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73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该插座式灯泡包括一灯体、一发光模块、及一转接灯罩。灯体一端部设有一灯头,且灯体的远离灯头的一端部定义为一承载部。发光模块固定于灯体的承载部,且发光模块电性耦接于灯头。转接灯罩包含一透光罩及一供电单元。透光罩装设于灯体的承载部,以使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经透光罩而照射于外,而透光罩凹设形成有一插座槽。供电单元装设于透光罩的插座槽,且供电单元电性耦接于灯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座式灯泡在保有照明功能的同时,还能提供电子装置插设于插座槽内,以通过供电单元提供电子装置运行所需的电力,进而达到电子装置即插即用的效果。
【专利说明】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泡,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若欲在天花板上加装电子装置(如:气体感测器、摄影机、或监视器),则通常需另外布线或施工等,这样无形中造成许多不便且破坏原有的天花板外貌。当上述电子装置须拆除或更换位置时,电子装置所安装的天花板部位更是呈现出与周围不协调的受损外观。
[0003]然而,天花板通常都设有灯体及插设于灯体的灯泡,而常用的灯泡仅作为提供照明之用,而不具备其他的功能。换个角度来看,灯泡所安装的位置(即灯体的位置)为天花板的既有布线与设计,若能善用此特点,则利于解决因上述加装电子装置所可能衍生的种种问题。
[0004]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点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其能在保有照明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插座式灯泡所能插设的位置。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灯泡式设备,该灯泡式设备包括一插座式灯泡以及一电子装置。插座式灯泡包含一灯体、一发光模块及一转接灯罩。灯体的一端部设有一灯头,且灯体的远离灯头的一端部定义为一承载部。发光模块固定于灯体的承载部,且发光模块电性耦接于灯头。转接灯罩包含一透光罩及一供电单元。透光罩装设于灯体的承载部,以使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经由透光罩而照射于外,而透光罩形成有一插座槽。供电单元装设于透光罩的插座槽,且供电单元电性耦接于灯头。电子装置具有一导电端子组,电子装置能分离地插设于透光罩的插座槽内,且导电端子组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其中,电子装置通过导电端子组而限位于插座槽中以保持电子装置与插座式灯泡之间的相对位置。
[0007]优选地,插座槽的内缘具有一底壁与一环侧壁,环侧壁连接在底壁的周缘,供电单元包含一环型电极与一端电极,环型电极设置在环侧壁上,端电极设置在底壁上,且环型电极与端电极呈间隔地设置,导电端子组包含至少一侧端子与一底端子,侧端子抵接于环型电极,底端子抵接于端电极。
[0008]优选地,环侧壁沿远离底壁的方向依序界定有一抵接段、一限位段、及一延伸段,抵接段的内径大于延伸段的内径,限位段连接在抵接段与延伸段之间,侧端子位于底壁与环侧壁的限位段之间,使得电子装置通过侧端子而限位于环侧壁的限位段以保持电子装置与插座式灯泡之间的相对位置。
[0009]优选地,透光罩在环侧壁的限位段处凹设形成有一嵌合槽,环型电极具有一接触段与一从接触段的端缘延伸的定位段,环型电极的接触段抵接于环侧壁的抵接段、限位段及至少部分延伸段,而定位段嵌合于嵌合槽。
[0010]优选地,环型电极与端电极进一歩限定为透明的。
[0011]优选地,插座式灯泡定义有一中轴线,且插座式灯泡关于中轴线对称,电子装置能以中轴线为轴而相对于插座式灯泡旋转。
[0012]优选地,电子装置具有一衔接件与一主体件,主体件沿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连接于衔接件,且枢转轴线垂直于中轴线,衔接件设置有导电端子组,且衔接件容置于插座槽,导电端子组抵接于供电单元。
[0013]优选地,衔接件具有一柱状壳体,且壳体设有多个开孔,导电端子组能伸縮地穿过壳体的开孔。
[0014]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插座式灯泡,该插座式灯泡包括一灯体、一发光模块以及ー转接灯罩。灯体的一端部设有一灯头,且灯体的远离灯头的一端定义为ー承载部。发光模块固定于灯体的承载部,且发光模块电性耦接于灯头。转接灯罩包含一透光罩及ー供电単元。透光罩装设于灯体的承载部,以使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经由透光罩而照射于外,而透光罩凹设形成有ー插座槽。供电单元装设于透光罩的插座槽,且供电单元电性耦接于灯头。
