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座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72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座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灯座散热系统,其包括灯座、灯泡、散热支架以及反光件,散热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其包括两个内层支板、若干散热隔层、上挡风板、上引风板、两个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散热风扇;两个内层支板界定形成通风道;每个散热隔层上设置有通孔;上挡风板与上引风板相对于内层支板倾斜;两个第一导风板形成与通风道连通的上通风口;两个第二导风板形成与通风道连通的下通风口;散热风扇位于上通风口及下通风口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上通风口与下通风口的配合,使外界风定点吹入通风道内,实现灯泡部分的定点散热。同时,散热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位于灯泡四周且通风的散热隔层,使得灯泡的散热达到要求并让外层支板基本不受热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灯座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座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灯座结构在实际使用上存在下列的问题:由于灯泡的发光功率愈来愈高,而使其产生的热量愈来愈高,在使用时,热量将会积存在固定座而无法散发,加上固定座又被绝缘体所包覆,热量更是无法散去;如此,可能会导致固定座内部的组件烧毁,而使灯座结构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散热的灯座散热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灯座散热系统,其包括灯座、设置于灯座上的灯泡、散热支架以及罩设于灯泡外的反光件,散热支架安装于灯座上且其上设置有用于收容反光件的安装孔;散热支架包括两个内层支板、若干散热隔层、上挡风板、上引风板、两个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散热风扇;两个内层支板相对设置且界定形成通风道;若干散热隔层间隔连接于两个内层支板之间,且每个散热隔层上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以供灯泡穿过的通孔;上挡风板与上引风板间隔连接于两个内层支板的一端,且两者相对于内层支板向远离灯座方向倾斜;两个第一导风板相对设置于上挡风板与上引风板之间并与上挡风板及上引风板共同围设形成与通风道连通的上通风口 ;两个第二导风板相对设置于若干散热隔层之间并共同围设形成与通风道连通的下通风口 ;散热风扇设置于通风道的一端且位于上通风口及下通风口外。
[0006]灯座散热系统包括两个外层支板及设置于外层支板外的电路板,两个外层支板设置于两个内层支板外并与对应内层支板保持一定间隔。
[0007]两个第二导风板在平行于灯泡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向远离灯座方向逐渐减小,且两个第二导风板在垂直于灯泡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向靠近灯泡方向亦逐渐减小。
[0008]灯座包括底板及由底板相对两端延伸形成用于安装的支撑板,散热支架设置于底板上;灯泡一端设置于底板上,且另一端经安装孔与通孔收容于通风道内。
[0009]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上通风口与下通风口的配合,使外界风定点吹入通风道内,实现灯泡部分的定点散热。同时,散热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位于灯泡四周且通风的散热隔层,使得灯泡的散热达到要求并让外层支板基本不受热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座散热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所示灯座散热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所示散热支架的示意图;[0013]图4为图3所示散热支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5]10、灯座;11、底板;13、支撑板;20、灯泡;30、散热支架;31、安装孔;32、内层支板;322、通风道;33、外层支板;34、散热隔层;341、通孔;35、上挡风板;350、上通风口 ;36、上引风板;37、第一导风板;38、第二导风板;381、下通风口 ;39、散热风扇;40、反光件;5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7]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座散热系统,其包括灯座10、设置于灯座10上的灯泡20、散热支架30、反光件40以及电路板50。灯座10大体呈U字型,其包括底板11及由底板11相对两端延伸形成用于安装的支撑板13。灯泡20设置于底板11上。
[0018]请一并在看图3与图4,散热支架30安装于灯座10底板11上,其上设置有安装孔31。反光件40安装于安装孔31内并当散热支架30安装于灯座10上时,灯泡20收容于反光件40内。散热支架30包括两个内层支板32、两个外层支板33、若干散热隔层34、上挡风板35、上引风板36、两个第一导风板37、第二导风板38以及散热风扇39。两个内层支板32相对设置且界定形成通风道322。若干散热隔层34沿平行于底板11方向连接于两个内层支板32之间且位于通风道322内。每个散热隔层34上设置有与安装孔31连通以供灯泡20穿过的通孔341。灯泡20由灯座10指向散热支架30的方向依次穿过安装孔31与若干通孔341并包围于通风道322内。
[0019]上挡风板35与上引风板36间隔连接于两个内层支板32靠近底板11的一端。其中,上挡风板35较上引风板36靠近底板11,且两者相对于内层支板32向远离底板11方向倾斜。两个第一导风板37沿平行于底板11方向相对设置于上挡风板35与上引风板36之间。如此,上挡风板35、上引风板36以及第一导风板37共同围设形成与通风道322连通的上通风口 350,用于将外界的风引入通风道322并使风向底板11方向经过灯泡20对灯泡20进行散热。
[0020]两个第二导风板38相对设置于若干散热隔层34之间并共同围设形成与通风道322连通的下通风口 381。两个第二导风板38在平行于灯泡20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向远离底板11方向逐渐减小,且两个第二导风板38在垂直于灯泡20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向靠近灯泡20方向亦逐渐减小。如此,外界的风引入通风道322后并使风沿平行于底板11方向经过灯泡20对灯泡20进行散热。散热风扇39设置于通风道322的一端,并位于与上通风口350及下通风口 381外。
[0021]两个外层支板33对应设置于两个内层支板32外,并与对应内层支板32保持一定间隔。电路板50设置于外层支板33背向内层支板32的表面。由于外层支板33与内层支板32保持一定间隔,如此,电路板50将不受灯泡20产生的热量的影响。
[0022]在工作时,散热风扇39将外界风通过上通风口 350与下通风口 381吹入通风道322。其中,由上通风口 350吹入的风经灯泡20靠近底板11的一端带走灯泡20的热量并经安装孔31等间隙散出。由下通风口 381吹入的风经灯泡20远离底板11的一端带去灯泡20的热量并经通风道322的另一端散出。[002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通风口 350与下通风口 381的配合,使外界风定点吹入通风道322内,实现灯泡20部分的定点散热。同时,散热支架30上设置有多个位于灯泡20四周且通风的散热隔层34,使得灯泡20的散热达到要求并让外层支板33基本不受热的影响。
[002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座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设置于灯座上的灯泡、散热支架以及罩设于灯泡外的反光件,散热支架安装于灯座上且其上设置有用于收容反光件的安装孔;散热支架包括两个内层支板、若干散热隔层、上挡风板、上引风板、两个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散热风扇;两个内层支板相对设置且界定形成通风道;若干散热隔层间隔连接于两个内层支板之间,且每个散热隔层上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以供灯泡穿过的通孔;上挡风板与上引风板间隔连接于两个内层支板的一端,且两者相对于内层支板向远离灯座方向倾斜;两个第一导风板相对设置于上挡风板与上引风板之间并与上挡风板及上引风板共同围设形成与通风道连通的上通风口 ;两个第二导风板相对设置于若干散热隔层之间并共同围设形成与通风道连通的下通风口 ;散热风扇设置于通风道的一端且位于上通风口及下通风口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外层支板及设置于外层支板外的电路板,两个外层支板设置于两个内层支板外并与对应内层支板保持一定间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导风板在平行于灯泡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向远离灯座方向逐渐减小,且两个第二导风板在垂直于灯泡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向靠近灯泡方向亦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灯座包括底板及由底板相对两端延伸形成用于安装的支撑板,散热支架设置于底板上;灯泡一端设置于底板上,且另一端经安装孔与通孔收容于通风道内。
【文档编号】F21V29/02GK203823710SQ20142022207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华正才 申请人:华正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