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散热型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712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照明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冷散热型led筒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成熟,筒灯开始选用led筒灯,led筒灯包括后壳体、面壳、透光面盖、电源模块和led芯片,面壳固定于后壳体底部,透光面盖固定于面壳的中部,led芯片固定于后壳体,led芯片发出的光线透过透光面盖照射下来,led芯片需要电源模块为其提供电源。led筒灯在使用过程中,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筒灯主要安装于天花板及顶墙内,天花板和顶墙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弱,筒灯产生的热量向外扩散的速度较慢,筒灯的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led芯片的损坏,led筒灯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筒灯主要安装于天花板及顶墙内,天花板和顶墙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弱,筒灯产生的热量向外扩散的速度较慢,筒灯的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led芯片的损坏,led筒灯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风冷散热型led筒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散热型led筒灯,包括后壳体、面壳、透光面盖、电源模块和led芯片,所述面壳固定于所述后壳体底部,所述透光面盖固定于所述面壳的中部,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led芯片和电源模块,所述led芯片位于透光面盖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另一端与透光面盖固定连接,所述导风筒连通外界与后壳体的内腔,所述导风筒呈喇叭形,所述导风筒的喇叭口位于透光面盖的一端,关于固定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导风筒位于后壳体内的一端通过软管相连通。

本发明的风冷散热型led筒灯,在透光面盖和固定板支架固定安装若干导风筒,导风筒连通外界与后壳体的内腔,关于固定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导风筒位于后壳体内的一端通过软管相连通,导风筒呈喇叭形,在空气进入导风筒后,由于导风筒与软管连接一端的半径小于与外界连通一端的半径,气流从导风筒进入软管时,流速和气压增加,增加了软管内的空气流动,经过软管内的冷却空气,将位于后壳体内腔的热量带走,进而增加了软管处的导热速度,提高了后壳体内腔的散热效率;待软管内气流吸收较大的热量后,软管内的气压增大,热空气便从两端的导风筒排出,从此循环,实现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的降低了后壳体内的温度,避免了热量集聚散不出去对led芯片造成损坏。

为了更好的固定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所述固定板上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筒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第一固定孔同轴密封固定,所述透光面盖上与第一固定孔相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筒同轴密封固定在第二固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筒的材料为透光材料,在高效散热的同时又不影响led筒灯的光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风冷散热型led筒灯,在透光面盖和固定板支架固定安装若干导风筒,导风筒连通外界与后壳体的内腔,关于固定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导风筒位于后壳体内的一端通过软管相连通,导风筒呈喇叭形,在空气进入导风筒后,由于导风筒与软管连接一端的半径小于与外界连通一端的半径,气流从导风筒进入软管时,流速和气压增加,增加了软管内的空气流动,经过软管内的冷却空气,将位于后壳体内腔的热量带走,进而增加了软管处的导热速度,提高了后壳体内腔的散热效率;待软管内气流吸收较大的热量后,软管内的气压增大,热空气便从两端的导风筒排出,从此循环,实现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的降低了后壳体内的温度,避免了热量集聚散不出去对led芯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板与软管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后壳体,2.面壳,3.透光面盖,4.电源模块,5.led芯片,6.固定板,7.导风筒,8.软管,9.第一固定筒,10.第二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冷散热型led筒灯,包括后壳体1、面壳2、透光面盖3、电源模块4和led芯片5,所述面壳2固定于所述后壳体1底部,所述透光面盖3固定于所述面壳2的中部,所述后壳体1内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led芯片5和电源模块4,所述led芯片5位于透光面盖3和固定板6之间,所述固定板6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导风筒7,如图3所示,导风筒7的数量为偶数,所述导风筒7的另一端与透光面盖3固定连接,所述导风筒7连通外界与后壳体1的内腔,所述导风筒7呈喇叭形,所述导风筒7的喇叭口位于透光面盖3的一端,关于固定板6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导风筒7位于后壳体1内的一端通过软管8相连通,如图5所示。

为了更好的固定导风筒7,所述导风筒7的两端分别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筒9和第二固定筒10,所述固定板6上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筒9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第一固定孔通过胶水同轴密封固定,所述透光面盖3上与第一固定孔相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筒10通过胶水同轴密封固定在第二固定孔内,如图4所示。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筒7的材料为玻璃,在高效散热的同时又不影响led筒灯的光亮。

本发明的风冷散热型led筒灯,在透光面盖3和固定板6支架固定安装若干导风筒7,导风筒7连通外界与后壳体1的内腔,关于固定板6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导风筒7位于后壳体1内的一端通过软管8相连通,导风筒7呈喇叭形,在空气进入导风筒7后,由于导风筒7与软管8连接一端的半径小于与外界连通一端的半径,气流从导风筒7进入软管8时,流速和气压增加,增加了软管8内的空气流动,经过软管8内的冷却空气,将位于后壳体1内腔的热量带走,进而增加了软管8处的导热速度,提高了后壳体1内腔的散热效率;待软管8内气流吸收较大的热量后,软管8内的气压增大,热空气便从两端的导风筒7排出,从此循环,实现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的降低了后壳体1内的温度,避免了热量集聚散不出去对led芯片5造成损坏。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散热型LED筒灯,在透光面盖和固定板支架固定安装若干导风筒,导风筒连通外界与后壳体的内腔,关于固定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导风筒位于后壳体内的一端通过软管相连通,导风筒呈喇叭形,在空气进入导风筒后,由于导风筒与软管连接一端的半径小于与外界连通一端的半径,气流从导风筒进入软管时,流速和气压增加,增加了软管内的空气流动,经过软管内的冷却空气,将位于后壳体内腔的热量带走,进而增加了软管处的导热速度,提高了后壳体内腔的散热效率;待软管内气流吸收较大的热量后,软管内的气压增大,热空气便从两端的导风筒排出,从此循环,实现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春;孟启超;蒋文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星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3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