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的光线投射装置以及基座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4421发布日期:2019-05-10 23:2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的光线投射装置以及基座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的光线投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的光线投射装置及其基座单元。



背景技术:

为了在车辆行进于光源不足的环境(如夜间或隧道内部)时,用路人(包括车辆驾驶以及周遭其他驾驶或行人)仍然能够掌握车辆的动向以及周遭环境的变化,照明装置显然是车辆上不可或缺的必要配备。此外,随着近年来照明技术的长足发展,应用于车灯的发光光源也由原本的白炽灯、卤素灯以及氙气灯,逐渐演进为今日最常见的led灯。采用led灯做为照明光源,不仅具备更加优异的照明性能,同时也具备环保节能的优点,因此之故,不仅在车前灯的并用上以led灯为主流,在车用照明上所使用的雾灯、室内阅读灯及警示灯等也逐渐采用led灯作为其主要光源。

有鉴于在led灯运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不仅会影响led灯的使用寿命,热能累积所产生的高温也会影响led灯而产生光衰问题,直接影响使用中的照明性能,且前述问题在使用功率越高的led灯更是特别的明显。因此,应用于车前灯等高功率用途的led灯特别重视其使用时的散热效果,也因此,这些led灯多以导热金属作为其底座的材料,并且搭配设计各种散热结构以避免热能累积。

目前应用于车灯的灯源结构种类繁多,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规范(regulationsofunitednationseconomiccommissionforeurope,简称eceregulations)中的ecer37中相关的灯源结构,包括但不限于:h1、h4、h14、h15、h17、h19、hs1、s2、hb3a(也称为9005)、hb4a(也称为9006)、h7或h18等。前述分类主要是依据基座单元(金属底座)的主体部的形状及灯脚数量作为区分。其中,h1、h4、h7灯泡的规格均为圆形基座单元,h1为单灯脚,h4为三灯脚,h7为双灯脚;此外,为了识别区分方便以及与安装灯座间的适配嵌卡,h1规格灯泡的基座单元,在主体部一侧并无凸起的定位凸耳(也称为卡齿),h4规格灯泡的基座单元,在主体部外周围分隔设有三个凸起的定位凸耳,h7规格灯泡的基座单元,在主体部仅于一侧设有一凸起的定位凸耳。h11、hb3a及hb4a灯泡的规格则是采用了塑料底座,且于接口内部分别设有不等数量的小凸齿,其中,h11的灯泡为下缘凸出一长齿,hb3的灯泡则于上缘凸出二短齿,hb4的灯泡是上缘凸出一短齿。而h3规格的灯泡则是比较特殊,仅有单一延伸电连接线作为灯脚,并且其金属底座由上方观之也呈现椭圆形,因而便于驾驶人进行分别。

由上述说明可知,目前应用于车灯的灯泡规格种类繁多,在使用上必须搭配不同规格的灯具才能够安装使用,不仅对生产者造成制造及开发成本过高等问题,对使用者而言,在灯泡的选用与更换的自由度上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显然有进一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的光线投射装置及其基座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的光线投射装置,其包括一光机模块(lightmachinemodule,发光机械模块;光学机械模块)、一基座单元、一热传导连接件以及一散热单元。所述基座单元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周缘的至少一定位凸耳,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定位凸耳上开设有一光形调整孔。所述热传导连接件的一第一端与所述光机模块热连接,在邻近所述热传导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限位凸部,所述热传导连接件的一第二端穿过所述基座单元的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基座单元被可替换地组装至所述热传导连接件,并使所述基座单元的所述主体部抵靠于所述限位凸部。所述散热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热传导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端,且与所述热传导连接件热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线投射装置的基座单元,所述基座单元用以将一光机模块定位至一照明装置的一灯座结构上。所述基座单元包括一主体部以及至少一定位凸耳。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光机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孔以与所述基座单元结合成一单一构件。所述定位凸耳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周缘,所述基座单元通过所述定位凸耳以与所述灯座结构相互定位,所述定位凸耳上开设有一光形调整孔。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投射装置及其基座单元,其能利用“定位凸耳上开设有光形调整孔”的技术方案,使得基座单元能够被模块化而能达到“适配各种型号底座以进行光形调整”的技术效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热传导连接件与导热界面单元的连接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机模块各组件间的连接关系其中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光机模块各组件间的连接关系另外一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光机模块与热传导连接件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其中一光线投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另外一光线投射示意图。

