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96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洞室工程中,为了确保洞室的贯通,确保各项工程按设计施工,控制测量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洞室中的控制测量主要是按导线的方式进行,是洞室工程测量中最主要、最频繁的工作之一。洞室工程中受到光线、温度、施工设备、灰尘及烟雾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测量的精度往往受到很大影响,测量成果经常超限,造成经常性重复返工测量,增加了作业劳动强度。现有的用于洞室工程中的照明设备照准目标时反射光线较暗,存在照射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洞室内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其能很好的解决现有的用于洞室工程中的照明设备照射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包括移动电源和套筒,移动电源上设有挂钩和电缆线,电缆线上设有开关和插头;所述套筒为圆柱体结构,套筒的一端设有多个射灯灯座;套筒上还设有插孔,其与移动电源上的插头相匹配,将移动电源的插头插入套筒上的插孔内便可利用移动电源给套筒上灯座中的射灯供电。上述套筒上的射灯灯座共有7个,其中6个灯座两两对称分布在套筒内外壁上,另外I个灯座和插孔对称分布在套筒内外壁上,灯座在套筒壁上等距分布。上述套筒的筒壁厚3mm,内径为78mm,套筒上设有供电线路。上述电缆线至少长2m。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采用上述结构时,本实用新型能将移动电源通过挂钩悬挂于作业人员身上,具有很好的移动、便携性;同时采用套筒上的射灯灯座共有7个,其中6个灯座两两对称分布在套筒内外壁上,另外I个灯座和插孔对称分布在套筒内外壁上,灯座在套筒壁上等距分布的结构,能使多个射灯集中照射于目标上,有效提高照射效果,方便工程人员的作业。
而且电缆线至少长2m,使本实用新型能针对现场情况做出更佳的调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不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包括移动电源I和套筒6,移动电源I上设有挂钩2和电缆线3,电缆线3上设有开关4和插头5 ;所述套筒6为圆柱体结构,套筒的一端设有多个射灯灯座7,灯座7上安装有射灯,射灯优选LED强光小射灯;套筒上还设有插孔8,其与移动电源I上的插头5相匹配。将移动电源的插头插入套筒上的插孔内便可利用移动电源给套筒上灯座中的射灯供电,移动电源主体部分优选可装电池的电池盒。所述套筒上的射灯灯座共有7个,其中6个灯座两两对称分布在套筒6内外壁上,另外I个灯座和插孔8对称分布在套筒6内外壁上,灯座在套筒壁上等距分布。所述套筒6的筒壁厚3臟,内径为78臟,套筒上设有供电线路。所述电缆线3至少长2m。采用上述结构时,将移动电源的插头插入套筒上的插孔内利用移动电源给套筒上灯座中的射灯供电,通过电缆线3上的开关控制射灯的明灭。移动电源上的挂钩方便工程人员的随身携带;
电缆线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进行伸长或缩短。
权利要求1.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包括移动电源(I)和套筒(6),其特征在于:移动电源(I)上设有挂钩(2)和电缆线(3),电缆线(3)上设有开关(4)和插头(5); 所述套筒(6)为圆柱体结构,套筒的一端设有多个射灯灯座(7); 套筒上还设有插孔(8),其与移动电源(I)上的插头(5)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的射灯灯座共有7个,其中6个灯座两两对称分布在套筒(6)内外壁上,另外I个灯座和插孔(8)对称分布在套筒(6)内外壁上,灯座在套筒壁上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的筒壁厚3mm,内径为78mm,套筒上设有供电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3)至少长2m 。
专利摘要一种洞室内导线测量棱镜照明装置,包括移动电源和套筒,移动电源上设有挂钩和电缆线,电缆线上设有开关和插头;所述套筒为圆柱体结构,套筒的一端设有多个射灯灯座;套筒上还设有插孔,其与移动电源上的插头相匹配,将移动电源的插头插入套筒上的插孔内便可利用移动电源给套筒上灯座中的射灯供电。采用上述结构时,本实用新型能将移动电源通过挂钩悬挂于作业人员身上,具有很好的移动、便携性。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3115522SQ20132012122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冯昌幸, 邱章云, 晏春波, 唐亿阶, 雷勇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