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光面积的车灯光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34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大发光面积的车灯光导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灯信号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号灯的大发光面积的车灯光导。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技术日新月异,对信号灯的要求也从最原始单一的满足提示作用,到现在的也要满足美观大气新颖的审美要求。而且对造型和点亮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常见的信号灯是灯泡反射碗式,其发光面积大,但其中心灯丝位置,容易出现亮斑,发光均匀性受到发光面影响。而且收到热学等其他条件制约,灯泡反射碗式的信号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柱形光导式信号灯。以其造型美观均匀,收到主机厂商和消费者的欢迎。但柱形光导的发光宽度收到其柱形直径的限制,较难实现高效率的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发光面积的车灯光导,光线从光源发出进入光学准直面进行准直,之后通过反射面将光线向下折转,之后打在齿面上向行车方向折转,反射面与齿面相互配合,齿面在顶端为弧面,通过调整弧度,可以控制水平方向发光角度,最终经过匀光面对光线进行均匀化并实现配光要求,实现了大面积的光导面发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发光面积的车灯光导,包括有光学准直面,所述光学准直面右端为光学耦合面,光学耦合面内排列有三个光源;所述光学准直面左端往下45°为45mm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下面内侧为齿面,反射面下面位于齿面外侧为匀光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学准直面宽度30mm,厚度为6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匀光面外侧设置有2mmx2mm的方格阵列弧面提供匀光及满足配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面顶端水平部分为弧面,弧面的弧度可调节从而可以控制发光角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光线从光源发出进入光学准直面进行准直,之后通过反射面将光线向下折转,之后打在齿面上向行车方向折转,反射面与齿面相互配合,齿面在顶端为弧面,通过调整弧度,可以控制水平方向发光角度,最终经过匀光面对光线进行均匀化并实现配光要求,实现了大面积的光导面发光;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实现了更大面积的出光,且出光均匀,造型新颖,并给车灯带来了更多科技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透视图。

其中:1-光学准直面,2-光学耦合面,3-光源,4-反射面,5-齿面,6-匀光面,7-方格阵列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发光面积的车灯光导,包括有光学准直面1,所述光学准直面1右端为光学耦合面2,光学耦合面2内排列有三个光源3;所述光学准直面1左端往下45°为45mm的反射面4;所述反射面4下面内侧为齿面5,反射面4下面位于齿面5外侧为匀光面6。所述光学准直面1宽度30mm,厚度为6mm。所述匀光面6外侧设置有2mmx2mm的方格阵列弧面7提供匀光及满足配光。所述齿面3顶端水平部分为弧面,弧面的弧度可调节从而可以控制发光角度。

光线从光源发出进入光学准直面1进行准直,之后通过反射面4将光线向下折转,反射面4与齿面5相互配合,齿面5在顶端为弧面,通过调整弧度,可以控制水平方向发光角度,最终经过匀光面6对光线进行均匀化并实现配光要求,实现了大面积的光导面发光;本实施例结构简单紧凑,实现了更大面积的出光,且出光均匀,造型新颖,并给车灯带来了更多科技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