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584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



背景技术:

现在的家庭房屋、别墅或酒店大堂内多使用吊灯,视吊灯的大小、重量和结构不同,吊灯的安装方式不一样,但多数是通过固定支架或吊绳与天花板直接连接。现有技术的这种连接方式虽可起到稳定固定吊灯的作用,但抗振性能较差,紧挨路边的建筑墙体很有可能因重型车辆经过或其它振动源的存在而产生一定的振动,墙体产生的振动会经过吊灯的安装结构传递到吊灯本身,轻则使吊灯产生一定的晃动,并对照明功能产生影响,重则可能使吊灯与安装结构脱离而坠落,从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进行改进,使其在保证吊灯稳定固定的基础上,可对外部振动源产生的振动进行抵抗,以防止吊灯晃动或坠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其在保证吊灯稳定固定的基础上,可对外部振动源产生的振动进行抵抗,以防止吊灯晃动或坠落。

本发明的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包括预埋于楼顶板中的安装头和与安装头连接并用于固定安装灯具的固定器,固定器包括下部开口的壳体和连接设置于壳体开口处的安装座,固定器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座上的灯具固定架和设置在安装座上并用于对灯具固定架减振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灯具固定件包括杆体和与杆体一体成型的架体,杆体自下而上穿过安装座并上端位于壳体内,减振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均外套在杆体外部设置,且第二减振弹簧位于第一减振弹簧内部,减振组件还包括外套于安装座并支撑设置于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上端的弹簧压盖,杆体伸出弹簧压盖的端部通过锁紧件锁紧,锁紧力提供弹簧压盖将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压紧于安装座上的压紧力。

进一步,安装座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槽,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均安装在弹簧安装槽内。

进一步,弹簧安装槽底部向上突起形成有用于对第二减振弹簧支撑的突台。

进一步,安装座设置有用于杆体穿过的过孔,过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直孔段和位于下部的锥孔部,杆体上设置有与锥孔部配合形成限位的锥台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灯具固定在灯具固定架的架体上,灯具固定架的杆体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连接于壳体的开口处,并壳体与预埋的安装头可拆卸连接,第一减振弹簧和第二减振弹簧在弹簧压盖和锁紧件的作用下会对灯具固定架整体形成减振支撑,不但灯具安装后可保证安装稳定可靠,而且当楼顶板产生轻微振动时,可对外部振动源产生的振动进行抵抗,以防止吊灯晃动或坠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吊式灯具安装用吊架,包括预埋于楼顶板15中的安装头1和与安装头1连接并用于固定安装灯具的固定器,固定器包括下部开口的壳体2和连接设置于壳体2开口处的安装座3,固定器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座3上的灯具固定架和设置在安装座3上并用于对灯具固定架减振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安装于壳体2内,灯具固定件包括杆体4和与杆体4一体成型的架体5,杆体4自下而上穿过安装座3并上端位于壳体2内,减振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均外套在杆体4外部设置,且第二减振弹簧7位于第一减振弹簧6内部,减振组件还包括外套于安装座3并支撑设置于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上端的弹簧压盖8,杆体4伸出弹簧压盖8的端部通过锁紧件9锁紧,锁紧力提供弹簧压盖8将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压紧于安装座3上的压紧力;其中,安装头1预埋设置在天花板的楼板中,壳体2的上部外侧设置有连接头13,连接头13与安装头1为螺纹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固定器整体的安装和拆卸;壳体2内部形成空腔,下部形成开口,安装座3螺纹连接于壳体2的开口处,架体5用于安装吊灯,固定杆自下向上穿过安装座3,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均外套在杆体4外侧,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均为刚性弹簧,弹簧压盖8设置在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上端,然后通过锁紧件对杆体4上端锁紧并使弹簧压盖8压紧于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其中,锁紧件为锁紧螺母,杆体4上端设置有螺纹段,当灯具带动杆体4向下时,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不仅可对其形成支撑,而且可用于减振;另外,预埋于楼顶板内的安装头1外部设置有环形凸缘14。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槽10,第一减振弹簧6和第二减振弹簧7均安装在弹簧安装槽内;弹簧安装槽底部向上突起形成有用于对第二减振弹簧7支撑的突台12;第一减振弹簧6位于突台外侧,第二减振弹簧7直接安装在突台上。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设置有用于杆体4穿过的过孔,过孔包括位于上部的直孔段和位于下部的锥孔部,杆体4上设置有与锥孔部配合形成限位的锥台部11;使得锥台部与锥孔部形成限位配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