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35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时期,风能和太阳能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稳步发展在我国,风力发电和太能发电属于后续能源,他们丰富了能源种类。我们更要重视对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探索,解决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技术中的若干问题,有利于更进一步的调整能源结构。让能源发展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已经逐步广泛进入社会,而风光互补LED灯为其中一种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然而现阶段市场上风光互补LED灯控制系统较为简单,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键、控制箱、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蓄电模块和光敏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箱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器,且显示器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一侧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电量显示灯和运行显示灯,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所述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模块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模块的输出端与LED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LED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光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光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光敏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控制整个系统的电力运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蓄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卸荷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LED驱动模块输出端与LED照明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供电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装置通过控制按键可以调节光敏感应器对光的强度感应范围,且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其次,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电量显示灯,可以通过电量显示灯直观观察到蓄电模块内电量储层状态,再有,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光敏感应模块和光敏控制模块,可以达到自动控制LED灯的效果,使该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图。

图例说明:

1-运行显示灯、2-电量显示灯、3-控制按键、4-控制箱、5、显示器、6-风力发电模块、7-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8-市电供电模块、9-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10-蓄电模块、11-LED驱动模块、12-光敏控制模块、13-卸荷模块、14-光敏感应模块、15-LED照明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键3、控制箱4、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蓄电模块10和光敏控制模块12,控制箱4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器5,且显示器5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键3,控制按键3的一侧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电量显示灯2和运行显示灯1,控制箱4内部设置有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模块6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的输出端与蓄电模块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模块10的输出端与LED驱动模块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LED驱动模块11的输入端与光敏控制模块1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敏控制模块12的输入端与光敏感应模块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控制整个系统的电力运行,蓄电模块10的输出端与卸荷模块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LED驱动模块11输出端与LED照明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的输入端与市电供电模块8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该新型风光市电互补LED灯控制器使用时,该装置通过风力发电模块6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7,当外界条件合适时,风力发电模块6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模块7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并储存在蓄电模块10内,当外界条件不合适时,且蓄电模块10内电量不充足时,市电供电模块8通过风光市电互补控制模块9为蓄电模块10充电,使蓄电模块10始终保持电力充裕状态,当外界光线变暗低于设定强度时,光敏感应模块14感应到,通过光敏控制模块12控制LED驱动模块11使LED照明模块15工作提供照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