图10为经过剖切的基座单元的前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其中一光线投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另外一光线投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的光线投射装置及其基座单元”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或信号等,但这些组件或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或”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所有组合。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单元2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3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模块化基座单元2的光线投射装置u,光线投射装置u包括光机模块1、基座单元2、热传导连接件3以及散热单元4。其中,光线投射装置u通过基座单元2被固定至照明装置的灯座结构(图式未显示)上。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的光线投射装置u是通过基座单元2被固定至车灯的灯座结构上。

承上,基座单元2包括主体部21以及至少一定位凸耳22。主体部21开设有安装孔211,光机模块1通过安装孔与基座单元2结合成一体,其具体的组装方式与构造细节,将于后文详细描述。定位凸耳22设置在主体部21的周缘,当光线投射装置u通过基座单元2被固定至灯座结构时,定位凸耳22会与灯座结构中的定位凹部构型匹配,以使得基座单元2通过定位凸耳22与灯座结构相互定位。举例而言,如果要安装到适配h7规格灯泡的灯座结构中,则应当选用具有单一定位凸耳22的基座单元2,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单元2具备三个定位凸耳22,此一基座单元2不仅能够被安装至适配h4规格灯泡的灯座结构中,也能够被至适配类似h4规格灯泡的灯座结构中,其细节会在后文进一步详述。

光线投射装置u的光机模块1以及散热单元4都与热传导连接件3热连接,换句话说,光机模块1通过热传导连接件3与散热单元4热连接。其中,光机模块1设置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散热单元4则是可拆卸地设置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二端。通过前述设置方式,使得光机模块1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能够通过热传导连接件3被传递至散热单元4,因此能够降低光机模块1的运作温度。

本发明的基座单元2是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二端被安装至热传导连接件3上。换句话说,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二端穿过基座单元2的安装孔211,以使基座单元2被可替换地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3。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邻近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限位凸部31,且热传导连接件3的外表面套设有至少一垫圈5。基座单元2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二端被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3时,基座单元2的主体部21抵靠于垫圈5上,且垫圈5抵靠于限位凸部31。换句话说,基座单元2通过抵靠于垫圈5上,间接地抵靠于限位凸部31。

由于不同灯座结构的设计差异,灯座结构中的反射结构p在形状构造上也略有不同,更重要的是为了适配不同的灯座结构,必须适当地调整远光灯源与反射结构p间的角度与距离。其中,为了在更换不同的基座单元2并安装至不同的灯座结构之后,都能够使远光灯源与反射结构p在距离上准确地相互搭配,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垫圈5的圈数或采用不同厚度垫圈的方式,改变远光灯源与反射结构p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通过图3至图5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各组件间的组装细节。请搭配图2一并参阅图3至图5所示,图3为本发明的热传导连接件3与导热界面单元11的连接关系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光机模块1各组件间的连接关系其中一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光机模块1各组件间的连接关系另外一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的光机模块1还进一步包括导热界面单元11、承载单元12、反射单元13、透镜单元14以及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结构111以及第二发光结构112)。请先搭配参阅图4所示,以便说明热传导连接件3与导热界面单元11的连接关系。如同先前所述,光机模块1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热连接。具体而言,光机模块1的导热界面单元11的一端会被固定至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并且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热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热传导连接件3包括第一半散热柱301以及第二半散热柱302,导热界面单元11被第一半散热柱301以及第二半散热柱302共同夹固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部31是由设置在第一半散热柱301的第一半限位凸部311以及设置在第二半散热柱302的第二半限位凸部312组成,但本发明并不彼此为限。也可仅在局部设置供基座单元2抵靠的结构。

发光单元包括设置于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发光结构111(在本实施例中,为近光灯源),以及设置于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发光结构112(在本实施例中,为远光灯源),导热界面单元11具备电路板的功能,以令第一发光结构111以及第二发光结构112能接收电源供应端所提供的电力,进而提供照明功能。在光机模块1运作的过程中,第一发光结构111或第二发光结构112所产生的热能,会通过导热界面单元11以及热传导连接件3被传递至散热单元4。

