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50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控制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线型发光二极管装入电子控制器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由控制器塑料壳、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和PCB板组成,引线型发光二极管由透明且聚光的环氧树脂透镜、发光芯片和引脚构成,发光芯片处在环氧树脂透镜内,引脚上端伸入环氧树脂透镜内连接发光芯片,下端伸出环氧树脂透镜外;引线型发光二极管的引脚直接插装在PCB板上;对应在引线型发光二极管位置处的控制器塑料壳均向内延伸有一内壁磨砂的套筒,套筒套在引线型发光二极管上方。该安装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新颖,无灯座,节省材料,便于机器装配且装配效果好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节省人力。
【专利说明】-种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控制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线型发光二极管装入电子控 制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发光二极管广泛用于电子控制器常用的指示显示器。由于电子设备的面板形状高 度多种多样,从而使目前控制为了达到显示效果,所用的发光二极管通常用不同高度的灯 座垫高发光二极管使之达到良好的显示效果。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现有的用于电子控制器 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现有的安装结构由控制器塑料壳10、引线型发光二极管 20、灯座40和PCB板30组成,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0通过灯座40安装在PCB板30上,控制 器塑料壳10相对于发光二极管20位置开有通孔,发光二极管20在灯座40垫高的情况下 靠近通孔。其中发光二极管20内的发光芯片距离透镜本体底部之间的距离h -般在4mm 左右。为了标准化生产,使用不同高度的发光二极管可实施性差。使用灯座首先增加了材 料成本,其次增加了人工成本,大大限制了生产效率。
[0003] 目前发光二极管一般采用手工插装,一是因为如果加灯座则目前机器无法自动插 装,二上因为即使不加灯座,机器插装受力后再过温度较高的波峰焊接锡炉时,使发光二极 管的不良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无灯座,便于机器装配且装配 效果好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种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由控制器塑 料壳、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和PCB板组成,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由透明且聚光的环氧树脂 透镜、发光芯片和引脚构成,所述发光芯片处在环氧树脂透镜内,引脚上端伸入环氧树脂透 镜内连接所述发光芯片,下端伸出环氧树脂透镜外;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的引脚直接插 装在PCB板上;对应在引线型发光二极管位置处的控制器塑料壳向内延伸有一内壁磨砂的 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上方。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芯片和环氧树脂透镜底部之间的距离在4. 8mm-5. 3mm之间。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免去了灯座,节省了灯座的材料成本。同时还节省了 生产时装灯座的人工成本。安装时使用机插插装,且可波峰焊接,节省了人工插装的工时, 由于机器插装不容易出错插反,大大提商生广效率,提商广品品质。具体理由如下:
[0009] 首先解决免灯座问题,通过直接把发光二极管插装于PCB线路板表面上,便省去 了灯座,加工方便且节省成本。但这种做法带来如下不足,当显示面离线路板表面高度偏大 时,直接装在线路板表面会使效果变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法把发光二极管 本体即环氧树脂透镜设计为透明且聚光以保证亮度。发光二极管直接装在线路板上的另一 个问题是:当发光表面离线路板距离较远如l〇mm以上时,位置相近的发光二极管可能会相 互光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相应控制器塑料壳时采用每个发光一个二极管一个套 筒,一个套筒套住一个发光二极管,使之发光时不干扰相近的发光二极管。聚光发光二极管 显示单向性很强,增加了光的传播距离,但是由于单向性强则可视角变小,使控制器在整机 设备上的视角变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面膜采用磨砂工艺。
[0010]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免灯座的基础上采用机器插装和波峰焊接工艺,机器插装时, 发光二极管引脚自动打弯,自动打弯会使发光二极管受力损伤,在波峰焊接时温度较高,两 个因素综合使发光二极管有较高比例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设 计发光二极管时,发光芯片比目前通用的高1_左右,通常现有的是4_左右,改进后实际 1?度5mm左右。发光芯片抬1?,使本体环氧树脂包住引脚更多,从而减少芯片与引脚间的应 力。同时更远离焊接点,波峰焊接时芯片离热源锡炉更远,从而解决了机器插装应力以及波 峰焊接烫伤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 :现有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 1-控制器塑料壳;11-套筒;2-发光二极管;21-环氧树脂透镜;22-发光芯片; 23-引脚;3-PCB板;H-发光芯片和环氧树脂透镜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5] 如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由控制器塑料壳1、引线型发 光二极管2和PCB板3组成,与上述现有的相比,省去了用于垫高的灯座,并且控制器塑料 壳1外壁面作为显示面,其离线路板表面高度偏大时,直接装在线路板表面会使发光二极 管2显示效果变差。为了解决这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方法把发光二极管本体即环氧树脂透 镜21设计为透明且聚光以保证亮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是由透明且 聚光的环氧树脂透镜21、发光芯片22和引脚23构成,发光芯片22处在环氧树脂透镜21 内,引脚23上端伸入环氧树脂透镜21内连接发光芯片22,下端伸出环氧树脂透镜21外,弓丨 线型发光二极管2的引脚23直接插装在PCB板3上,以使环氧树脂透镜21底部紧贴PCB 板3上。此外,上述发光二极管2直接装在线路板上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发光表面离线路板 距离较远如l〇mm以上时,位置相近的发光二极管2可能会相互光干扰。针对该问题,本实 用新型在对应在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位置处的控制器塑料壳1均向内延伸有一内壁磨砂的 套筒11,套筒11套在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上方,有套筒11的存在,再加之透明且聚光 的环氧树脂透镜21,聚光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向性很强,增加了光的传播距离,但是由于单向 性强则可视角变小,使控制器在整机设备上的视角变差,因此上述套筒11内壁采用磨砂工 艺,使得发光二极管2的光在套筒11内多角度反射,显示效果好。
[0016] 本实用新型在免灯座的基础上采用机器插装和波峰焊接工艺来装配进电子控制 器。机器插装时,发光二极管引脚自动打弯,自动打弯会使发光二极管受力损伤,在波峰焊 接时温度较高,两个因素综合使发光二极管有较高比例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 型的优选方案设计发光二极管时,发光芯片比目前通用的高1mm左右,通常现有的是4mm左 右,改进后实际高度即发光芯片22和环氧树脂透镜21底部之间的距离Η在4. 8mm-5. 3mm之 间。发光芯片22抬高,使环氧树脂透镜21包住引脚更多,从而减少发给芯片22与引脚23 间的应力。同时更远离焊接点,波峰焊接时芯片离热源锡炉更远,从而解决了机器插装应力 以及波峰焊接烫伤问题。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 由控制器塑料壳(1)、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和PCB板(3)组成,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 由透明且聚光的环氧树脂透镜(21)、发光芯片(22)和引脚(23)构成,所述发光芯片(22)处 在环氧树脂透镜(21)内,引脚(23 )上端伸入环氧树脂透镜内连接所述发光芯片(22 ),下端 伸出环氧树脂透镜(21)外;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的引脚(23)直接插装在PCB板(3) 上;对应在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位置处的控制器塑料壳(1)向内延伸有一内壁磨砂的套 筒(11 ),所述套筒(11)套在所述引线型发光二极管(2)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引线型发光二极管安装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22)和环氧树脂透镜(21)底部之间的距离在4. 8mm-5. 3mm之间。
【文档编号】F21V19/00GK203868964SQ201420259958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越华 申请人:浙江省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