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便携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291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智能便携台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便携台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 105927894 A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多用途台灯,包括灯座、灯杆及灯头,灯杆的下端与灯座相连,灯杆的上端设有第一端子;灯头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照明单元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可充电电池,壳体的一端被构造成适于与灯杆的一端插拔连接,且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端子;当壳体的一端与灯杆的上端插接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抵,以通过第一端子为照明单元供电以及为可充电电池供电,当壳体的一端从灯杆的上端拔出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分离,以通过可充电电池为照明单元供电。上述的这种结构的可拆卸式多用途台灯,灯头和灯杆之间插拔连接,在需要时,可以将灯头部分拔出作为独立的照明工具,以方便携带。

但是,上述的这种可拆卸式多用途台灯,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将灯头部分插接在灯杆上使用或者插接在灯杆上进行充电时,必须要将灯杆上的第一端子与灯头壳体的第二端子对应吻合插接,才能使用,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插接失败,因此需要使用者非常细心和专注地将灯头的第一端子与灯杆的第二端子对应,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操作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灯头更加容易装、拆卸的、使用更加方便的智能便携台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便携台灯,包括灯座、灯杆及灯头,所述灯杆的下端与灯座相连,灯杆的上端用于与灯头连接,所述灯杆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灯头电性连接的触点,所述灯杆的上端内部设有带充电电路的PCB板,在PCB板的下方设有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所述灯头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照明单元和可充电电池,所述灯头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触点数量对应的触点轨道,在所述触点轨道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对应的铁磁性物质或第二磁铁,当将灯头的触点轨道所在的一端靠近灯杆的上端时,灯头与灯杆相互吸引,触点与触点轨道吻合连接,充电电路为可充电电池充电。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灯杆的上端是设置成可旋转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灯座和灯杆之间是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座内的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单元,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预先存储用于台灯控制的语音,当需要调节台灯时,及说出相应用于台灯功能调节的语音,语音识别模块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再通过控制单元对台灯进行相应的动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照明单元包括LED灯和开关。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灯杆的下端与灯座相连,灯杆的上端用于与灯头连接,所述灯杆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灯头电性连接的触点,所述灯杆的上端内部设有带充电电路的PCB板,在PCB板的下方设有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所述灯头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照明单元和可充电电池,所述灯头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触点数量对应的触点轨道,在所述触点轨道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对应的铁磁性物质或第二磁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灯头充电时,将灯头的触点轨道所在的一端靠近灯杆的上端,灯头与灯杆相互吸引,触点与触点轨道吻合连接,充电电路为可充电电池充电,而当所述灯头需要单独使用时,直接将灯头取下来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灯头与灯杆之间的电性连接是通过触点与触点轨道的连接实现的,所述触点轨道是面的形式,面积比触点更大,相对于享有技术中的触点对触点的连接而言,本实用新型是触点与面之间的接触连接,而且灯杆与灯头之间是通过磁性相吸的,因此,所述灯头的装和拆都非常简单,不需要精准对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灯头更加容易装、拆卸的、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另外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是灯杆的上端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组装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外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语音控制模块内部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先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揭示的是智能便携台灯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灯座1、灯杆2及灯头3,所述灯杆2的下端与灯座1相连,灯杆2的上端用于与灯头3连接,所述灯杆2的上端设有用于与灯头3电性连接的触点210,本实施例中,所述触点210共有三个,所述灯杆2的上端内部设有带充电电路211的PCB板21,在所述PCB板21的下方设有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22,所述灯头3包括外壳31、设置在所述外壳31内的照明单元32和可充电电池33,所述灯头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触点210数量对应的触点轨道30,所述触点轨道30与所述触点210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触点轨道30有三个,在所述触点轨道30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22对应的铁磁性物质或第二磁铁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充电时,将所述灯头3的触点轨道30所在的一端靠近灯杆2的上端,由于磁铁或铁磁性物质的存在,所述灯头3与灯杆2相互吸引,所述触点210与触点轨道30吻合连接,所述充电电路211则为可充电电池33充电;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照明单元32包括LED灯321和开关322,按压所述开关322,所述LED灯321亮;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灯头3充满电时,所述灯头3可以拆卸下来单独使用,当需要将所述灯头3拆卸下来单独使用时,用力将灯头3取下即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是所述灯杆2的触点210与所述灯头3的触点通道30对应接触即可实现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接触是点对面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点对点的接触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触点轨道30的面积更大,因此灯头3的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灯杆2的上端是设置成可旋转结构,具体地,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图3和图4所示,图3是灯头3抬起来的状态,图4时灯头3低头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灯杆2的上端是一连接件4,所述触点210是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的端面的,所述PCB板21和第一磁铁或铁磁性物质22使设置在所述连接件4内部的,所述连接件4是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灯杆2连接的,从而可以实现上下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座1内的语音控制模块11(如图6所示),所述语音控制模块11包括语音识别模块111、人机交互模块112、控制单元113,在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12预先存储用于台灯控制的语音,当需要调节台灯时,及说出相应用于台灯功能调节的语音,语音识别模块111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113,再通过控制单元113对台灯进行相应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的,可以通过语音指示台灯关灯、开灯和调节亮度。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灯杆2的用于与所述灯头3接触连接的部位设有一圈凸边2110,所述凸边2110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所述灯杆2与所述灯头3直接连接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灯座1和灯杆2之间是可拆卸式连接,这样的好处在于方便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灯座1和灯杆2进行维护和维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