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40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灯具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灯具导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反光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灯具中,用来提高灯具的投光均匀度。传统的反光罩往往很大,以达到所需的发光均匀度或是强度分布,但由于成本及材料的限制,发光均匀度常常差强人意,更降低了灯具的整体照明效率。尤其对于基于LED灯珠的灯具,由于LED发光集中于垂直方向,传统灯具的反光罩很难起到均匀投光或是改变投光强度分布的效果。现在市场上还有基于透镜设计的灯具来取代传统反光罩,但由于成本高、重量和体积过大,很难被广泛接受。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灯具导光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导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导光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其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或是下方,或是内部设置有一个或是若干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为实体造型结构和/或是空洞造型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灯具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结构的垂直横截面为,三角形,和/或是梯形,和/或是矩形构成。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灯具导光装置,其中,所述三角形、梯形、矩形的边为直线构造,和/或是曲线构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灯具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结构的垂直横截面为,圆柱体,和/或是圆锥体,和/或是圆台,和/或是球体,和/或是椭球体,和/或是棱锥体,和/或是棱台构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灯具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为上下双层结构,所述上下双层结构之间构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分布有导光结构,或是,上层平板分布有导光结构,或是,下层平板分布有导光结构。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灯具导光装置,其中,所述导光板的边缘设置有衔接结构,所述衔接结构为卡槽,或是为凸块。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导光板与导光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均匀投光,满足较佳的照明效果。

2、可实现免反光罩的设计,且无需采用价格高昂的透镜,降低了实施成本。

3、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重量轻,满足多渠道的使用需求。

4、能够针对现有灯具,只需要进行局部的改动,对灯罩前端进行替换即可,便于实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导光结构位于导光板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光结构位于导光板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光结构位于导光板中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垂直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导光结构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三角形结构的导光结构的横截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导光板 2导光结构

3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5的灯具导光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该装置本体包括有导光板1。具体来说,为了实现有效的到导光效果,扩大光辐照面积,同时满足投光均匀的使用需求,在导光板1的上方,或是下方,或是内部设置有一个或是若干导光结构2。同时,考虑到制造工艺的不同,以及照射光波的不同,能够有效贴合实际使用的需要,导光结构2为实体造型结构和/或是空洞造型结构。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所采用的导光结构2的垂直横截面为,三角形,和/或是梯形,和/或是矩形构成,以此满足不同的投光均匀度需要。当然,亦可以采用其他多边形构造,再次不再穷举赘述。并且,考虑到制造工艺的不同,所采用的三角形、梯形、矩形的边为直线构造,和/或是曲线构造。这样,在实际配置使用的时候,依据直线构造、曲线构造,可形成不同的投光角度与范围,在免反光罩使用的同时,起到较佳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来看,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实现,比如,导光结构2的垂直横截面为,圆柱体,和/或是圆锥体,和/或是圆台,和/或是球体,和/或是椭球体,和/或是棱锥体,和/或是棱台构造。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多面体构造。这些构造可与多边形构造相辅相成,提升使用效果。

同时,为了能够实现有效的透镜效果,更好的取代反光罩,满足适度的聚焦需求,导光板1为上下两个相互平行分布的平板构成,平板之间构成容纳空间3,容纳空间3内分布有导光结构2。或是,上层平板分布有导光结构2。当然,亦可以是在下层平板分布有导光结构2,满足某些特殊构造的使用需要。

具体来说,结合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来看,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导光板1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弯的或弧形的,只要上下两个表面平行或间距不变就行。同时,针对某些特殊使用需求来看,导光板1甚至可以不是均匀厚度,也就是说上下两个表面可以不平行,这样起到一定的透镜作用。同时,导光板1上下表面不平行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光相对于导光结构的入射角可以更自由的根据需要调整,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能够有效配合LED照明的使用,提升投光的均匀度,所采用的导光结构2,呈环形分布在导光板1的上方,或是下方,或是内部。与此同时,呈环形分布的导光结构2相对于导光板1中心的对称性,与后续安装的灯具的光源分布相对于其中心的对称性相同。并且,导光结构2的中心与灯具内光源分布的中心同轴,能够起到更好的照射效果。当然,结合实际的使用来看,由于照明灯具的外形,照明零部件的分布均不尽相同。为此,导光结构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分布,比如对于方形的灯具,导光结构最好是方形的环。又比如,对于灯管,导光结构最好是一条一条的平行结构。总之,导光结构的分布尽量采用灯具本身的对称性即可。

再者,为了便于与灯具的灯壳进行稳固的结合,且尽可能减少配套固定组件的使用,方便安装的同时,降低成本,在导光板1的边缘设置有衔接结构。当然,考虑到灯壳上预留定位的结构不一样,采用的衔接结构为卡槽,或是为凸块,予以相适应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以棱锥体作为导光结构为例,一束平行光线垂直射入棱锥体(由三角形代表)。空气的折射率为1.0,棱锥的折射率设为1.5(一般有机玻璃的折射率)。由于棱锥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根据菲涅尔定律光线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在椎体内改变方向。光线在射出棱锥时,由同样原理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出射光线进一步改变方向。因此,不难看出此种棱锥结构可以将垂直入射的光线(也包括小角度的光线)大角度射出。

LED光源不同于传统光源,其发光多集中与垂直方向,因此传统的抛物线形反光罩很难起到作用。如果将上面提到的棱锥放到LED光源的正上方,就可有效的将垂直射入的光线转向周围。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棱锥的夹角,因为它决定了光线的出射角度。为了进一步降低结构整体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可以采用多个小棱锥代替一个大棱锥的办法(类似于菲涅尔透镜)。下面具体给出此种带有导光结构的导光板的数值模拟结果。

导光板为1.5毫米厚的有机玻璃平板,直径100毫米。本实施例的,导光板上的导光结构为三个同心的圆环,圆环的横截面为变长为2毫米三角形。三角形的间距为2.5毫米,直径分别为32,41,50毫米。导光板被放置于灯具整体的中心轴。通过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出结论,在2.3米远处垂直方向上4米直径范围内,投光的均匀度可以达到71%。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通过导光板与导光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均匀投光,满足较佳的照明效果。

2、可实现免反光罩的设计,且无需采用价格高昂的透镜,降低了实施成本。

3、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重量轻,满足多渠道的使用需求。

4、能够针对现有灯具,只需要进行局部的改动,对灯罩前端进行替换即可,便于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