[0015]优选地,插座槽具有一底壁与ー环侧壁,环侧壁连接在底壁的周缘,供电单元包含ー环型电极与一端电极,环型电极设置在环侧壁上,端电极设置在底壁上,且环型电极与端电极呈间隔地设置。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座式灯泡及灯泡式设备,其通过电子装置插设于插座槽内,而使供电单元提供电子装置运行所需的电力。藉此,即可有效地利用灯泡所能安装的位置,避免如已知般因加装电子装置而可能衍生的问题。
[0017]为能更进ー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參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參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插座式灯泡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插座式灯泡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泡式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泡式设备的电子装置的导电端子组受压迫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泡式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泡式设备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灯泡式设备的电子装置相对于插座式灯泡旋转的立体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100灯泡式设备
[0027]I 插座式灯泡
[0028]11 灯体[0029]111 灯头
[0030]112承载部
[0031]12发光模块
[0032]121电路板
[0033]122发光二极管
[0034]13转接灯罩
[0035]131透光罩
[0036]1311 插座槽
[0037]1312 组接部
[0038]I3I3 底壁
[0039]1314 环侧壁
[0040]I3I5 抵接段
[0041]1316 限位段
[0042]1317 延伸段
[0043]1318 嵌合槽
[0044]132供电单元
[0045]1321 端电极
[0046]1322环型电极
[0047]1323 接触段
[0048]1324 定位段
[0049]2 电子装置(如:监视器)
[0050]21衔接件
[0051]211 壳体
[0052]2111 开孔
[0053]212导电端子组
[0054]2121 底端子
[0055]2122 侧端子
[0056]22主体件
[0057]C 中轴线
[0058]R 枢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9][第一实施例]
[0060]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插座式灯泡I。上述插座式灯泡I包含一灯体11、一发光模块12、及一转接灯罩13。以下将就结构角度来说明插座式灯泡1,而有关插座式灯泡I各元件间的电连接关系仅以简述方式说明,也就是说,所述插座式灯泡I各元件间的具体电连接方式(如:直接以导线连接、通过电路板相连接)可依设计者需求而加以调整,在此不加以限制。
[0061 ]所述灯体11的一端部(如图1中的灯体11顶端部)设有一灯头111,且灯体11远离灯头111的一端部(如图1中的灯体11底端部)定义为一承载部112。其中,所述灯头111是用以插设于壁面上的灯体(图略),也即,灯头111的选用可依据灯体的类型而加以调整。举例来说,灯头111可以是螺旋式(E type)、卡ロ式(B type)、或插入式(G type),而本实施例的灯头111是以螺旋式的E27态样作一举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0062]所述发光模块12具有一电路板121及数个装设于该电路板121的发光二极管122。其中,上述电路板121大致呈圆形板体,且电路板121轮廓小于灯体11的承载部112的轮廓,而所述发光二极管122呈圆环状排列地装设于电路板121上。此外,所述发光模块12的电路板121固定于上述灯体11的承载部112,且电路板121的未装设有发光二极管122的板面抵接于承载部112,以使发光二极管122的发光方向朝向远离灯头111的方向。而所述发光模块12的电路板121电性耦接于灯头111。
[0063]所述转接灯罩13包含一透光罩131与一供电单兀132。其中,上述透光罩131形成有一插座槽1311及自插座槽1311 —体延伸的一环型组接部1312,上述插座槽1311大致为圆槽状,且所述组接部1312自插座槽1311的槽底外端缘朝外侧且远离插座槽1311槽ロ的方向倾斜地延伸所形成,而所述组接部1312的末端缘轮廓对应于上述承载部112的轮廓,也就是说,所述组接部1312的端缘轮廓大于上述电路板121的轮廓。
