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150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包括第一基板、摆动驱动机构、公转驱动机构、自转驱动机构及效果盘。利用本发明的结构能实现效果盘的摆动、公转和自转。
【专利说明】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灯具中效果盘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舞台灯中,效果盘可增添场景效果,而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效果,则需要对效果盘进行控制,如在申请号为201320011203.1授权公告日为2013.6.2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光束灯效果盘,并具体公开了光束灯效果盘包括旋转盘和棱镜,若干个棱镜分布在旋转盘周围,每个棱镜具有不同的效果,且可以任意更换,让旋转盘旋转一个角度就可以变换灯光效果,满足观众要求,容易吸引观众眼球。上述结构的效果盘,虽然通过控制旋转盘能够变换棱镜的位置,但该棱镜不能实现公转,因此,难以实现效果渐变的过程。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包括第一基板、摆动驱动机构、公转驱动机构、自转驱动机构及效果盘;第一基板上设有通光孔;所述的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扇形齿轮及第二基板,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基板上,主动齿轮安装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在第一基板上设有固定轴,所述的扇形齿轮设在固定轴上,主动齿轮和扇形齿轮相啮合,第二基板的一端连接在扇形齿轮上且他在固定轴上;所述的公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片、第二齿片及第三基板,在第二基板上设有座体,所述的第二电机安装在座体上,第一齿片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片设在第二基板上,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相啮合,第三基板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齿片上;所述的自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片、第四齿片、第五齿片及第六齿片,第三电机安装在座体上,第三齿片设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齿片设在第二基板上,第三齿片和第四齿片相啮合,第五齿片可旋转的设在第二齿片上,第四齿片与第五齿片相啮合,第六齿片可旋转是设在第三基板上,第五齿片与第六齿片相啮合,效果盘连接在第六齿片上。
[0005]上述结构,通过第一电机能带动第二基板摆动,第二基板带动效果盘摆进和摆出,从而实现有无效果盘的功能。通过第二电机能带动第三基板摆动,从而实现效果盘的公转,因此,能实现效果渐变的过程。通过第三电机能带动效果盘自转。
[0006]进一步的,在第一基板上设有抵挡柱,在扇形齿轮上设有抵挡凸起。利用抵挡柱和抵挡凸起的相互作用,能限制扇形齿轮旋转的角度,从而能控制第二基板的摆幅,间接的控制了效果盘的摆动幅度,该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
[0007]进一步的,座体包括支承脚及设在支承脚上的承载板,支承脚的下端设在第二基板上,承载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有空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齿片、第二齿片位于第二基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三齿片、第四齿片、第五齿片及第六齿片位于第二基板的下方。以实现较好的空间布置,防止公转驱动机构和自转驱动机构相互干涉。【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包括第一基板1、摆动驱动机构、公转驱动机构、自转驱动机构及效果盘5。
[0013]第一基板I上设有通光孔11。
[0014]所述的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1、主动齿轮22、扇形齿轮23及第二基板24。第一电机21安装在第一基板I上;主动齿轮22安装安装在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上;在第一基板I上设有固定轴25,固定轴25上设有旋转套环26,旋转套环26上设有抵挡凸起261,在固定轴25套有与旋转套环26连接的所述的扇形齿轮23,在固定轴25上套有与扇形齿轮23连接的法兰27,在第一基板I上安装有限制抵挡凸起的抵挡柱;主动齿轮22和扇形齿轮23相啮合,第二基板24的一端连接在法兰27上。当第一电机21工作时,第一电机21带动主动齿轮22旋转,主动齿轮22带动扇形齿轮23旋转,扇形齿轮23通过法兰27带动第二基板24摆动。
[0015]所述的公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1、第一齿片32、第二齿片33及第三基板34。在第二基板24上设有座体,座体包括支承脚61及设在支承脚61上的承载板62,支承脚61的下端设在第二基板24上,承载板62与第二基板24之间有空隙。第二电机31安装在承载板62上;第一齿片32设在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上,且位于间隙内;在第二基板24上设有安装孔,第二齿片33的下端具有一空心轴,空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孔内,空心轴的下端伸出第二基板的下表面;第一齿片32和第二齿片33相啮合,第三基板34的一端连接在空心轴上。当第二电机31工作时,第二电机31带动第一齿片32旋转,第一齿片32带动第二齿片33旋转,第二齿片33带动第三基板34摆动。
[0016]所述的自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41、第三齿片42、第四齿片43、第五齿片44及第六齿片45。第三电机41安装在承载板62上;第三齿片42设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承载板的下方;第四齿片43设在第二基板24上,第三齿片42和第四齿片43相啮合,第五齿片44活动的设在第二齿片的空心轴上,第四齿片43与第五齿片44相啮合,第六齿片45可旋转是设在第三基板34上,第五齿片44与第六齿片45相啮合,效果盘连接在第六齿片45上。当第三电机41工作时,第三电机41带动第三齿片42旋转,第三齿片42带动第四齿片43旋转,第四齿片43带动第五齿片44旋转,第五齿片44带动第六齿片45旋转,第六齿片45带动效果片自转。
[0017]以实现较好的空间布置,防止公转驱动机构和自转驱动机构相互干涉。所述的第一齿片、第二齿片位于第二基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三齿片、第四齿片、第五齿片及第六齿片位于第二基板的下方。
[0018]在本发明中,利用摆动驱动机构能控制效果盘摆进、摆出,从而实现有无效果盘的功能。利用公转驱动机构能实现效果盘的公转,实现效果渐变的功能。利用自转驱动机构能实现效果盘的自转。同时,将第二齿片和第五齿片同轴设置,则不仅能实现效果盘的公转和自转,且结构紧凑,体积小。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摆动驱动机构、公转驱动机构、自转驱动机构及效果盘;第一基板上设有通光孔;所述的摆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扇形齿轮及第二基板,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基板上,主动齿轮安装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在第一基板上设有固定轴,所述的扇形齿轮设在固定轴上,主动齿轮和扇形齿轮相哨合,第二基板的一端连接在扇形齿轮上且他在固定轴上;所述的公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片、第二齿片及第三基板,在第二基板上设有座体,所述的第二电机安装在座体上,第一齿片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片设在第二基板上,第一齿片和第二齿片相啮合,第三基板的一端连接在第二齿片上;所述的自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片、第四齿片、第五齿片及第六齿片,第三电机安装在座体上,第三齿片设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齿片设在第二基板上,第三齿片和第四齿片相啮合,第五齿片可旋转的设在第二齿片上,第四齿片与第五齿片相啮合,第六齿片可旋转是设在第三基板上,第五齿片与第六齿片相啮合,效果盘连接在第六齿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基板上设有抵挡柱,在扇形齿轮上设有抵挡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座体包括支承脚及设在支承脚上的承载板,支承脚的下端设在第二基板上,承载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效果盘自转、公转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片、第二齿片位于第二基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三齿片、第四齿片、第五齿片及第六齿片位于第二基板的下方。
【文档编号】F21V14/00GK103742865SQ201310708676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志勤 申请人: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