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LED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78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用型LED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用型led灯装置。



背景技术:

led灯已经逐渐取代现有白炽灯、荧光灯成为新一代生活用的照明设备,led灯在使用时需要将灯体与灯座相连接,然而现有技术中灯体与灯座的连接一般都是通过插接或卡接的方式,其连接方式较不稳定,极易出现接触不良而导致瞎灯的现象,同时,led灯传统的接电方式使得接电部经常暴露在外界,在检修维护或人为不小心触碰下极易出现触电的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用型led灯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灯头部及与所述灯头部对应设置的灯座部及与所述灯座部固定设置的固定部,所述灯座部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上下两侧对应设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设有螺柱,所述螺柱右侧端与第一电动机连接,所述容腔内设有滑行块,所述滑行块上下两侧对应设有穿入所述滑行腔内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螺柱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滑行块左侧设有外螺状纹旋接部,所述外螺状纹旋接部内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右侧的所述滑行块内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右侧对应的所述灯座部内壁上设有插簧孔,所述安放槽左侧对应所述灯头部,所述灯头部的左端面设有led灯,所述灯头部上下端面同时固定设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设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外侧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旋转壳套,所述第一定位件右侧所述旋转壳套延长段内设有内螺状纹壁,所述第二定位件左侧所述旋转壳套延长段内设有内齿形壁,所述第二定位件左侧的上下两侧端面内对应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左侧旋转连接有齿形轮,所述齿形轮与所述内齿形壁咬合连接,所述灯头部右侧端面设有插簧,所述灯座部的右端面与所述固定部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座部右端的所述固定部上下延长段内同时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灯座部内还设有示警装置,所述示警装置包括限位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限位传感器电连接的示警灯。

优选地,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腔最右侧内壁上,所述限位传感器与所述容腔最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电连接,所述示警灯设置在所述灯座部左侧端面的底部,所述示警灯与所述灯座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壳套与所述凸缘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壳套左侧尾端旋转配合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灯头部外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壳套内壁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所述凸缘部内侧与所述灯头部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螺栓将固定部固定于灯杆上,从而提高本装置固定时的稳固性;通过旋转壳套与凸缘部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壳套旋转的稳定性;通过旋转壳套左侧尾端旋转配合连接设置盖板,盖板与灯头部外侧面固定连接,从而防止灰尘或杂物落入左侧的旋转壳套内影响齿形轮正常工作;通过旋转壳套内壁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凸缘部内侧与灯头部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壳套旋转的灵活性。

2.当需要将灯头部上的插簧插入到灯座部内的插簧孔内实现电连接时,在插簧未完全插入到插簧孔内之前,插簧不会与插簧孔内的导电部件接触,有效避免了在灯头部插入过程中由于触碰到插簧孔内的导电部件的外露部分而引起的触电风险。

3.通过滑行块将灯头部与灯座部内的插簧孔隔离开,安装时首先通过灯头部与滑行块紧固连接,然后再通过滑行块带动灯头部向灯座部内移动,从而避免了人员触碰到插簧孔时而造成的触电危险。

4.本发明结构简单,防止松动,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有效避免人员触碰到插簧孔时而造成的触电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灯头部与灯座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灯头部与灯座部插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灯头部与灯座部插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耐用型led灯装置,包括灯头部6及与所述灯头部6对应设置的灯座部2及与所述灯座部2固定设置的固定部10,所述灯座部2内设有容腔21,所述容腔21上下两侧对应设有滑行腔22,所述滑行腔22设有螺柱221,所述螺柱221右侧端与第一电动机222连接,所述容腔21内设有滑行块8,所述滑行块8上下两侧对应设有穿入所述滑行腔22内的凸块82,所述凸块82与所述螺柱221螺状纹配合连接,所述滑行块8左侧设有外螺状纹旋接部83,所述外螺状纹旋接部83内设有安放槽84,所述安放槽84右侧的所述滑行块8内设有穿孔81,所述穿孔81右侧对应的所述灯座部2内壁上设有插簧孔23,所述安放槽84左侧对应所述灯头部6,所述灯头部6的左端面设有led灯623,所述灯头部6上下端面同时固定设有第一定位件61和第二定位件62,所述第一定位件61和第二定位件62之间设有凸缘部71,所述凸缘部71外侧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旋转壳套7,所述第一定位件61右侧所述旋转壳套7延长段内设有用作与所述外螺状纹旋接部83配合连接的内螺状纹壁,所述第二定位件62左侧所述旋转壳套7延长段内设有内齿形壁,所述第二定位件62左侧的上下两侧端面内对应设有第二电动机621,所述第二电动机621左侧旋转连接有齿形轮622,所述齿形轮622与所述内齿形壁咬合连接,所述灯头部6右侧端面设有用作与所述插簧孔23配合连接的插簧64,所述灯座部2的右端面与所述固定部10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座部2右端的所述固定部10上下延长段内同时设有固定孔101,所述固定孔101内设有螺栓102,所述第一电动机222与所述插簧孔23内的导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621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件62中的备用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插簧64与所述led灯623电连接,所述灯座部2内还设有示警装置,所述示警装置包括限位传感器51以及与所述限位传感器51电连接的示警灯52。