请参阅图3以及图4所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本发明的热传导连接件3从第一端至第二端依序被区分为第一段部3a、第二段部3b以及第三段部3c。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导热界面单元11被夹固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段部3a。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热传导连接件3在第一段部3a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界面单元容置槽32,对应于导热界面单元容置槽32处,分别在第一半散热柱301与第二半散热柱30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结合凸柱321与结合孔322,以通过结合凸柱321与结合孔322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半散热柱301与第二半散热柱302及导热界面单元11三者结合成一体。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第三段部3c偏摆,在热传导连接件3内部较远离第一段部3a的位置还设有角度固定柱35,在本实施例中,角度固定柱35是设置在第二段部3b的内部,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的热传导连接件3中,还设置有两个导热垫片331、332。

承上,本实施例的导热界面单元容置槽32开设于第一半散热柱301的内侧面,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将导热界面单元11与热传导连接件3相互组装的过程中,是分别将两个导热垫片331、332设置于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并将导热界面单元11与两个导热垫片331、332共同放入导热界面单元容置槽32中。通过设置两个导热垫片331、332,不仅可以使导热界面单元11与热传导连接件3的组装更稳固,也能够提高热能传递的效率。

承上,前文提及的限位凸部31是设置于第二段部3b与第一段部3a的交界处,但实际施作时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段部3b的内部具有走线通道34,以使得设置在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一发光结构111以及第二发光结构112能够通过设置于走线通道34内的走线(图式未绘制),与电源供应端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段部3c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36,散热单元4内部则设置有内螺纹41,通过外螺纹36与内螺纹41的相互螺固,使得散热单元4被可拆卸地安装至第三段部3c。由于散热单元4是可拆卸地被安装至热传导连接件3上,因此,在有需要替换基座单元2时,只需要将散热单元4自热传导连接件3上卸下,即可自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二端取出基座单元2,在更换作业的操作上十分具有便利性,有助于本发明模块化适配的设计目的。

接下来,请搭配参阅图4及图5所示,以便说明光机模块1各组件间的连接关系。承载单元12设置于导热界面单元11上,且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一光学定位结构113与承载单元12的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相互匹配,以使导热界面单元11与承载单元12相互定位。具体来说,相对于导热界面单元11的一端被固定至热传导连接件3上,在邻近导热界面单元11的另一端的位置上则设有第一光学定位结构113。另一方面,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设置在承载单元12的一端,且当导热界面单元11与承载单元12被相互组装成一体时,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一光学定位结构113与承载单元12的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在构型上相互匹配,以稳固导热界面单元11与承载单元12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单元12底部设有导热界面单元安装槽122,以供导热界面单元11远离热传导连接件3的一端能被安装至其中,且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是设置在对应于导热界面单元安装槽122的位置,以与安装于其中的导热界面单元11的第一光学定位结构113相匹配。

反射单元13以及透镜单元14都设置于承载单元12上,第一发光结构111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单元13的反射后再穿过透镜单元14,以提供照明。由于导热界面单元11与承载单元12之间已经通过第一光学定位结构113与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的匹配相互定位,因此也稳固了导热界面单元11上第一发光结构111与承载单元12上反射单元13以及透镜单元14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达到光学定位的效果。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反射单元13以及透镜单元14都是通过热熔接的方式设置于承载单元12上,此种结合方式的特点在于,相较于采用锁固的方式使反射单元13与承载单元12相互结合,热熔接的方式在承载单元12上所需占用的面积较小。因此,一方面来说,采用热熔接的方式接合,有利于整体装置的小型化;另一方面来说,在采用相同大小的承载单元12时,以热熔接的方式接合反射单元13,可以使反射单元13的反射面设计最大化,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出光亮度。基于相同的理由,通过热熔接的方式将透镜单元14设置于承载单元12上,也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反射单元13以及透镜单元14。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光线投射装置u还包括夹固承载单元12与热传导连接件3的支撑件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6包括上支撑部件61以及下支撑部件62,上支撑部件61的一端与下支撑部件62的一端共同夹固承载单元12的一端、上支撑部件61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部件62的另一端则是共同夹固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上支撑部件61与下支撑部件62共同形成支撑件6,以使得承载单元12与热传导连接件3被稳固地结合成一体,且光线投射装置u在结构上所接收到的结构应力,也可以由上支撑部件61与下支撑部件62所形成的支撑件6来承受,而不会使导热界面单元11受到外部应力的影响,进而能达到“热传导路径的构件与承受外力的荷重结构两者分离”的技术效果。

