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倒控制开关、防倾倒报警装置及采用该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移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28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防倾倒控制开关、防倾倒报警装置及采用该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移动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倾倒控制开关,其包括:用于控制倾斜角度的角度控制箱,角度控制箱包括上壳及与上壳共同形成一个容置腔的下壳,下壳包括环状的倾斜侧壁;设于上壳的内壁、并且靠近上开口设置的上导电环;上导电环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上外接导电电极;设于下壳的倾斜侧壁、并且靠近下开口设置的下导电环,下导电环与上导电环相对间隔设置,并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下外接导电电极;收容在容置腔内的导电球,导电球在下壳内可滚动,并且沿倾斜侧壁可滚动至上导电环与下导电环之间,将上导电环与下导电环电导通。上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可起到倾倒报警的开关作用,并且可适用于灯具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倾倒报警装置及采用该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移动灯具。
【专利说明】防倾倒控制开关、防倾倒报警装置及采用该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移动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保护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倾倒控制开关、防倾倒报警装置及采用该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移动灯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移动灯具一般无防倒装置,灯具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处于倾斜地段时,如果倾斜角度过大,可能会发生翻倒而损坏灯具。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适用于灯具、并且可起到倾倒报警的开关作用的防倾倒控制开关。
[0004]一种防倾倒控制开关,其包括:
[0005]用于控制倾斜角度的角度控制箱,所述角度控制箱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下壳具有一个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下开口对应连接,以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共同形成一个容置腔;所述下壳包括一环状的倾斜侧壁,所述倾斜侧壁围成所述下开口;
[0006]设于所述上壳的内壁、并且靠近所述上开口设置的上导电环,所述上导电环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所述上开口一周;所述上导电环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上外接导电电极;
[0007]设于所述下壳的倾斜侧壁、并且靠近所述下开口设置的下导电环,所述下导电环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所述下开口一周;所述下导电环与所述上导电环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下导电环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下外接导电电极;以及
[0008]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的导电球,所述导电球在所述下壳内可滚动,并且沿所述倾斜侧壁可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将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电导通;
[0009]其中,所述倾斜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最大倾斜角度,当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最大倾斜角度时,所述导电球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
[0010]上述防倾倒控制开关的角度控制箱的下壳具有一倾斜侧壁,当防倾倒控制开关倾斜的角度大于倾斜侧壁相较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导电球会沿倾斜侧壁滚动至下导电环与上导电环之间,从而将上导电环与下导电环电通,即,防倾倒控制开关处于电导通的状态。因此,上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可起到倾倒报警的开关作用,并且可适用于灯具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为圆锥形、棱锥形或椭圆锥形,所述下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为圆锥形、棱锥形或椭圆锥形,所述上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所述导电球在所述上壳内可滚动,并且沿所述倾斜侧壁可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将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电导通;所述上壳的内壁倾斜角度与所述下壳的内壁倾斜角度不同或相同。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为圆台形、棱台形或椭圆台形,并且所述下壳的底壁尺寸小于所述下开口尺寸,所述下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为圆台形、棱台形或椭圆台形,并且所述上壳的底壁尺寸小于所述上开口尺寸;所述上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所述导电球在所述上壳内可滚动,并且沿所述倾斜侧壁可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将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电导通;所述上壳的内侧壁倾斜角度与所述下壳的内侧壁倾斜角度不同或相同。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壳与所述顶壳可拆卸连接的底壳,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均具有一个开口,所述上壳位于所述顶壳内,并且与所述顶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位于所述底壳内,并且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当所述顶壳的开口与所述底壳的开口对接时,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拼接成所述角度控制箱。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壳的开口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凸耳,所述底壳的开口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并且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凸耳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凸耳,所述第一安装凸耳及所述第二安装凸耳均开设有一个供螺纹固定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螺纹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凸耳通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凸耳的通孔,以将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外接导电电极为垂直设于所述上导电环的外侧的第一柱体,所述上壳设有供所述第一柱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