[0064]更详细地说,所述插座槽1311内缘具有一圓形的底壁1313与一圓管状的环侧壁1314,并且上述环侧壁1314大致垂直地相连于所述底壁1313的周缘。而所述环侧壁1314沿着远离底壁1313的方向依序界定有一抵接段1315、一限位段1316、及一延伸段1317。
[0065]其中,上述抵接段1315大致平行于延伸段1317,并且抵接段1315的内径大于延伸段1317的内径,而所述限位段1316相连于抵接段1315与延伸段1317之间,并且限位段1316的内径自抵接段1315朝限位段1316的方向逐渐地縮小。此外,所述透光罩131在环侧壁1314的限位段1316处凹设形成有一圆环状的嵌合槽1318。
[0066]所述供电单元132装设于上述透光罩131的插座槽1311,且供电单元132电性耦接于灯头111。其中,上述供电单元132包含一端电极1321与ー环型电极1322,所述端电极1321装设于插座槽1311底壁1313的大致中央部位,而环型电极1322则设置于环侧壁1314上,并且所述环型电极1322与端电极1321呈间隔地设置。此外,所述环型电极1322与端电极1321能直接或通过其他元件而间接地电性连接于所述灯头111,具体电连接方式在此不加以限制。
[0067]更详细地说,所述环型电极1322呈片状,且环型电极1322具有一接触段1323与一定位段1324,上述定位段1324自接触段1323的端缘一体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环型电极1322的接触段1323外表面轮廓大致对应于上述插座槽1311的环侧壁1314,并且环型电极1322的接触段1323大致抵接于所述环侧壁1314的抵接段1315、限位段1316、及至少部分延伸段1317(也即,嵌合槽1318与限位段1316之间的延伸段1317部位),而环型电极1322的定位段1324则嵌合于嵌合槽1318。
[0068]所述透光罩131的组接部1312末端缘装设于灯体11的承载部112,且发光模块12大致位于透光罩131与承载部112所包围的空间内,以使发光模块12的发光二极管122所发出的光线能经透光罩131而照射于外。其中,所述环型电极1322与端电极1321可进ー步限定为透明的,藉以避免因供电单元132的设置而过度影响插座式灯泡I的照明效果。
[0069]藉此,本实施例的插座式灯泡I在保有照明功能的同时,还能提供ー电子装置插设于插座槽1311内,以通过供电单元132提供该电子装置运行所需的电力。须说明的是,所述插座式灯泡I定义有一中轴线C,且插座式灯泡I大致对称于中轴线C,上述电子装置能通过构造设计而使其以中轴线C为轴并相对于插座式灯泡I旋转。
[0070]此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供电单元132态样,可利于电子装置相对于插座式灯泡I旋转,但不排除以其他电极型态实施。举例来说,所述供电单元也可仅具有两个半环型的电极(图略);或者,供电单元也能设计为电子装置无法相对于插座式灯泡I旋转的态样(图略)。
[0071][第二实施例]
[0072]请参阅图3至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灯泡式设备100,包括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插座式灯泡I及一电子装置2。其中,有关插座式灯泡I的构造请参阅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复述,以下将就电子装置2的构造及其与插座式灯泡I的连接关系作一说明。
[0073]请参阅图3、图4、和图6,所述电子装置2具有一衔接件21与一主体件22,并且上述主体件22沿一枢转轴线R枢设于衔接件21,以使主体件22能以枢转轴线R为轴而相对于衔接件21旋转。其中,所述主体件22可以是无线监视器、无线摄影机、气体感测器(如:二氧化碳感测器或有毒气体感测器)、或其他合适的构件。而本实施例中的主体件22是以无线监视器为例,但不受限于此。
[0074]所述衔接件21具有一柱状壳体211以及一导电端子组212,上述壳体211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环型电极1322接触段1323的最小内径,并且所述壳体211设有数个开孔2111。而上述导电端子组212电性连接于该主体件22,并且所述导电端子组212可伸缩地穿设于壳体211的开孔2111。其中,所述导电端子组212可通过装设有弹性元件(如:弹簧)或者自身具有弹性(如:弯折成弹片状),藉以伸缩地穿设于壳体211的开孔2111,具体实施态样在此则不加以赘述。
[0075]更详细地说,所述导电端子组212包含一底端子2121与两个侧端子2122(图式仅呈现一个端子),上述底端子2121大致呈圆柱状,且底端子2121装设于壳体211的远离主体件22的部位。而每一侧端子2122为弯折片体,且所述两侧端子2122分别装设于壳体211的相对两侧部位(如图3中的壳体211顶部与底部)。其中,上述底端子2121与侧端子2122分别穿出其所对应的开孔2111,且当底端子2121与侧端子2122受压迫时,底端子2121与侧端子2122能缩入壳体211内,而当底端子2121与侧端子2122解除压迫时,底端子2121与侧端子2122则再穿出其所对应的开孔2111而裸露于壳体211之外。
