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62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光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杯。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获得光照效果,人们经常在光源的外围加装一个反光杯(或称反光罩),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光罩内表面反射后再发射出去。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反光杯,其内表面为光滑平整的弧形面,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采用现有的这种反光杯,虽然光照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是具有如下缺点I、光束角偏差大,光斑不均勻;2、眩光严重,有黑影和明暗黄圈;3、光强偏低,灯具的效率低。因此,有必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反光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反光杯,其不仅能获得最佳的光强分布,提高灯具的效率,还提高了光束角的精确度,使光斑均匀柔和,避免产生黑影和明暗黄圈,增强立体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反光杯,包括一中空的杯体,该杯体的顶部开设有一供光源进入杯体的进光口,杯体的底部开设有一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所述杯体的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格曲面的大小由杯体底部向杯体顶部逐渐缩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杯体呈圆台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杯体的内表面由上往下设置有多级凸起的环壁,从而使杯体的母线由多段弧线构成,这样更加优化了发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获得的光照效果达到了最佳。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反光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的杯体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组成,优化了反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方格曲面反射,达到了最佳的光强分布,使得光斑更均匀柔和,无黑影和明暗黄圈,光束角更精确,立体感更强。并且,通过在杯体的内表面由上往下设置多级凸起的环壁,从而使杯体的母线由多段弧线构成,这样更加优化了发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获得的光照效果达到了最佳。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图。[0017]附图标记说明10、杯体;11、进光口 ;12、方格曲面;13、环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请参照图I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一中空的杯体10,杯体10呈圆台状,该杯体10的顶部开设有一供光源进入杯体10的进光口 11,杯体10的底部开设有一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所述杯体10的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12组成,所述方格曲面12的大小由杯体10底部向杯体10顶部逐渐缩小,数量保持上下一致。如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杯体10的内表面由上往下设置有三级凸起的环壁13,从而使杯体10的母线由多段弧线构成,这样更加优化了发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获得的光照效果达到了最佳,当然环壁13的级数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并不限于是三级,还可以是二级、四级甚至更多级,本实施例并不加以限制。藉此,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的杯体10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12组成,优化了反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方格曲面12反射,达到了最佳的光强分布,使得光斑更均匀柔和,无黑影和明暗黄圈,光束角更精确,立体感更强。并且,通过在杯体10的内表面由上往下设置多级凸起的环壁13,从而使杯体10的母线由多段弧线构成,这样更加优化了发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获得的光照效果达到了最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反光杯,包括一中空的杯体,该杯体的顶部开设有一供光源进入杯体的进光口,杯体的底部开设有一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格曲面的大小由杯体底部向杯体顶部逐渐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呈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内表面由上往下设置有多级凸起的环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光杯,包括一中空的杯体,该杯体的顶部开设有一供光源进入杯体的进光口,杯体的底部开设有一供光线射出的出光口,所述杯体的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组成。藉此,本实用新型反光杯的杯体内表面由多个均匀分布的方格曲面组成,优化了反光杯的曲率技术参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方格曲面反射,达到了最佳的光强分布,使得光斑更均匀柔和,无黑影和明暗黄圈,光束角更精确,立体感更强。
文档编号F21V7/04GK202813221SQ20122053321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叶俊均 申请人:广州乔光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