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导管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88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光导管以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光导管以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导管使用的场景非常多,其中光导管的防水问题一直是光导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一个重点需要考虑的技术点,现有技术中,各种防水的光导管很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导管,以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照明装置,以扩大光导管的使用时间段,更具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导管,包括采光罩、环状防水板、导光管和漫射器,环状防水板套设于导光管的一端,采光罩与环状防水板连接且密封导光管,漫射器设置于导光管的另一端;采光罩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呈环状的轴向板和第一弧形板,轴向板的一侧与采光罩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板平滑过渡连接;环状防水板的与采光罩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横向板、第一竖向板和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凸曲连接板、第二凸曲连接板,第一横向板和第一竖向板之间通过第一凸曲连接板和第二凸曲连接板平滑过渡连接;第一横向板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一竖向板沿轴向方向设置;第一连接部套设于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导光管的外侧壁、第一横向板和第一弧形板围成的空间嵌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凸曲连接板和轴向板之间嵌设有第二密封圈,轴向板与第一竖向板通过螺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和“凸曲连接板”均是指带有弧度的板,区别于板的表面呈平面的板。另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和“凸曲连接板”弯曲的弧度以及方向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以及使用场景进行尝试调换。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本申请中的“轴向”和“径向”是以导光管为参照物的,导光管的轴向和径向就是本申请中提高的轴向和径向。

采用“弧形板”和“凸曲连接板”,能够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效果:1、有弧度的板,能够增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面积,即若水流进入采光罩,需经蜿蜒曲折的有弧度的板,而不是直接经过直线缝隙进入,增大了水流进入的难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流的进入,达到防水的效果;2、才用有弧度的板,能够增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空隙,进而能够卡接密封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防水效果,综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这两方面达到区别于现有技术,取得比现有技术中的光导管更好的防水效果。

环状防水板套设于导光管的外侧,导光管的外侧壁、环状防水板的第一横向板和采光罩的第一弧形板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第一密封圈卡接于该空间,密封圈的外圈与第一弧形板的内侧抵接,密封圈的内圈与导光管的外侧壁抵接,密封圈的底壁与第一横向板抵接,从而形成第一道防水线。

环状防水板的第二凸曲连接板和采光罩的轴向板之间嵌设有第二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外圈与轴向板的内侧抵接,密封圈的内圈与第二凸曲连接板的外侧壁抵接,从而形成第二道防水线。通过第一道防水线、第二道防水线以及凸曲连接板、弧形板的作用,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光导管的防水性能相比现有技术大大的提高了。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呈环状的径向板和第二弧形板,径向板的一侧与轴向板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平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横向板、第二竖向板、第三凸曲连接板和第四凸曲连接板,第二横向板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二竖向板沿轴向方向设置,第二竖向连接板的一侧与第一竖向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三凸曲连接板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竖向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横向板之间通过第四凸曲连接板平滑过渡连接;径向板与第二横向板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横向板的未与第一凸曲连接板连接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弯折形成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抵接于导光管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导光管的内部设置有玻璃反射管。

进一步地,导光管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玻璃圆锥体,多个玻璃圆锥体间隔交叉设置于导光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导光管包括导光直管和导光弯管,导光直管的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导轨,导光弯管的端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导轨,导光弯管的端部嵌设于导光直管的端部,第一环形导轨和第二环形导轨之间嵌设有滚珠。

进一步地,环状防水板的未与采光罩连接的一端的外边缘设置有呈环状且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螺孔;环状防水板的未与采光罩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呈环状且沿轴向延伸的卡接柱,卡接柱能够卡入环状防水板的待安装体所设置的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卡接柱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卡接槽设置有内螺纹,卡接柱与卡接槽螺纹连接。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荧光管和光导管,荧光管套设于光导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光导管相比现有技术,防水效果更加显著。

照明装置能够在外界有光和无关的情况下提供照明,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时间段更广泛,更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导管的第一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导管的第二种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采光罩;102-环状防水板;103-导光管;105-第一连接部;106-轴向板;107-径向板;108-第一弧形板;109-第二弧形板;200-第二连接部;201-第一横向板;202-第二横向板;203-第一竖向板;204-第二竖向板;205-第一凸曲连接板;206-第二凸曲连接板;207-第三凸曲连接板;208-第四凸曲连接板;209-第一密封圈;300-第二密封圈;301-螺栓;302-环形凸缘;303-玻璃反射管;304-玻璃圆锥体;305-导光直管;306-导光弯管;307-第一环形导轨;308-第二环形导轨;309-滚珠;400-连接板;401-卡接柱;402-螺孔;403-荧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述提到的专业术语部分未出现在本申请中。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导管,如图1所示,包括采光罩100、环状防水板102、导光管103和漫射器,环状防水板102套设于导光管103的一端,采光罩100与环状防水板102连接且密封导光管103,漫射器设置于导光管103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采光罩10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5,第一连接部105包括呈环状的轴向板106和第一弧形板108,轴向板106的一侧与采光罩100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板108平滑过渡连接;环状防水板102的与采光罩10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00,第二连接部200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横向板201、第一竖向板203和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凸曲连接板205、第二凸曲连接板206,第一横向板201和第一竖向板203之间通过第一凸曲连接板205和第二凸曲连接板206平滑过渡连接;第一横向板201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一竖向板203沿轴向方向设置;第一连接部105套设于第二连接部200的外侧,导光管103的外侧壁、第一横向板201和第一弧形板108围成的空间嵌设有第一密封圈209,第二凸曲连接板206和轴向板106之间嵌设有第二密封圈300,轴向板106与第一竖向板203通过螺栓3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和“凸曲连接板”均是指带有弧度的板,区别于板的表面呈平面的板。另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和“凸曲连接板”弯曲的弧度以及方向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以及使用场景进行尝试调换。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本申请中的“轴向”和“径向”是以导光管103为参照物的,导光管103的轴向和径向就是本申请中提高的轴向和径向。