[0076]以上已大致介绍电子装置2的构造,其后将接着说明电子装置2与插座式灯泡I的连接关系。请参阅图3、图5、和图6,并适时参酌图1和图2,所述电子装置2沿中轴线C可分离地插设于插座式灯泡I的转接灯罩13的插座槽1311内,藉以通过所述导电端子组212限位于插座槽1311而保持电子装置2与插座式灯泡I两者的相对位置,并且所述导电端子组212电性连接于供电单元132。
[0077]其中,所述衔接件21容置于插座槽1311内,此时,所述枢转轴线R大致垂直于中轴线C,且底端子2121抵接于端电极1321,而所述两侧端子2122抵接于环型电极1322,藉此,通过供电单元132与导电端子组212的相互抵接,使得电子装置2能自插座式灯泡I取得运行所需的电力。[0078]更详细地说,所述侧端子2122大致位于插座槽1311的底壁1313与环侧壁1314的限位段1316之间,且侧端子2122大致抵接于环型电极1322的接触段1323,以使电子装置2通过侧端子2122限位于环侧壁1314的限位段1316而保持与插座式灯泡I的相对位置。
[0079]进ー步地说,插座槽1311的限位段1316以及抵接于其上的环型电极1322接触段1323区块限制侧端子2122的位移,而上述侧端子2122与环型电极1322间的抵接力主要来自于电子装置2本身的重量,但由于电子装置2的重量不足以使侧端子2122缩入衔接件21的壳体211内,因而使得电子装置2能通过侧端子2122与插座槽1311的搭配设计而定位于插座式灯泡I。
[0080]此外,如图5和图7,电子装置2能以中轴线C为轴而相对于插座式灯泡I旋转,并且在电子装置2旋转的过程中,底端子2121与端电极1321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而持续地相互抵接,所述侧端子2122则沿着环型电极1322接触地移动,藉以使电子装置2能持续地接受插座式灯泡I所提供的电力。
[0081 ] 另外,所述电子装置2内也可装设有一充电电池(图略),藉以在插座式灯泡I开启时,通过插座式灯泡I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而在插座式灯泡I未开启时,通过充电电池提供主体件22运行所需的电カ。
[0082]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是以可相互枢转的两件式构造(如:主体件22与衔接件21)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所述电子装置2也可视设计者需求而形成单件式的构造。
[0083]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是以导电端子组212可相对于壳体211伸缩为例,藉以通过导电端子组212的伸缩而能安装于插座式灯泡I的插座槽1311中,但于实际应用吋,不以此态样为限。举例来说,导电端子组212的侧端子2122也可设计为固定式(S卩,侧端子2122无法相对于壳体211伸縮)的态样,而透光罩131则自其槽ロ处沿平行中轴线C的方向凹设形成贯穿限位段1316的通道,以使侧端子2122沿经通道之后,通过转动电子装置2而使侧端子2122受限于上述通道之外的限位段1316 (S卩,侧端子2122抵接于限位段1316上的环型电极1322)。
[008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能效果]
[008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插座式灯泡在保有照明功能的同时,还能提供电子装置插设于插座槽内,以通过供电单元提供电子装置运行所需的电カ,进而达到电子装置即插即用的效果。藉此,通过插座式灯泡的结构设计,即可有效地利用灯泡所能安装的位置,換言之,只要有灯体的地方就能安装插座式灯泡与相对应的电子装置,进而避免如已知般因加装电子装置而衍生的问题。
[0086]此外,所述插座式灯泡通过环型电极与端电极的配置,以使插设于转接灯罩的电子装置能相对于插座式灯泡旋转,以提供电子装置的可调整性。并且,电子装置也可设计为相互枢转的两件式构造(如:主体件与衔接件),使电子装置能依需求而进行适合的方位调整。
[008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式设备包括: 一插座式灯泡,所述插座式灯泡包含: 一灯体,所述灯体的一端部设有一灯头,且所述灯体的远离所述灯头的一端部定义为一承载部; ー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固定于所述灯体的所述承载部,且所述发光模块电性耦接于所述灯头;及 ー转接灯罩,包含: 一透光罩,所述透光罩装设于所述灯体的所述承载部,以使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罩而照射于外,而所述透光罩形成有一插座槽;及 一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単元装设于所述透光罩的所述插座槽,且所述供电単元电性耦接于所述灯头;以及 