在此须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导热界面单元11的导热系数高于热传导连接件3以及承载单元12。导热系数(又称传热系数(k),heattransfercoefficient),单位为w/m.k,热导率公式为k=(q/t)×l/(a×t),其中k为热导率、q为热量、t为时间、l为长度、a为面积、t为温度差。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导热界面单元11的导热系数高于热传导连接件3的导热系数,热传导连接件3的导热系数高于承载单元12的导热系数。在具体材料的选用上,导热界面单元11的材质以铜较佳,热传导连接件3以铝或铝合金为佳,承载单元12则以塑料材料为佳。

另外须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就结构强度而言,以热传导连接件3的结构强度最高,其次为导热界面单元11,再其次为承载单元12。在此所称的结构强度主要是指强度指标,也可以综合考虑材料的刚度。其中,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详细来说,所称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一般所称的强度包括静强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等)、断裂强度、冲击强度、高温和低温强度、在腐蚀条件下的强度以及蠕变、胶合强度等细部评价项目。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另一方面,刚度则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零件的刚度(或称刚性)常用单位变形所需的力或力矩来表示,刚度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种类(即材料的弹性模量)。刚度要求对于在弹性变形量超过一定数值后,会影响机器工作质量的零件尤为重要,如机床的主轴、导轨、丝杠等。在本发明的材料选用上,由于主要是通过热传导连接件3承载结构应力,因此选用具备较高强度的材料制作热传导连接件3,具体的选用标准可由所属技术领域具备通常知识者在本说明书的教示之下,适度参考材料刚性选择适合的材料。

附带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丝s将上支撑部件61以及下支撑部件62锁固至承载单元12时,螺丝s会使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变形,进而使第一光学定位结构113与第二光学定位结构121之间形成紧配,因而使得导热界面单元11与承载单元12之间的结合变得更稳固,因而具有更优异的光学定位效果。

另一方面,请参阅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光机模块与热传导连接件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在本发明的此一实施方式中,光线投射装置u的光机模块1’是直接被固定至热传导连接件3上。具体来说,光机模块1’的承载单元12’具有延伸固定部123,且延伸固定部123固设于热传导连接件3的第一端,以使承载单元12与热传导连接件3结合成一单一构件,并承受所述光线投射装置结构所接收到的结构应力。实际施作时延伸固定部123可以通过直接螺固或通过机械结合的方式,被固定至热传导连接件3上。由于热传导连接件3三者(指承载单元12、导热界面单元11以及热传导连接件3)中结构强度最高的组件,因此,由热传导连接件3承担光机模块1的重力负荷。并且,导热界面单元11的热传导性又是三者最佳,因此热量可以由导热界面单元11直接传导至热传导连接件3,此类的设计概念,亦可函括在“热传导路径的构件与承受外力的荷重结构两者分离”的技术效果。

附带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光机模块1还设有遮光罩15,以通过遮光罩15屏蔽多余的光线,避免在开启近光灯照明时,多余的光线影响对向来车驾驶的视线。

接下来,进一步说明在本发明的模块化设计下,如何配合不同的灯座结构,调整光线投射装置u发出的光线的光型,以及调整其发出的光线的投射角度。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图7为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其中一光线投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的另外一光线投射示意图。图10为经过剖切的基座单元的前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单元2用以将光机模块1定位至照明装置的灯座结构上,且第一发光结构111发出的l1通过反射单元13的反射并穿过透镜单元14以提供近灯照明;另一方面,第二发光结构112发射出的光线l2,则是先照射到照明装置的灯座结构上的反射结构p,再经由反射结构p的反射,以提供远灯照明。有鉴于适用不同灯具型式的灯座结构,其细微结构会略有差异,具体差异可能反映在两种主要的情况:

