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034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聚光灯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源的配件,特别是指一种聚光灯柱。



背景技术:

各类灯具产生的光都是朝着各个没有阻挡的方向发散的,发散的光亮度较小,且光源的指定性差,在指定区域外也会存在光线照射,形成干扰光线。如一种便于教学的电子琴,使用时,在下一需要按下的琴键的下方的光源亮起以提示弹奏,这种光源的指定性较差,旁边的琴键也能够看到光亮,使得按键提示不够准确。如申请号为20142012203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小学音乐教学用电子琴,包括电子琴主体(1),以及设在电子琴主体(1)内部的集成控制器(7)、音乐记忆存储器(8)和电源模块(6);在所述电子琴主体(1)上的每个黑键(2)和白键(3)内均安装指示灯(4),所述指示灯(4)构成的指示灯组通过设在电子琴主体(1)内部的指示灯组控制器(5)与所述集成控制器(7)连接。该指示灯直接嵌设在琴键上,这样的琴键需要重新设计、开模等,成本高昂,且琴键的安装和拆卸较为麻烦,使用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光灯柱,以克服光源照射指定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聚光灯柱,包括透光的柱体,该柱体底端设有用于容纳光源的安装槽,安装槽槽底和柱体的顶面均为透光区,柱体的周面为光线削弱面。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柱体底端一体连接有安装座,上述安装槽设于该安装座上,安装座的顶面为光线削弱面。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光线削弱面为毛面或者不透光面。

进一步改进地,复数个上述安装座一体连接形成安装板。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柱体顶端呈球面结构的柱头;上述透光区设于上述柱头的中心处,该透光区为1~5mm直径的圆形透光区,柱头的其它部位为毛面或者不透光面。上述柱体的周面呈锥面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柱体为玻璃柱体或者亚克力柱体。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灯柱的柱体底部的光源发出的光线仅由顶部的透光区发出,光线照射区域得到有效控制,照射区域外无法形成光斑或者明显光亮区,使得光源的照射具备指定性;而柱体的结构设置,还能够对光线存在聚集作用,使得指定区域形成的光斑更为光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灯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灯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灯柱应用于琴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聚光灯柱,包括透光的柱体1,优选柱体1为玻璃柱体1或者亚克力柱体1。该柱体1底端设有用于容纳光源3的安装槽10,安装槽10槽底和柱体1的顶面均为透光区11,柱体1的周面为光线削弱面12。上述柱体1底端一体连接有安装座13,复数个上述安装座13一体连接形成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有安装孔以便于锁固安装。上述安装槽10设于该安装座13上,安装座13的顶面为光线削弱面12。上述光线削弱面12为毛面或者不透光面,毛面可以通过磨砂处理或者贴膜处理得到,不透光面可通过涂覆或者贴附不透光材料得到。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灯柱的柱体1底部的光源3发出的光线仅由顶部的透光区11发出,光线照射区域得到有效控制,照射区域外无法形成光斑或者明显光亮区,使得光源的照射具备指定性。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至图3,上述柱体1顶端呈球面结构的柱头14;上述透光区11设于上述柱头14的中心处,该透光区11为1~5mm直径的圆形透光区11,柱头14的其它部位为毛面或者不透光面。上述柱体1的周面呈锥面结构。柱体1的如此结构设置,还能够对光线存在聚集作用,使得指定区域形成的光斑更为光亮。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灯柱安置于黑白琴键4下方,每一琴键4对应配置一个单色光源3或者多色光源3。光源3发出的光线只在对应琴键4的指定处形成光斑,而临近的琴键4和键缝处不会看到多余光线,使得光源3的指示性更为明确,琴键4的构造不需要作任何改变,只需要满足光斑能够在琴键4表面显示即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