[0018]或/及,所述下外接导电电极为垂直设于所述下导电环的外侧的第二柱体,所述下壳设有供所述第二柱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
[0019]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中采用上述防倾倒控制开关的防倾倒报警装置。
[0020]一种防倾倒报警装置,其包括:
[0021]用于发出警报声及警报灯光的报警信号灯;以及
[0022]上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报警信号灯的;所述报警信号灯与所述下外接导电电极及所述上外接导电电极的其中一个电连接,所述下外接导电电极及所述上外接导电电极的另外一个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将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与所述报警信号灯及外部电源形成串联电路;
[0023]其中,当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最大倾斜角度时,所述报警信号灯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0024]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移动灯具。
[0025]一种移动灯具,其包括:
[0026]底部设有多个滚轮的车架,所述车架通过所述多个滚轮移动,所述车架的一端设有把手,通过所述把手可推动所述车架;
[0027]安装在所述车架与所述把手相对的一端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长度可调节;
[0028]安装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的灯头结构,所述灯头结构包括横梁、两个U形支架、两个灯头、两个第一蝶形螺母、两个第一螺纹紧固件、两对第二蝶形螺母、以及两对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横梁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垂直于所述升降杆设置;所述两个第一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顶面的两端,并且穿过所述两个U形支架的底部后与所述两个第一蝶形螺母相螺合,使所述两个U形支架分别竖立在所述横梁顶面的两端,当松开所述第一蝶形螺母,所述U形支架相对于所述横梁可转动;每对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灯头的相对两侧,所述灯头位于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支臂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对应穿过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支臂的自由端后与所述第二蝶形螺母相螺合,以将所述灯头固定在所述U形支架上,当松开所述第二蝶形螺母,所述灯头相对于所述U形支架可转动;
[0029]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用于给所述两个灯头供电的发电机;以及
[0030]上述的防倾倒报警装置,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发电机的顶部,当所述多个滚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与水平面平行;
[0031]其中,当所述车架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最大倾斜角度时,所述报警信号灯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倾倒报警装置的电路模块图;
[0033]图2为图1所示的防倾倒报警装置的防倾倒控制开关的立体图;
[0034]图3为图2所示的防倾倒控制开关的轴向剖面图;
[0035]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防倾倒报警装置101,包括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及报警信号灯200。防倾倒控制开关100用于控制报警信号灯200。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包括角度控制箱110、上导电环120、下导电环130及导电球140。
[0040]角度控制箱110用于控制倾斜角度。角度控制箱110包括上壳111及下壳113,上壳111具有一个上开口(图未标),下壳113具有一个下开口(图未标)。上开口与下开口对应连接,以使上壳111与下壳113共同形成一个容置腔115。下壳113包括一环状的倾斜侧壁113a,倾斜侧壁113a围成下开口。
[0041]上导电环120设于上壳Illd的内壁,并且靠近上开口设置。上导电环120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上开口一周。上导电环120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上外接导电电极121。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上壳111为圆锥形、棱锥形或椭圆锥形,上导电环120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导电球140在上壳111内可滚动,并且沿倾斜侧壁113a可滚动至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之间,将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电导通。上壳111的内壁倾斜角度与下壳113的内壁倾斜角度不同或相同。
[0042]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壳111为圆台形、棱台形或椭圆台形,并且上壳111的底壁尺寸小于上开口尺寸。上导电环120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导电球140在上壳111内可滚动,并且沿倾斜侧壁113a可滚动至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之间,将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电导通。上壳111的内侧壁倾斜角度与下壳113的内侧壁倾斜角度不同或相同。
[0043]当上壳111的内壁倾斜角度与下壳113的内壁倾斜角度不同时,使得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具有两个不同最大倾斜角度,以便于针对于不同的倾斜角度要求,选择性地将上壳111或下壳113作为角度控制箱110的底部安装,从而使得防倾倒控制开关100使用范围较广。
[0044]当上壳111的内壁倾斜角度与下壳113的内壁倾斜角度相同时,使得上壳111及下壳113均可以作为角度控制箱110的底部安装,从而不会因安装错误而返工。并且,当上壳111与下壳113其中一个的内壁摩擦较为严重时,可以反向安装而调换另一个使用,从而延长防倾倒控制开关100的使用寿命。
[0045]需要说明的是,上壳1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上壳111为柱形帽盖状,此时,上导电环120为与上盖的侧壁相适配的环状结构。
[0046]进一步地,上外接导电电极121为垂直设于上导电环120的外侧的第一柱体,上壳111设有供第一柱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
[0047]下导电环130设于下壳113的倾斜侧壁113a,并且靠近下开口设置。下导电环130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下开口一周。下导电环130与上导电环120相对间隔设置。下导电环130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下外接导电电极131。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下壳113为圆锥形、棱锥形或椭圆锥形,下导电环130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由于下壳113为锥形,使得导电球140可以稳定地停留在下壳113的底部,以防止导电球140随意滚动。