(一)具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灯的光型。举例来说,欧规ecer112法规所规范的近光灯光型,系针对车灯光轴调整出上下无倾角及左右无倾斜的光型。但是,若光线投射装置u的光轴与车灯光轴略有差异,则可能影响光线投射装置u的近光灯光型,造成上下倾角及/或左右倾斜的状况,此时,就需要在光线投射装置u上设置调整的机构以进行微调。

(二)远光光源与反射结构p的相对位置。此一差异,主要体现在远光光源与反射结构p之间的距离,为使远光光源能够正确地座落在反射结构p的焦点处,以便能够提供良好的聚光效果,因此需要在光线投射装置u上设置距离调整的机制,以便能够对远光光源进行调整。

由上述说明可知,即便本发明采取了可替换的基座单元2,而能够经由简单地替换基座单元2,使得光线投射装置u的光机模块1能被安装至适配不同灯具型号的灯座结构上,但为了使投射出的光型符合规范需求,仍然必须针对光线投射装置u相对于反射结构p的角度或距离进行微调。

接下来请参阅图8所示,如同先前所述,基座单元2设有至少一定位凸耳22,这里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定位凸耳22上开设有光形调整孔221。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单元2具有三个定位凸耳22,且每个定位凸耳22上都开设有光形调整孔221。前述结构设计,主要可以搭配适用h4或类似规格车灯的灯座结构。

在此需附带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的周缘还凹设有两个适配缺口213,此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本实施例的基座单元2直接被应用于适用h17规格(即,其中一种类似h4规格的车灯,但本发明不以此型号为限)车灯的灯座结构,而不必针对个别不同规格的车灯灯座结构,反复替换不同的基座单元2。

回到本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9所示。光形调整孔221用以供调整件(于本实施例中为螺丝s,但不以此为限)穿过其中,并抵顶在照明装置的灯座结构上。于图7以及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以螺丝s抵靠于反射结构p的背面做为示意图以进行说明,但实际施作上,也可能是抵靠在车体的其他结构上,在此先予叙明。在图7的状态下,螺丝s并没有完全被锁入光形调整孔221中,因此,基座单元2是平均的抵靠在反射结构p的背面;反之,在图9的状态下,由于螺丝s完全被锁入光形调整孔221中,因此,螺丝s抵靠于反射结构p的背面,使得基座单元2的上半部被顶起,而基座单元2本身仅以靠近底端处抵靠在反射结构p的背面。在图9的状态之下,整个光线投射装置u会随着基座单元2呈现倾斜的状态,且使得光线投射装置u的前端(指透镜单元14所在的一端)向上抬起,因而改变第一发光结构111与所照射的物体(一般指路面)间的相对角度。换句话说,可以通过调整螺丝s锁入光形调整孔221的深浅,使得第一发光结构111所投射出的近光灯光型随之往上抬升,因此能够达成光型调整的效果。附带一提的是,通过此种调整方式,也能够改变第二发光结构112与反射结构p的之间的相对角度与距离,而针对远光光行进行微调。

虽然上列说明主要以图面上方的光形调整孔221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8所示,由于本实施例中三个定位凸耳22都开设有光形调整孔221,因此,也可以通过调整位在其他光形调整孔221中的螺丝s,以借此改变光线投射装置u左右偏摆的角度,进而改变第一发光结构111发出的光线所投射出的光型。由于在四轮的车辆上通常需要针对左右两侧车灯的光型进行适当调整(无论是要追求左右一致,或调整成略呈z字形以避免影响对向来车的驾驶),此时,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能够十分便利地调整出符合ecer112照明法规的光型。

另一方面,请参阅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沿着安装孔211的轴向还凸设有套筒部212。热传导连接件3是穿过安装孔211而被套设于套筒部212中,而套筒部212的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角度调整孔212a。由于光线投射装置u被应用于车灯时,根据对应的各个不同车款以及不同灯座结构,其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指与光轴垂直的上下方向,即图面所示上下方向的虚线轴线)的安装角度会略有不同。举例来说,在二轮摩托车的应用中,一般为0度,部分款式型号为4.5度、7.5度或其他偏转角度;在四轮车的应用中,一般为0度。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能因应此等差异,在套筒部212的壁面上开设有角度调整孔212a。本实施例的套筒部212上开设有两个角度调整孔212a,其中一个角度调整孔212a对应于定位凸耳22的角度为0度,另一个角度调整孔212b对应于定位凸耳22的角度θ为7.5度。用户在安装光线投射装置u时,可以根据对应的车款以及灯座结构,以光轴为轴心适度旋转光线投射装置u的偏转角度,改变其与重力方向间的夹角,并选择性地通过角度调整孔212a或角度调整孔212b进行锁固,以达到角度调整的目的。

