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卡扣及与该弹性卡扣配合连接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340阅读:4590来源:国知局
弹性卡扣及与该弹性卡扣配合连接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特别涉及弹性卡扣及与该弹性卡扣配合连接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LED光源被认为第四代照明光源,LED条形灯凭借发光效率高、低电耗、安全性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照明领域。

公告号为CN20580732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条形灯具的翻转式安装结构,其灯架20在拆卸时,需要使用工具,如“一”字型螺丝刀翘起设有卡扣机构40的灯架20的一边,使所述弹性卡扣42脱离所述卡接头41,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卡扣,方便与LED灯的连接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弹性卡扣,包括底片、对称设置在底片两侧并与底片连接的侧片,每个侧片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所述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错开设置且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相向设置。

LED灯的底座具有与第一连接钩或第二连接钩相配的凸条;LED灯弹性卡扣连接时,凸条沿第一连接钩的导向面滑动并与第一连接钩勾住,此时凸条位于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被限制;或者凸条沿第二连接钩的导向面滑动并与第二连接钩勾住,此时凸条位于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被限制,将LED灯拆卸下来时,LED灯横向移动挤压其中一侧的侧片,使得LED灯另一侧的凸条从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内横向脱出,以此时位于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的凸条为转动点转动LED灯,从而使得横向脱出的凸条在纵向也脱离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之后横向回退使得另一个凸条也从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脱离,完成LED灯与弹性卡扣的分离。

进一步的,侧片包括一端与底片连接且自该连接处向外倾斜的第一片体、一端与第一片体连接且垂直底片的第二片体,与第二片体另一端连接且自与该连接处向内倾斜的第三片体,所述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设置在第二片体上。

第一片体与底片倾斜连接,减小应力集中,使得弹性卡扣不易断裂。

进一步的,底片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底片上连接一安装片,安装片上开设第二安装孔。

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使得弹性卡扣与墙面等连接,之后LED灯可以快速与弹性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侧片上均开设有圆孔。

圆孔的设置可以降低弹性卡扣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与上述弹性卡扣实现快速拆装。

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与所述的弹性卡扣配合连接,其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凸条。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光源板、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堵头、固定在底座上的灯罩,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底座两端的连接孔,所述堵头包括抵接灯罩的抵接面、固定在抵接面上与连接孔插接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入连接孔时所述堵头与灯罩抵接,所述底座具有一沿底座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凸条对称设置在条形槽的侧壁上。

通过凸条与弹性卡扣实现快速连接,且当底片与墙面连接时,LED条形灯的凸条卡入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之间,LED条形灯可以基本紧贴墙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至少贯穿底座一端的T形槽,所述光源板插入所述T形槽内。

光源板可以直接插入T形槽内,并通过堵限位,堵头限制光源板沿底座长度方向移动,T形槽限制光源板沿底座宽度以及高度方向移动,通过T形槽与堵头实现光源板的快速固定,且不需要螺钉,结构简单,安装快速。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沿底座长度方向贯穿底座的连接通槽,所述灯罩包括罩体、与罩体连接伸入连接通槽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与连接通槽的内壁抵接,所述罩体的内壁和底座的外壁抵接。

通过抵接部与连接通槽两个沿底座宽度相对的面抵接限制灯罩沿底座宽度方向移动,堵头与灯罩抵接限制灯罩沿底座长度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堵头与灯罩的摩擦力限制堵头沿灯罩沿底座高度方向移动,由于其靠摩擦力限制,因此其限制并不是绝对的,灯罩可以克服该摩擦力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沿底座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凹槽的设置增加手与底座的摩擦力,方便拿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弹性卡扣方便与LED灯快速拆装;2)LED条形灯可以紧贴墙面设置,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弹性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LED条形灯的一种安装方式;