[0048]在其他实施例中,下壳113为圆台形、棱台形或椭圆台形,并且下壳113的底壁尺寸小于下开口尺寸,下导电环130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由于下壳113具有一个平面形的底部,使得导电球140在滚向倾斜侧壁113a之前可以在下壳113的底部滚动一段时间,从而具有一定的缓冲时间,避免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在受到突然的、短暂的外力冲击时而启动报警信号灯200。
[0049]进一步地,下外接导电电极131为垂直设于下导电环130的外侧的第二柱体,下壳113设有供第二柱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
[0050]导电球140收容在容置腔115内。导电球140在下壳113内可滚动,并且沿倾斜侧壁113a可滚动至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之间,将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电导通。其中,倾斜侧壁113a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最大倾斜角度,当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倾斜的角度超过最大倾斜角度时,导电球140滚动至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之间。
[0051]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电球140为金属球,并且为圆球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球140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导电球140可以为塑料球体,并且该塑料球体的表面镀有一层导电层,由于塑料的材质较轻,便于导电球140滚动,从而提高防倾倒控制开关100的灵敏度。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球140可以为椭球形、正多边形球体等形状。
[0052]进一步地,防倾倒控制开关100还包括外壳150,外壳150包括顶壳151与顶壳151可拆卸连接的底壳153,顶壳151及底壳153均具有一个开口,上壳111位于顶壳151内,并且与顶壳151固定连接,下壳113位于底壳153内,并且与底壳153固定连接。当顶壳151的开口与底壳153的开口对接时,上壳111与下壳113拼接成角度控制箱110。
[0053]具体在图不的实施例中,顶壳151的开口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凸耳151a,底壳153的开口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并且分别与多个第一安装凸耳151a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凸耳153a,第一安装凸耳151a及第二安装凸耳153a均开设有一个供螺纹固定件穿过的通孔,螺纹固定件穿过第一安装凸耳151a通孔及第二安装凸耳153a的通孔,以将顶壳151与底壳153可拆卸连接。
[0054]报警信号灯200用于发出警报声及警报灯光。报警信号灯200与下外接导电电极131及上外接导电电极121的其中一个电连接,下外接导电电极131及上外接导电电极121的另外一个与外部电源300电连接,以将防倾倒控制开关100与报警信号灯200及外部电源300形成串联电路。其中,当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倾斜的角度超过最大倾斜角度时,报警信号灯200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0055]上述防倾倒报警装置101可以应用于灯具上,例如,移动灯具、探照灯等等,以下以移动灯具为例进行说明。
[0056]请一并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灯具10,包括上述防倾倒报警装置101、车架103、升降杆105、灯头结构106、以及发电机107。
[0057]车架103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103a,车架103通过多个滚轮103a移动。车架103的一端设有把手103b,通过把手103b可推动车架103。
[0058]升降杆105安装在车架103与把手103b相对的一端,升降杆105的长度可调节。
[0059]灯头结构106安装在升降杆105的顶端。灯头结构106包括横梁106a、两个U形支架106b、两个灯头106c、两个第一蝶形螺母106d、两个第一螺纹紧固件106e、两对第二蝶形螺母106f、以及两对第二螺纹紧固件106g。横梁106a的中部与升降杆105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垂直于升降杆105设置。两个第一螺纹紧固件106e分别固定在横梁106a顶面的两端,并且穿过两个U形支架106b的底部后与两个第一蝶形螺母106d相螺合,使两个U形支架106b分别竖立在横梁106a顶面的两端。当松开第一蝶形螺母106d,U形支架106b相对于横梁106a可转动。每对第二螺纹紧固件106g分别固定在一个灯头106c的相对两侦U。灯头106c位于U形支架106b的两个支臂之间,并且第二螺纹紧固件106g对应穿过U形支架106b的两个支臂的自由端后与第二蝶形螺母106f相螺合,以将灯头106c固定在U形支架106b上。当松开第二蝶形螺母106f,灯头106c相对于U形支架106b可转动。
[0060]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螺纹紧固件106e及第二螺纹紧固件106g均包括一螺杆及设于螺杆的一端阻挡凸起,第一螺纹紧固件106e的螺杆与阻挡凸起相对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蝶形螺母106d、U形支架106b的底部后与横梁106a螺接,第一螺纹紧固件106e的阻挡凸起位于第一蝶形螺母106d的外侧,用于防止第一蝶形螺母106d脱落。第二螺纹紧固件106g的螺杆与阻挡凸起相对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蝶形螺母106f、U形支架106b的支臂的自由端后与灯头106c螺接,第二螺纹紧固件106g的阻挡凸起位于第二蝶形螺母106f的外侧,用于防止第二蝶形螺母106f脱落。
[0061]发电机107安装在车架103上,用于给两个灯头106c供电。防倾倒报警装置101的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安装在发电机107的顶部,当多个滚轮103a与水平地面接触时,防倾倒控制开关100与水平面平行。其中,当车架103倾斜的角度超过最大倾斜角度时,报警信号灯200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0062]将防倾倒控制开关100水平安装于移动灯具10的相应位置,同时将报警信号灯200安装于相应位置即可实现灯具的防倾倒报警功能。当移动灯具10倾斜的角度超过1/2 α ( α角需稍小于2倍的灯具最大倾斜角度)时,导电球140会滚动到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之间,接通报警信号灯200,报警信号灯200会闪烁并发出报警声,提示移动灯具10倾斜的角度过大,要调整移动灯具10所处位置,防止移动灯具10翻倒损坏。
[0063]上述防倾倒控制开关100的角度控制箱110的下壳113具有一倾斜侧壁113a,当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倾斜的角度大于倾斜侧壁113a相较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导电球140会沿倾斜侧壁113a滚动至下导电环130与上导电环120之间,从而将上导电环120与下导电环130电通,即,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处于电导通的状态。因此,上述防倾倒控制开关100可起到倾倒报警的开关作用,并且可适用于灯具上。
