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42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电的出现,让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一次飞跃,而白炽灯的出现,也开创了人类用电来照明的历史。灯,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1809年,明电弧光灯,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照明的时代。电源开关刚闭合时,日光灯管内的水银经灯管两端灯丝加热蒸发,形成稀薄的水银蒸汽,镇流器产生的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汞原子电离出电子,电子加速后与汞原子碰撞,使气体迅速击穿,产生弧光放电,激发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光。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在灯光照明时,有时候人们由于忙碌或者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不能及时注意到外界光线变化而调整合适的光照强度,这不仅会在室内光线暗时损伤眼睛,还会在光照足够时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解决在灯光照明时,有时候人们由于忙碌或者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不能及时注意到外界光线变化而调整合适的光照强度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管、灯座、灯泡、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安装管上远离灯泡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控制器与灯泡连接,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灯泡的输出功率;

在所述灯泡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在所述防尘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于安装管的轴线,且防尘罩通过通孔套设在安装管上,在安装管的侧壁上靠近灯泡的一端套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位于防尘罩的内腔中,且支撑盘的上表面与防尘罩的内壁接触;

防尘罩被一平面分为左防尘罩和右防尘罩,所述平面平行于安装管的轴线,左防尘罩通过拆卸式连接件与右防尘罩连接。

电源给控制器、光线传感器和灯泡供电。

当室内光线变弱时,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并启动灯泡,且随着光线组件变弱,控制器加大给灯泡的电流大小,继而使灯泡的光照强度变大,以适应与人们所需的光照强度;

当随着太阳光照射到室内,室内光线逐渐变强时,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并逐渐减小给灯泡的电流大小,继而使灯泡的光照强度变小,以在适应与人们所需的光照强度的前提上,降低能耗。

左防尘罩和右防尘罩彼此拆卸连接,便于将防尘罩取下来清洗以及安装防尘罩。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u形夹,所述左防尘罩和右防尘罩远离天花板的一端插入连接件的内凹面中。

所述连接件有两个,并沿安装管的轴线中心对称。

连接件可采用各种夹子、或者魔术贴、或者磁铁或者螺钉等拆卸式连接的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尘罩上靠近天花板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圈。

在所述防尘罩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轴线与安装管的轴线同心,所述橡胶圈的内壁嵌设在环形槽中,橡胶圈的外壁位于环形槽的外侧。

所述防尘罩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上底所在的面靠近天花板。

橡胶圈的设置增加了左防尘罩和右防尘罩连接的稳定性,且环形槽的设置便于对老化的橡胶圈进行更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当室内光线变弱时,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并启动灯泡,且随着光线组件变弱,控制器加大给灯泡的电流大小,继而使灯泡的光照强度变大,以适应与人们所需的光照强度;

当随着太阳光照射到室内,室内光线逐渐变强时,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并逐渐减小给灯泡的电流大小,继而使灯泡的光照强度变小,以在适应与人们所需的光照强度的前提上,降低能耗;

2、本发明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左防尘罩和右防尘罩彼此拆卸连接,便于将防尘罩取下来清洗以及安装防尘罩;

3、本发明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橡胶圈的设置增加了左防尘罩和右防尘罩连接的稳定性,且环形槽的设置便于对老化的橡胶圈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器与主要部件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安装管,2-灯泡,3-天花板,4-防尘罩,5-支撑盘,6-左防尘罩,7-右防尘罩,8-连接件,9-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室内用智能照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管1、灯座、灯泡2、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安装管1上远离灯泡2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3上,所述控制器与灯泡2连接,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灯泡2的输出功率;

在所述灯泡2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4,在所述防尘罩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平行于安装管1的轴线,且防尘罩4通过通孔套设在安装管1上,在安装管1的侧壁上靠近灯泡2的一端套接有支撑盘5,所述支撑盘5位于防尘罩4的内腔中,且支撑盘5的上表面与防尘罩4的内壁接触;

防尘罩被一平面分为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所述平面平行于安装管1的轴线,左防尘罩6通过拆卸式连接件8与右防尘罩7连接。

控制器的型号优选为at89f52。

电源给控制器、光线传感器和灯泡2供电。

当室内光线变弱时,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并启动灯泡2,且随着光线组件变弱,控制器加大给灯泡的电流大小,继而使灯泡的光照强度变大,以适应与人们所需的光照强度;

当随着太阳光照射到室内,室内光线逐渐变强时,光线传感器采集室内的光线强度,并将采集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线传感器的信,并逐渐减小给灯泡2的电流大小,继而使灯泡的光照强度变小,以在适应与人们所需的光照强度的前提上,降低能耗。

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彼此拆卸连接,便于将防尘罩4取下来清洗以及安装防尘罩4。

拆卸时,先取下连接件8,延后沿着安装管1的径向移动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以使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互相远离,继而将防尘罩4取下;安装时,先沿着安装管1的径向移动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直至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的彼此向对面互相接触,且使支撑盘5位于防尘罩4的内腔中,然后将连接件8安装在防尘罩4上,以将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彼此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8为u形夹,所述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远离天花板3的一端插入连接件8的内凹面中。

所述连接件8有两个,并沿安装管1的轴线中心对称。

连接件可采用各种夹子、或者魔术贴、或者磁铁或者螺钉等拆卸式连接的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尘罩4上靠近天花板3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圈9。

在所述防尘罩4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轴线与安装管1的轴线同心,所述橡胶圈9的内壁嵌设在环形槽中,橡胶圈9的外壁位于环形槽的外侧。

所述防尘罩4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上底所在的面靠近天花板3。

橡胶圈9的设置增加了左防尘罩6和右防尘罩7连接的稳定性,且环形槽的设置便于对老化的橡胶圈9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