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88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不仅应用于指示灯、背光源等特殊照明领域,而且作为白炽灯、节能灯的替代产品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普通照明领域。早期出现的LED灯是在塑料外壳中安装LED光源,这种产品由于散热效果差,导致光效低和寿命短,无法满足正常照明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包括金属基座、金属外壳、灯头、插脚、LED光源、透明灯罩和控制电路装置,所述金属外壳一端固定连接灯头,金属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基座,所述LED光源固定于金属基座上,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部,其两个输入端与所述灯头的两个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连接电路检测装置,所述电路检测装置包括接触模块、正负极检测模块和电压强度检测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两个接触引脚,所述接触引脚分别接触待检测电路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负极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等级与预设的电压值范围相对应;所述插脚端部是钩形设计。该散热结构,不仅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表面粗糙程度,而且在各种安装角度都能使周围环境的空气在众多金属体之间顺利流动,从而大大提高了 LED灯的散热效果,另外插脚端部作钩形设计,在日常应用中能防止灯体连接电源后不会轻易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包括金属基座、金属外壳、灯头、插脚、LED光源、透明灯罩和控制电路装置,所述金属外壳一端固定连接灯头,金属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基座,所述LED光源固定于金属基座上,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部,其两个输入端与所述灯头的两个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连接电路检测装置,所述电路检测装置包括接触模块、正负极检测模块和电压强度检测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两个接触引脚,所述接触引脚分别接触待检测电路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负极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等级与预设的电压值范围相对应;所述插脚端部是钩形设计。所述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的两个输入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的金属基座为一圆形金属铝平板,金属体为长方体形的金属体,其金属外壳和金属体采用铝材料使用模具一体化制造而成。所述的金属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了数量众多的铝质金属体,所述金属体可以是鱼鳍状或波纹状规则形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散热结构,不仅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表面粗糙程度,而且在各种安装角度都能使周围环境的空气在众多金属体之间顺利流动,从而大大提高了 LED灯的散热效果,另外插脚端部作钩形设计,在日常应用中能防止灯体连接电源后不会轻易脱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灯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包括金属基座101、金属外壳102、灯头103、插脚104、LED光源105、透明灯罩106和控制电路装置107,所述金属外壳102一端固定连接灯头103,金属外壳10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基座101,所述LED光源105固定于金属基座101上,所述控制电路装置107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102内部,其两个输入端与所述灯头103的两个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装置107连接电路检测装置108,所述电路检测装置108包括接触模块、正负极检测模块和电压强度检测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两个接触引脚,所述接触引脚分别接触待检测电路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负极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等级与预设的电压值范围相对应;所述插脚104端部是钩形设计。所述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105的两个输入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的金属基座101为一圆形金属铝平板,金属体为长方体形的金属体,其金属外壳102和金属体采用铝材料使用模具一体化制造而成。所述的金属外壳102的外表面上设置了数量众多的铝质金属体,所述金属体可以是鱼鳍状或波纹状规则形体。该散热结构,不仅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表面粗糙程度,而且在各种安装角度都能使周围环境的空气在众多金属体之间顺利流动,从而大大提高了 LED灯的散热效果,另外插脚端部作钩形设计,在日常应用中能防止灯体连接电源后不会轻易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座、金属外壳、灯头、插脚、LED光源、透明灯罩和控制电路装置,所述金属外壳一端固定连接灯头,金属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基座,所述LED光源固定于金属基座上,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部,其两个输入端与所述灯头的两个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连接电路检测装置,所述电路检测装置包括接触模块、正负极检测模块和电压强度检测模块,所述接触模块包括两个接触引脚,所述接触引脚分别接触待检测电路的正极和负极,所述正负极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电压强度等级与预设的电压值范围相对应;所述插脚端部是钩形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输出端与所述LED光源的两个输入端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基座为一圆形金属铝平板,金属体为长方体形的金属体,其金属外壳和金属体采用铝材料使用模具一体化制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了数量众多的铝质金属体,所述金属体可以是鱼鳍状或波纹状规则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电路检测装置的LED灯体结构,包括金属基座、金属外壳、灯头、插脚、LED光源、透明灯罩和控制电路装置,所述金属外壳一端固定连接灯头,金属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金属基座,所述LED光源固定于金属基座上,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部,其两个输入端与所述灯头的两个电极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装置连接电路检测装置,所述插脚端部是钩形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该散热结构,不仅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表面粗糙程度,而且在各种安装角度都能使周围环境的空气在众多金属体之间顺利流动,从而大大提高了LED灯的散热效果,另外插脚端部作钩形设计,在日常应用中能防止灯体连接电源后不会轻易脱落。
文档编号F21V21/002GK202972662SQ2012206663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陈丽丽 申请人:陈丽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