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651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筒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市面的灯具的种类样式更加多变,其中筒灯由于其安装简单和照射方向固定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现有的筒灯由于其光源漏光严重,人们观察筒灯时经常会出现眩光的情况,因此会让人感觉到刺眼和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眩光,而且可以增加光的利用率的筒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筒灯,包括一内置有敞口的容腔的灯主体,所述容腔中设置通电能够发光的光源,同时所述容腔的敞口处还设置有一内部中空的面罩,所述面罩的内壁对角线与该面罩的底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2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面罩上还设置有一能够对光进行折射扩散的光扩散板,所述光扩散板设置于所述面罩的底部开口处。

作为上述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罩的底部开口处还设置有一能够罩接于所述光源外周上的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光源相对应的嵌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源为LED光源,同时所述容腔中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器,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器上。

优选地,所述灯主体的外周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的弹簧扭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主体的敞口处设置有一面罩,同时所述面罩的内壁对角线与该面罩的底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25°,因此可以保证面罩具有足够的深度,此时安装于所述容腔中的光源离所述面罩的上端平面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人们观察筒灯时不能看到光源,只能看到从面罩的上端开口处射出的光线,进而避免了人们直接观察光源而导致眩目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一种筒灯,包括一内置有敞口的容腔11的灯主体10,所述容腔11中设置通电能够发光的光源(图中未绘示),同时所述容腔11的敞口处还设置有一内部中空的面罩30,所述面罩30的内壁对角线与该面罩30的底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25°。在这里,上述的面罩30的内壁对角线是指面罩30处于横截面的情况下,连接于所述面罩30的底部开口与上端开口之间的对角连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主体10的敞口处设置有一面罩30,同时所述面罩30的内壁对角线与该面罩30的底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25°,因此控制面罩30的底部开口直径,即可以保证面罩30具有足够的深度,此时安装于所述容腔11中的光源离所述面罩30的上端平面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人们观察筒灯时不能看到光源,只能看到从面罩30的上端开口处射出的光线,进而避免了人们直接观察光源而导致眩目的情况出现。在这里,只需要改变面罩30的底部开口的直径大小,即可以调整面罩30的整体深度,进而调整光源离所述面罩30的上端平面的距离,可以进一步防止人们直接观察到位于所述容腔11内部的光源。

在这里,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筒灯的出光更加均匀,优选地,所述面罩30上还设置有一能够对光进行折射扩散的光扩散板40,所述光扩散板40设置于所述面罩30的底部开口处,因此,位于所述容腔11中的光源通电发光时,光线均需要穿过该光扩散板40,光线经过光扩散板40的折射扩散作用,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筒灯的出光更加均匀,使得光线变得更加柔和,降低灯具和环境的明暗对比,从而提高整体的舒适性,进一步减少本实用新型的筒灯出现眩光的机率。

参照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其与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聚光透镜50代替了第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的光扩散板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30的底部开口处还设置有一能够罩接于所述光源20外周上的聚光透镜50,所述聚光透镜50朝向所述光源20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光源20相对应的嵌装孔51。通过该聚光透镜50将光源20通电时发出的光线聚集起来并调节光线的出光角度,减少了光线的浪费,同时满足用户需要的中心光强和照度。

在这里,为了降低能耗和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同时所述容腔11中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器60,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器60上。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筒灯安装于槽孔中,优选地,所述灯主体10的外周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卡接的弹簧扭扣12。通过两个弹簧扭扣12与槽孔内壁相卡接,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筒灯固定安装于槽孔中,简单方便快捷。

在这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与第二种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或技术特征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