采用“弧形板”和“凸曲连接板”,能够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效果:1、有弧度的板,能够增大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二连接部200之间的连接面积,即若水流进入采光罩100,需经蜿蜒曲折的有弧度的板,而不是直接经过直线缝隙进入,增大了水流进入的难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流的进入,达到防水的效果;2、才用有弧度的板,能够增大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二连接部200之间的空隙,进而能够卡接密封圈,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二连接部200之间的防水效果,综上所述,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二连接部200通过这两方面达到区别于现有技术,取得比现有技术中的光导管更好的防水效果。

环状防水板102套设于导光管103的外侧,导光管103的外侧壁、环状防水板102的第一横向板201和采光罩100的第一弧形板108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第一密封圈209卡接于该空间,密封圈的外圈与第一弧形板108的内侧抵接,密封圈的内圈与导光管103的外侧壁抵接,密封圈的底壁与第一横向板201抵接,从而形成第一道防水线。

环状防水板102的第二凸曲连接板206和采光罩100的轴向板106之间嵌设有第二密封圈300,该密封圈的外圈与轴向板106的内侧抵接,密封圈的内圈与第二凸曲连接板206的外侧壁抵接,从而形成第二道防水线。通过第一道防水线、第二道防水线以及凸曲连接板、弧形板的作用,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光导管的防水性能相比现有技术大大的提高了。

第一连接部105套设在第二连接部200的外侧,为了使得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二连接部200的端部相互错开,便于安装和拆卸。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05还包括呈环状的径向板107和第二弧形板109,径向板107的一侧与轴向板106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109平滑过渡连接。径向板107向远离环状防水板102的方向延伸,能够有效避免第二连接部200与第二部相互摩擦。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本实施提供了第三道防水线,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05还包括呈环状的径向板107和第二弧形板109,径向板107的一侧与轴向板106的另一侧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109平滑过渡连接。第二连接部200还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横向板202、第二竖向板204、第三凸曲连接板207和第四凸曲连接板208,第二横向板202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二竖向板204沿轴向方向设置,第二竖向连接板400的一侧与第一竖向连接板400之间通过第三凸曲连接板207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竖向板204的另一侧与第二横向板202之间通过第四凸曲连接板208平滑过渡连接;径向板107与第二横向板202抵接。径向板107和第二横向板202抵接,使得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二连接部200之间的间隙得到了有效的密封,进一步提高了光导管的防水性能。

为了第一横向板201对导光管103外侧壁的摩擦作用,如图2所示,第一横向板201的未与第一凸曲连接板205连接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弯折形成环形凸缘302,环形凸缘302抵接于导光管103的外侧壁。环形凸缘302的内侧壁与导光管103的外侧壁抵接,相对第一横向板201的端部直接抵接导光管103的外侧壁,设置环形凸缘302能够有效减小摩擦。

如图1所示,环状防水板102的未与采光罩100连接的一端的外边缘设置有呈环状且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板400,连接板400设置有螺孔402;环状防水板102的未与采光罩100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呈环状且沿轴向延伸的卡接柱401,卡接柱401能够卡入环状防水板102的待安装体所设置的卡接槽内。连接板400用于实现环状防水板102与屋顶之间的连接,设置卡接柱401能够进一步加固环状防水板102与屋顶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延长使用时间。

为了便于拆卸和安装,卡接柱401与屋顶的卡接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拆卸完连接板400与屋顶之间的连接后,只需要旋转环状防水板102,即可将环状防水板102与屋顶之间连接关系拆除,因此卡接柱401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卡接槽设置有内螺纹,卡接柱401与卡接槽螺纹连接。

为了增强导光管103的折射光的能力,如图1所示,导光管103的内部设置有玻璃反射管303。使得最终从漫射器发射出的光更加的明亮,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增强导光管103的折射光的能力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导光管10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玻璃圆锥体304,多个玻璃圆锥体304间隔交叉设置于导光管103的内部。玻璃圆锥体304能够大大增大导光管103内侧面积,进而能够增大光反射的强度和能量。

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导光管103常常为了适应实际的使用场所,需要使用弯管,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导光管103包括导光直管305和导光弯管306,导光直管305的端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环形导轨307,导光弯管306的端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环形导轨308,导光弯管306的端部嵌设于导光直管305的端部,第一环形导轨307和第二环形导轨308之间嵌设有滚珠309。导光弯管306能够相对于导光直管305发生360度转动,充分适应了各个方向的需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荧光管403和光导管,荧光管403套设于光导管的内部。荧光管403能够在外界无关或者光线微弱的情况下在导光管103的内部形成光反射源,即使在黑夜或者是光线微弱的情况下,该光导管也能够起到照明的作用。由多个该光导管组成的照明装置,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时间段更广泛,更具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