ー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具有ー导电端子组,所述电子装置能分离地插设于所述透光罩的所述插座槽内,且所述导电端子组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单元; 其中,所述电子装置通过所述导电端子组而限位于所述插座槽中以保持所述电子装置与所述插座式灯泡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槽的内缘具有一底壁与ー环侧壁,所述环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周缘,所述供电単元包含ー环型电极与一端电极,所述环型电极设置在所述环侧壁上,所述端电极设置在所述底壁上,且所述环型电极与所述端电极呈间隔地设置,所述导电端子组包含至少ー侧端子与一底端子,所述侧端子抵接于所述环型电极,所述底端子抵接于所述端电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侧壁沿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依序界定有ー抵接段、一限位段、及一延伸段,所述抵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延伸段的内径,所述限位段连接在所述抵接段与所述延伸段之间,所述侧端子位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环侧壁的所述限位段之间,使得所述电子装置通过所述侧端子而限位于所述环侧壁的所述限位段以保持所述电子装置与所述插座式灯泡之间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干,所述透光罩在所述环侧壁的所述限位段处凹设形成有一嵌合槽,所述环型电极具有一接触段与一从所述接触段的端缘延伸的定位段,所述环型电极的所述接触段抵接于所述环侧壁的所述抵接段、所述限位段及至少部分所述延伸段,而所述定位段嵌合于所述嵌合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电极与所述端电极进ー步限定为透明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式灯泡定义有一中轴线,且所述插座式灯泡关于所述中轴线对称,所述电子装置能以所述中轴线为轴而相对于所述插座式灯泡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衔接件与一主体件,所述主体件沿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连接于所述衔接件,且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中轴线,所述衔接件设置有所述导电端子组,且所述衔接件容置于所述插座槽,所述导电端子组抵接于所述供电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泡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具有一柱状壳体,且所述壳体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导电端子组能伸缩地穿过所述壳体的开孔。
9.一种插座式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式灯泡包括: 一灯体,所述灯体的一端部设有一灯头,且所述灯体的远离所述灯头的一端定义为一承载部; 一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固定于所述灯体的所述承载部,且所述发光模块电性耦接于所述灯头;以及 一转接灯罩,所述转接灯罩包含: 一透光罩,所述透光罩装设于所述灯体的所述承载部,以使所述发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透光罩而照射于外,而所述透光罩凹设形成有一插座槽;及 一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装设于所述透光罩的所述插座槽,且所述供电单元电性耦接于所述灯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式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槽具有一底壁与一环侧壁,所述环侧壁连接在所述底壁的周缘,所述供电单元包含一环型电极与一端电极,所述环型电极设置在所述环侧壁上,所述端电极设置在所述底壁上,且所述环型电极与所述端电极呈间隔地设置 。
【文档编号】F21V21/002GK203453804SQ201320338473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3日
【发明者】郑谕庭, 曾志安 申请人: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