[006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控制倾斜角度的角度控制箱,所述角度控制箱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下壳具有一个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所述下开口对应连接,以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共同形成一个容置腔;所述下壳包括一环状的倾斜侧壁,所述倾斜侧壁围成所述下开口 ; 设于所述上壳的内壁、并且靠近所述上开口设置的上导电环,所述上导电环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所述上开口一周;所述上导电环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上外接导电电极; 设于所述下壳的倾斜侧壁、并且靠近所述下开口设置的下导电环,所述下导电环为环状结构,并且围绕所述下开口一周;所述下导电环与所述上导电环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下导电环设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下外接导电电极;以及 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的导电球,所述导电球在所述下壳内可滚动,并且沿所述倾斜侧壁可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将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电导通; 其中,所述倾斜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最大倾斜角度,当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最大倾斜角度时,所述导电球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为圆锥形、棱锥形或椭圆锥形,所述下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为圆锥形、棱锥形或椭圆锥形,所述上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所述导电球在所述上壳内可滚动,并且沿所述倾斜侧壁可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将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电导通;所述上壳的内壁倾斜角度与所述下壳的内壁倾斜角度不同或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为圆台形、棱台形或椭圆台形,并且所述下壳的底壁尺寸小于所述下开口尺寸,所述下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为圆台形、棱台形或椭圆台形,并且所述上壳的底壁尺寸小于所述上开口尺寸;所述上导电环对应为圆形、多边形或椭圆环形的环状结构;所述导电球在所述上壳内可滚动,并且沿所述倾斜侧壁可滚动至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之间,将所述上导电环与所述下导电环电导通;所述上壳的内侧壁倾斜角度与所述下壳的内侧壁倾斜角度不同或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壳与所述顶壳可拆卸连接的底壳,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均具有一个开口,所述上壳位于所述顶壳内,并且与所述顶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位于所述底壳内,并且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当所述顶壳的开口与所述底壳的开口对接时,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拼接成所述角度控制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的开口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凸耳,所述底壳的开口外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并且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凸耳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凸耳,所述第一安装凸耳及所述第二安装凸耳均开设有一个供螺纹固定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螺纹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凸耳通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凸耳的通孔,以将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接导电电极为垂直设于所述上导电环的外侧的第一柱体,所述上壳设有供所述第一柱体穿过的第一安装孔; 或/及,所述下外接导电电极为垂直设于所述下导电环的外侧的第二柱体,所述下壳设有供所述第二柱体穿过的第二安装孔。
9.一种防倾倒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发出警报声及警报灯光的报警信号灯;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倾倒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报警信号灯的;所述报警信号灯与所述下外接导电电极及所述上外接导电电极的其中一个电连接,所述下外接导电电极及所述上外接导电电极的另外一个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将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与所述报警信号灯及外部电源形成串联电路; 其中,当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最大倾斜角度时,所述报警信号灯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10.一种移动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设有多个滚轮的车架,所述车架通过所述多个滚轮移动,所述车架的一端设有把手,通过所述把手可推动所述车架; 安装在所述车架与所述把手相对的一端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长度可调节; 安装在所述升降杆的顶端的灯头结构,所述灯头结构包括横梁、两个U形支架、两个灯头、两个第一蝶形螺母、两个第一螺纹紧固件、两对第二蝶形螺母、以及两对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横梁的中部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并且垂直于所述升降杆设置;所述两个第一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顶面的两端,并且穿过所述两个U形支架的底部后与所述两个第一蝶形螺母相螺合,使所述两个U形支架分别竖立在所述横梁顶面的两端,当松开所述第一蝶形螺母,所述U形支架相对于所述横梁可转动;每对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灯头的相对两侧,所述灯头位于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支臂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对应穿过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支臂的自由端后与所述第二蝶形螺母相螺合,以将所述灯头固定在所述U形支架上,当松开所述第二蝶形螺母,所述灯头相对于所述U形支架可转动; 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用于给所述两个灯头供电的发电机;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倾倒报警装置,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安装在所述发电机的顶部,当所述多个滚轮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所述防倾倒控制开关与水平面平行; 其中,当所述车架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最大倾斜角度时,所述报警信号灯亮起并发出警报声。
【文档编号】F21V23/04GK104456476SQ20131043277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周明杰, 张军强 申请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