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灯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写字楼和商场都会安装一些逃生用的应急灯或者指示灯等。
但是现有的应急灯体积较大、安装位置远离正常使用照明灯具且需要另行选择安装位置,而且现有的应急灯的发光件更换非常复杂。而且现有的指示灯或者应急灯一般均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当LED灯管或这是灯泡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应急灯或指示灯进行更换,导致维修成本高,同时,现有的应急灯或者是指示灯且均使用LED灯管或者是灯泡实现照明,使得整体体积较大安装不方便,且无法直接设置在办公场所、住宅小区或者是商场中的人流量多的照明灯具附近,只能设置在墙壁上,远离人流量多的地方,使得照明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以及安装方便的应急灯模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急灯模块,包括壳体、底盖和发光件,壳体和底盖围成容纳腔,其中,应急灯模块还包括电路基板和测试按钮,发光件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电路基板设置有连接脚,电路基板设置在容纳腔内,测试按钮通过电路基板向发光件输出控制信号。
由上可见,应急灯模块通过电路基板上的连接脚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起到照明作用,同时通过测试按钮可以实时对应急灯模块进行检测,避免由于在安装完成后才发现应急灯模块损坏而导致需要重新更换,且应急灯模块相比于现有的应急灯的发光件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自由,应急灯模块可以通过在正常使用的灯具上设置一小孔,然后直接安装在灯具上,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应急灯模块还包括驱动电源,驱动电源与连接脚电连接。
由上可见,驱动电源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为应急灯模块提供工作电压,使得应急灯模块能够稳定工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盖朝容纳腔外设置有凸起,凸起沿凸起的延伸方向贯穿地设置有通孔,连接脚设置在通孔内,底盖还包括外盖,外盖环套在凸起的外周壁。
由上可见,在底盖设置凸起使得连接脚与驱动电源的连接插孔进行连接时连接处不会裸露在外部,有效的防止连接处由于外部因素被损坏而导致漏电等危险发生,同时外盖能够有效的对驱动电源的连接插孔进行固定,防止连接出现松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盖朝容纳腔内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锁紧部,壳体的第一侧壁和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均设置有通槽,通槽分别与锁紧部可拆卸地连接。
由上可见,由于应急灯模块的结构简单,且电路基板与发光件直接连接,当发光件损坏时,可以将壳体与底盖拆开并对电路基板进行更换,使得更换简单、方便,且有效的减少维修成本。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容纳腔靠近与第一侧壁邻接的第三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部,电路基板设置有定位孔组,第一定位部与定位孔组邻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底盖朝容纳腔内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与电路基板邻接。
由上可见,在电路基板上设置定位孔组、在容纳腔内设置第一定位部和在底盖上设置第二定位部,防止电路基板在壳体内晃动进而造成电路基板损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的与第三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设置有透明窗口,发光件朝向透明窗口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发光件为LED灯。
由上可见,设置透明窗口使得发光件发出的光源可以透过透明窗口传递到外部,同时可以通过改变透明窗口的颜色来改变照明的颜色,以LED灯作为发光件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电路基板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底盖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电路基板的结构图。应急灯模块1包括壳体2、底盖3、电路基板4、发光件5、测试按钮6和驱动电源7,发光件5为LED灯,具有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驱动电源7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压并向应急灯模块1的发光件5提供工作电压,使应急灯模块1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
壳体2和底盖3围成容纳腔11,电路基板4设置在容纳腔11内,壳体2设置有通孔26,测试按钮6穿过通孔26并沿通孔26的轴向与壳体2可滑动地连接。按下测试按钮6并使测试按钮6与电路基板4接触,通过电路基板4向发光件5输出控制信号,使发光件5工作,并通过观察发光件5是否正常工作来判断发光件5是否损坏,防止当将应急灯模块1安装完成后才发现发光件5损坏,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电路基板4设置有连接脚41,连接脚41用于与驱动电源7电连接,使得驱动电源7向发光件5提供工作电压,发光件5设置在电路基板4上。电路基板4还设置有定位孔组42和充电接口43,充电接口43用于对应急灯模块1的内置蓄电池(未图示)进行充电,使得当外部电源被切断时,应急灯模块1在短时间内还可以正常工作。
参照图4和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急灯模块实施例的底盖的结构图。壳体2的第一侧壁21设置有通槽211,与第一侧壁21相对的第二侧壁22设置有通槽221,容纳腔11位于与第一侧壁21邻接的第三侧壁27设置有定位部23和定位部25,定位部23包括柱销231和与柱销231连接的定位块232,柱销231穿过定位孔组42对电路基板4进行定位。壳体2的与第三侧壁27相对的第四侧壁28设置有透明窗口35,发光件5朝向透明窗口35设置,使得发光件5发出的光源可以透过透明窗口35传递到外部,同时可以通过改变透明窗口35的颜色来改变照明的颜色。
容纳腔11在靠近第四侧壁28设置有定位部24,定位部24和定位部25用于对底盖3进行定位,防止底盖3对电路基板4造成挤压。底盖3包括外盖31,底盖3朝容纳腔11外设置有凸起32,凸起32沿凸起32的延伸方向贯穿地设置有通孔321,凸起32的外周壁和外盖31的内周壁均设置有螺纹,外盖31通过螺纹环套在凸起32的外周壁,连接脚41设置在通孔321内,凸起32能够使得连接脚41与驱动电源7的电线的插孔进行连接时,连接处不会裸露在外部,有效的防止由于驱动电源7与连接脚41连接处被损坏而导致漏电的危险发生,同时外盖31能够有效的对驱动电源7的电线的插孔进行固定,防止连接出现松动。
底盖3朝容纳腔11内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锁紧部33和两个相对布置的定位部34,锁紧部33位于底盖3的外周壁,定位部34设置在锁紧部33和通孔321之间,且定位部34和锁紧部33位于通孔321的同一径向线上。定位部34和定位块232分别位于电路基板4的两侧且均与电路基板4邻接,对电路基板4起到定位、夹紧作用,防止由于电路基板4在容纳腔11内晃动而导致的电路基板4上的元器件损坏。壳体2的通槽211和通槽221分别与底盖3的两个锁紧部33可拆卸地连接,当发光件5损坏时,可以将壳体2与底盖3拆开并对电路基板4进行更换,使得更换简单、方便,且有效的减少维修成本,当然也可以对整个应急灯模块1进行更换,与现有的应急灯或者是指示灯的发光件的更换更加方便、简单和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灯模块具有体积小且使用范围广的优点,可以任意安装在办公室、商场或者其他需要增加应急照明的灯具里面只需要在其他灯具上内开设一个小孔,然后将应急灯模块固定安装在灯具上,连接驱动电源即可工作。而且,该应急灯模块也可以安装在应急灯或指示灯上,替换应急灯或指示灯内原有的LED灯管或者灯泡,与现有的应急灯或指示灯相比,该应急灯模块不仅均有应急照明功能,同时可以安装在一些现有的照明灯具上面,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依然能够提供正常照明。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