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烛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残留烛台。
背景技术: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用石蜡制成,可燃烧发出光亮。烛台是照明器具之一,指带有尖钉或空穴以托住一支蜡烛的无饰或带饰的器具,也可以指烛台上的蜡烛,有些容器同样烛台能够起到烛台的作用,比如像放飘蜡的玻璃器皿,点蜡熏精油的小香炉,经过处理的竹筒等。
现有的烛台在蜡烛点燃到最后的时候,都会有残留,不利于清洁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柱蜡无残留烛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烛台存在的蜡烛点燃到最后的时候,会有残留,存在浪费,不利于清洁和美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柱蜡无残留烛台,包括金属外壳和底盖,金属外壳为圆筒形结构,金属外壳的上端为渐收口结构,其上方开口直径小于蜡烛直径,便于蜡烛顶部与外壳密合;底盖设置于金属外壳的底部,金属外壳与底盖之间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相连接;金属外壳内设置有弹簧和蜡烛托盘,弹簧沿金属外壳轴向放置;弹簧的下端与底盖相接触,弹簧的上端放置有蜡烛托盘;蜡烛托盘为圆盘结构,其直径略小于金属外壳的下端内径;蜡烛托盘的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本实验新型的烛台可以使蜡烛充分燃烧,蜡烛没有残留,便于清理,更加节约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金属外壳1,底盖2,弹簧3,蜡烛托盘4,蜡烛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柱蜡无残留烛台,包括金属外壳1和底盖2,金属外壳1为圆筒形结构,金属外壳1的上端为渐收口结构,其上方开口直径小于蜡烛直径,便于蜡烛顶部与外壳密合;金属外壳上方的开孔要比管要小一点,这样设计可以卡住蜡烛,防止蜡烛弹出金属外壳。底盖2设置于金属外壳1的底部,金属外壳1与底盖2之间通过螺纹或者卡扣相连接;方便拆卸,进行更换蜡烛和清理工作。金属外壳1内设置有弹簧3和蜡烛托盘4,弹簧3沿金属外壳1轴向放置;弹簧3的下端与底盖2相接触,弹簧3的上端放置有蜡烛托盘4;蜡烛托盘4为圆盘结构,其直径略小于金属外壳1的下端内径;蜡烛托盘4的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凸起;蜡烛托盘4上方放置有蜡烛5。
金属外壳1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可以平衡金属外壳内外的压力,并方便观测蜡烛的燃烧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蜡烛5放置在蜡烛托盘4上,放入金属外壳内,再放入弹簧3,并安装底盖4。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蜡烛5在金属外壳1内处于最顶端的位置。随着蜡烛5的燃烧,蜡烛5变短,在弹簧3弹力的作用下,蜡烛5一直处在最顶端的位置,并且液化的蜡油一直在金属外壳内部,这样可以使液化的蜡油继续燃烧,直到蜡油完全燃烧,没有残留,并且节约了蜡烛,便于清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