图7是LED条形灯的另一种安装方式。

附图标记:1、底座;11、条形槽;12、凸条;13、T形槽;14、连接孔;15、连接通槽;16、凹槽;2、光源板;3、堵头;31、抵接面;32、凸起部;33、抵接部;34、连接片;35、通孔;4、灯罩;41、罩体;42、连接部;5、弹性卡扣;51、底片;511、第一安装孔;52、侧片;521、第一片体;522、第二片体;523、第三片体;53、第一连接钩;531、第一导向面;532、第一沟槽;54、第二连接钩;541、第二导向面;542、第二沟槽;55、安装片;551、第二安装孔;56、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连接结构具体体现为一种LED条形灯,如图1和3,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内的光源板2、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堵头3、固定在底座1上的灯罩4。

如图2,底座1底部中心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一条形槽11,条形槽11的侧壁对称设置两条沿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12;与条形槽11相背的一端开设一贯穿底座1两端的T形槽13;条形槽11两侧开设有贯穿底座1两端的连接孔14;底座1上端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通槽15,连接通槽15沿底座1长度方向贯穿底座1。

如图2,光源板2整体呈长方体,其长度与T形槽13的长度相同,光源板2安装的时候插入T形槽13内。

如图2,灯罩4的长度与底座1长度相同,灯罩4包括呈U形的罩体41、与罩体41连接的连接部42,该连接部42沿底座1长度方向滑入连接通槽15内,连接部42沿底座1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连接通槽15的长度,连接部42的外壁与连接通槽15的内壁抵接,所述罩体41的内壁和底座1的外壁抵接,连接部42沿底座1宽度方向靠近底座1中心的一面与连接通槽15的内壁间隔设置。

如图4,堵头3包括位于外圈的抵接面31,堵头3与底座1相对的一侧下端设置插入连接孔14内的凸起部32,凸起呈中空的套环状,当抵接面31抵接底座1以及灯罩4时,凸起部32插入连接孔14内。堵头3与底座1相对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抵接部33,该抵接部33呈U形的片状,恰好插入罩体41与罩体41内壁抵接。堵头3与底座1相对的一侧中部固定一沿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片34,连接片34上开设通孔35,通孔35的轴线沿底座1高度方向延伸,当抵接面31抵接底座1以及灯罩4时,连接片34抵接条形槽11的槽底,螺钉(图中未示出)穿过通孔35与底座1固定将堵头3与底座1固定。堵头3自抵接面31背向底座1延伸的厚度为2.3mm。

灯罩4和堵头3均由透光材料制成,为透明PVC材料。

如图2,为方便LED条形灯的拿取,在底座1两侧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6,凹槽16沿底座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

组装的时候,先将,光源板2插入T形槽13,之后将灯罩4插入连接通槽15,在将堵头3的凸起部32插入连接孔14内,堵头3与底座1、灯罩4抵接,其与光源板2抵接或者留有较小的间隙,比如1mm左右。

该LED条形灯一般通过弹性卡扣5固定在墙面上。弹性卡扣5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包括一底片51、对称设置在底片51两侧并与底片51连接的侧片52。侧片52包括一端与底片51连接且自该连接处向外倾斜的第一片体521、一端与第一片体521连接且垂直底片51的第二片体522,与第二片体522另一端连接且自与该连接处向内倾斜的第三片体523。

如图5,两个第二片体522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钩53和第二连接钩54。其中第一连接钩53设置两个,第二连接钩54设置一个,第二连接钩54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钩53中间;第一连接钩53和第二连接钩54沿第二片体522高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一连接钩53和第二连接钩54结构相同,仅仅在尺寸上第二连接钩54较大。第一连接钩53大致呈三角形,其一侧具有一与第一片体521平行的第一导向面531,另一侧具有一呈三角形的第一沟槽532。第二连接钩54其与第一连接钩53相近的一端开设第二沟槽542,第二连接钩54另一侧具有第一导向面531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二导向面541。

如图5,底片5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1,底片51上连接一安装片55,安装片55与底片51处于同一平面内,安装片55仅其中一面与底片51连接,安装片55上开设第二安装孔551,第一安装孔511和第二安装孔551均为长圆孔56且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5,为降低弹性卡扣5的整体重量,在第二连接钩54两侧各开设一圆孔56。

弹性卡扣5与LED条形灯的底座1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如6-7图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