其中,所述限位传感器51设置在所述容腔21最右侧内壁上,所述限位传感器51与所述容腔21最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传感器51与所述第一电动机222电连接,所述示警灯52设置在所述灯座部2左侧端面的底部,所述示警灯52与所述灯座部2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壳套7与所述凸缘部71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壳套7旋转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旋转壳套7左侧尾端旋转配合连接有盖板63,所述盖板63与所述灯头部6外侧面固定连接,从而防止灰尘或杂物落入左侧的旋转壳套7内影响齿形轮622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旋转壳套7内壁与所述第一定位件61和第二定位件62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所述凸缘部71内侧与所述灯头部6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壳套7旋转的灵活性。

安装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102将固定部10固定于灯杆上,然后通过将灯头部6移动到安放槽84对应位置处,然后通过朝灯座部2一侧推动灯头部6,使插簧64穿过安放槽84并逐渐穿入穿孔81内,同时,灯头部6右侧端逐渐穿入安放槽84内,直至旋转壳套7与外螺状纹旋接部83配合连接,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621带动齿形轮622旋转,同时由齿形轮622带动旋转壳套7旋转,使旋转壳套7上的内螺状纹壁与外螺状纹旋接部83螺状纹配合连接,由于旋转壳套7与外螺状纹旋接部83配合旋转连接,使旋转壳套7带动灯头部6向安放槽84内侧移动,直至灯头部6右侧端面与所述安放槽84最右侧内壁相抵接,同时旋转壳套7右侧端面与滑行块8左侧端面相抵接,此时,插簧64穿过穿孔81并伸出滑行块8的右侧端面,然后控制第一电动机222带动螺柱221旋转,由螺柱221带动凸块82以及滑行块8向容腔21最右侧移动,直至插簧64完全插入插簧孔23内,完成供电连接,同时滑行块8的右侧端面与容腔21最右侧内壁相抵接,当滑行块8的右侧端面与容腔21最右侧内壁相抵接时,此时滑行块8的右侧端面与限位传感器51接触,限位传感器51与滑行块8接触后传递信号并控制第一电动机222停止运转,同时还传递信号并控制示警灯52打开发出示警灯光,通过示警灯52打开发出示警灯光来示警此时插簧64已经完全插入插簧孔23内处于供电状态,防止第一电动机222一直运转而使得滑行块8撞击容腔21最右侧内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螺栓将固定部固定于灯杆上,从而提高本装置固定时的稳固性;通过旋转壳套与凸缘部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壳套旋转的稳定性;通过旋转壳套左侧尾端旋转配合连接设置盖板,盖板与灯头部外侧面固定连接,从而防止灰尘或杂物落入左侧的旋转壳套内影响齿形轮正常工作;通过旋转壳套内壁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凸缘部内侧与灯头部外端面滑行配合连接,从而提高旋转壳套旋转的灵活性。

2.当需要将灯头部上的插簧插入到灯座部内的插簧孔内实现电连接时,在插簧未完全插入到插簧孔内之前,插簧不会与插簧孔内的导电部件接触,有效避免了在灯头部插入过程中由于触碰到插簧孔内的导电部件的外露部分而引起的触电风险。

3.通过滑行块将灯头部与灯座部内的插簧孔隔离开,安装时首先通过灯头部与滑行块紧固连接,然后再通过滑行块带动灯头部向灯座部内移动,从而避免了人员触碰到插簧孔时而造成的触电危险。

4.本发明结构简单,防止松动,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有效避免人员触碰到插簧孔时而造成的触电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