综合以上,由于在本最佳实施例中不仅能够便利的更换具有不同结构的基座单元2,且能够通过垫圈5数量、光形调整孔221中的螺丝s以及锁固的角度调整孔212a,对光线投射装置u的角度与距离进行微调,因此,藉由整体的模块化设计,使得本发明的光线投射装置u能够非常广泛地被搭配适用到不同型号的灯座结构上。

第二实施例

以下请参阅图11至图15,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技术细节。以下内容,主要针对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进行较详细的描述,后文未详述的部分,请参照第一实施例的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主要通过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主要概念,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具体描述的技术方案,尤其是,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针对现有的基座单元,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内容进行调整,以达成本发明模块化适配的目的,而前述修改显然应该被认为是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首先,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光线投射装置u’同样包括光机模块1、基座单元2、热传导连接件3以及散热单元4。有别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是具有单一定位凸耳22’的基座单元2’。

另一方面,由于一般采用h7型号的车灯,其远光灯灯丝中心与反射结构p间的距离(更具体的说,指远光灯灯丝与主体部21之间的距离)为22.95mm(millimeter,毫米),与h4型号的车灯或与h4型号类似的车灯,其间差距约1.6mm(h4型号的车灯,其远光灯灯丝中心与反射结构p间的距离为24.55mm,h17型号的车灯以及hs1型号的车灯则为24.8mm),通过改变套设热传导连接件3上的垫圈5的个数或是垫圈的厚度,以调整校准此一差距。相较于第一实施例采用一个垫圈5,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两个垫圈5。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由于本发明是根据所搭配的灯泡型号,通过改变垫圈5个数或厚度调整距离,因此,当本发明应用于hb3a或hb4a等型号的车灯时,会对应地改成采用三个垫圈5的实施方式,至于其他型号的车灯,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自可在参阅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后,根据说明书进行对应的调整,在此不一一列举赘述。

接下来,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座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其中一光线投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单元的另外一光线投射示意图。此部分与第一实施例雷同,都是通过调整位在角度调整孔212a’中的螺丝s,以改变光线投射装置u偏摆的角度,进而改变第二发光结构112发出的光线所投射出的光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类似于h7型号的车灯中,一般采用的基座单元仅具有一个定位凸耳22’,因此,主要是通过开设在定位凸耳22’的光形调整孔221’,调整一个方向的偏摆角度。附带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单元2’的主体部21’沿着安装孔211’的轴向也凸设有套筒部212’,且套筒部212’的壁面上也开设有一角度调整孔212a’。如同先前所述,使用者在安装光线投射装置u时,可以根据对应的车款以及灯座结构,先以光轴为轴心适度旋转光线投射装置u’的偏转角度,再通过角度调整孔212a’进行锁固,以改变光线投射装置u’与重力方向间的夹角,进而达到角度调整的目的。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投射装置及其基座单元,其能利用“定位凸耳上开设有光形调整孔”的技术方案,而能达到“适配各种型号底座以进行光形调整”的技术效果。

此外,也能够利用“基座单元被可替换地组装至热传导连接件”的技术方案,而能达到“因应不同型号底座的嵌卡结构,自由选用合适的基座单元”的技术效果。

再者,也能够利用“基座单元抵靠于至少一垫圈上,且至少一垫圈抵靠于限位凸部”以及“改变垫圈5个数”的技术方案,而能达到“调整远光灯灯丝中心与反射结构p间的距离”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还能够利用“主体部21的周缘凹设有两个适配缺口213”的技术方案,整合类似型号车灯的基座单元2结构,而能达到“不必反复替换不同的基座单元2”的技术效果。

更进一步来说,本发明还能够利用“主体部21的周缘凹设有两个适配缺口213”的技术方案,整合类似型号车灯的基座单元2结构,而能达到“不必反复替换不同的基座单元2”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