3具有一组合部30,组合部30包括多个卡掣臂300,卡掣臂300形成于该环型构件3的一侧缘。卡掣臂300顶抵于电路板40。再者,环型构件3包括一对应光罩2的通口 31。通口 31连通基座I的容置空间
12,环型构件3抵设于光罩2并压扣光罩2于基座I上,部分光罩2穿出通口 31。藉此,发光二极管光源4发出的光线经由光罩2的折射与反射之后向光罩2外透射出光线。更详细地说,卡掣臂300为自环型构件3 —侧延伸形成的弹性片体,卡掣臂300顶抵于基座I的环侧壁11。换言之,卡掣臂300外缘围绕的区域略大于基座I围绕的区域,所以当卡掣臂300容置于容置空间12时,卡掣臂300通过自身材质特性向外扩张施予基座I作用应力。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卡掣臂300顶抵于电路板40 —侧,继而抵设电路板40于环侧壁11。换言之,环型构件3的外缘顶抵于环侧壁11的内缘,发光二极管41分别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卡掣臂300之间。本实施例的卡掣臂300之中分别设有四组定位体301 (如卡勾),定位体301分别对应穿设于四个穿孔100 (如图2)并扣合于该底壁10外缘。藉此,环型构件3紧配合地设置于基座I。使用者拆卸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时,只要将环型构件3的卡掣臂300脱离穿孔100,便可轻易地使环型构件3与基座I分离。因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拆卸与装合的便利性。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包括有两个连接件5,每一个连接件5具有一固定片50与一把手51。固定片50包括一连接端500与两个定位孔501。把手51包括一支架510与一连接于支架510两端的弹性体511。弹性体511呈螺旋状且其两端分别装设于固定片50的连接端500。连接件5以螺固方式连接于基座I的固定孔102与固定片50的定位孔501,但此结合方式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一驱动电路单元(图未示),驱动电路单元设于底壁11的外侧,利用连接件5将驱动电路单元固定在基座I上,发光二极管光源4的导线(图未示),经由线路孔101电性连接驱动电路单元。但驱动电路单元的型式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使用者可通过简单的操作达到以下效果1.独特的光罩结构设计,将光线反射并聚集于出光区,而后光线于出光区再扩散,提供与传统灯具不同的照明效果。2.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通过光罩的反射面的角度与出光区的结构形状设计,可进一步达到多元的照明效果。3.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的机能性高,环型构件顶抵光罩并压扣光罩于基座,卡掣臂的定位体提供环型构件扣设于基座的稳固性,使用者可依照使用需要直接将环型构件从基座上拆除。4.基座提供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良好的散热,增加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 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底壁及一环侧壁,所述环侧壁自所述底壁的周缘延伸而形成,所述底壁与所述环侧壁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光罩,所述光罩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光罩包括一反射面及一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出光区; 一环型构件,所述环型构件包括一组合部,所述组合部设于所述基座上;以及 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一电路板与多个间隔地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环设于所述光罩上,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至所述出光区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罩界定有一中心轴线且所述光罩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呈左右对称状,所述出光区的顶缘凹设有一曲面,所述曲面的外壁关于所述中心轴线对称且呈波浪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罩包括一导光区,所述导光区分别与所述反射面及所述出光区连接,所述出光区为透光结构,所述出光区的水平截面的半径沿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渐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光滑面,所述导光区、所述反射面以及所述出光区分别设置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基座的所述底壁包围的空间呈圆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构件形成有一对应于所述光罩的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出光区穿过所述通口,所述环型构件抵靠设置于所述光罩并将所述光罩压扣于所述基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部包括多个卡掣臂,所述卡掣臂形成于所述环型构件的一侧,所述卡掣臂抵靠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抵靠于所述环侧壁的内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所述卡掣臂为弹性片体,所述卡掣臂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一与所述至少一穿孔对应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穿过所述至少一穿孔并扣合于所述底壁的外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构件的外缘抵靠于所述环侧壁的内缘,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卡掣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含至少一连接件,所述至少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基座上。
专利摘要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光罩、一环型构件以及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基座包括一底壁及一环侧壁,环侧壁与底壁包围形成一容置空间;光罩设于容置空间内,光罩包括一反射面与一与反射面相对的出光区;环型构件设于基座上;发光二极管光源环设于光罩,这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至出光区外。藉此,提供同时具有聚光与散光效果的照明装置。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884544SQ20122046539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廖志铭, 黄日昇, 丁玉森, 陈治松 申请人:英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