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景区的多功能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1686发布日期:2018-06-30 10:4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路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景区的多功能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公共交通设施,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旅游业,所以人们对于景区的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自然景区的占地面积较大,景区都配备有很多路灯和游览观光电瓶车,方便游客游玩。

但是,景区内除了路灯、电瓶车外,还有许多用电设施,这些用电设备的耗电量是非常大的,而这些电基本由城市供电,由于这些固定成本过高,所以也就导致了景区门票都很贵,所以对于新能源出现的今天,在景区内设置新能源发电路灯能够使景区的固定成本降低,同时降低人们的旅游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景区的多功能路灯。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景区的多功能路灯,包括支撑杆和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对称分布于所述支撑杆两侧,所述照明机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所述照明机构下方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电动车充电装置,所述支撑杆底端设置有长椅和储物柜,所述储物柜中设置有蓄电池和充电控制模块,所述风力发电机构和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充电控制模块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的灯杆,设置于所述灯杆上的灯罩,所述灯罩内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

所述风力发电机构包括转体、风轮、齿轮变速箱、调速机构、发电机和尾舵,所述转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杆顶端,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转体上方,所述风轮、齿轮变速箱和调速机构依次设置于所述发电机一端、并依次连接,所述尾舵与所述发电机另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动车充电装置上设置有USB充电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摄像头为360°全景高清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多功能路灯,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集于一体,由于在景区内路灯随处可见,所以每个路灯上的蓄电池储存的电量,都可以应用于给电瓶车或者游客的一些数码产品充电,同时能够供应景区内所有路灯的电量,大量节省了景区的固定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景区的多功能路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太阳能光伏板;3、连接杆;4、摄像头;5、电动车充电装置;6、长椅;7、储物柜;8、蓄电池;9、充电控制模块;10、灯杆;11、灯罩;12、转体;13、风轮;14、齿轮变速箱;15、调速机构;16、发电机;17、尾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用于景区的多功能路灯,包括支撑杆1和照明机构,照明机构对称分布于支撑杆1两侧,照明机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2,太阳能光伏板2上方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照明机构下方固定有连接杆3,连接杆3端部设置有摄像头4,该摄像头4为360°全景高清摄像头,连接杆3下方设置有电动车充电装置5,电动车充电装置5上还设置有USB充电接口,支撑杆1底端设置有长椅6和储物柜7,储物柜7中设置有蓄电池8和充电控制模块9,风力发电机构和太阳能光伏板2通过充电控制模块9给蓄电池8充电;照明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杆1上的灯杆10,设置于灯杆10上的灯罩11,灯罩11内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通过蓄电池8供电。

风力发电机构包括转体12、风轮13、齿轮变速箱14、调速机构15、发电机16和尾舵17,转体12设置于所述支撑杆1顶端,发电机16设置于所述转体12上方,风轮13、齿轮变速箱14和调速机构15依次设置于发电机16一端、并依次连接,尾舵17与发电机16另一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多功能路灯采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电量储存在蓄电池8中,工作人员和游客均可通过电动车充电装置5和USB接口,对电瓶车、电动车以及数码产品充电,而且路灯下均设置有长椅6,供人们休息使用,在长椅6旁边的储物柜7中,可存放雨伞、雨衣等物品,以供不时之需,在路灯中间还设置有摄像头4,该摄像头4为360°全景高清摄像头,能够监控周围环境,防止正在充电的电瓶车、电动车或者一些数码设备被他人取走,提高了景区内的安全性,由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而储存的电量,不但能够供应全景区的路灯和充电,还可以将路灯的电路连接到一些宣传用的指示牌上,自供自用能够更进一步的降低景区的固定成本,这样景区也可以降低门票价格,减少人们的旅游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