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灯防眩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290阅读:1477来源:国知局
补光灯防眩光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光灯防眩光罩。



背景技术:

在道路视频监控中,主要由视频设备和补光灯构成,其中的补光灯用于提供光照,以保证视频设备采集内容的准确性。为了保证补光灯射程和光照度,灯具的亮度较高,但会对照射方向上的车辆造成强烈的眩目影响,尤其是在夜晚光线较暗时,在补光灯对面路口停车等灯的驾驶员会觉得补光灯的灯光非常刺眼,对其变灯后的驾驶操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当路口有横穿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时,驾驶员受到补光灯眩光的影响,会出现视野变小,辨识能力下降的问题,极易出现交通事故,对于正常行驶通过路口的车辆驾驶员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补光灯防眩光罩,此装置可以遮蔽补光灯正面、侧面多余的眩光,补光灯光线的照射区域相对集中,避免人眼直接看到光源,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光灯防眩光罩,包括筒状外壳,外壳内设有格栅,格栅的网格与补光灯的光源一一对应,外壳的进光端设有能够与补光灯相连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垂直于外壳并向外侧延伸,第一挡板与外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外壳的出光端设有第二挡板。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设有凸台,凸台与补光灯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设有螺栓孔,第一挡板通过螺栓与补光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移动套筒,套筒套装在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地,补光灯防眩光罩的材料为PP塑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能够可以遮蔽补光灯正面、侧面多余的眩光,补光灯光线的照射区域相对集中,避免人眼直接看到光源,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筒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筒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格栅;3、第一挡板;4、凸台;5、螺栓孔;6、套筒;7、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补光灯防眩光罩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筒状外壳1,外壳1内设有格栅2,格栅2的网格与补光灯的光源一一对应,外壳1的进光端设有能够与补光灯相连的第一挡板3,第一挡板3垂直于外壳1并向外侧延伸,第一挡板3与外壳1一体成型。

LED灯具应用在补光灯上,使用透镜对光线进行汇聚增强后投射出去,为了保证其射程和光照度,LED灯具的亮度较高。光源透镜大角度的光线、补光灯玻璃以及其他结构的反射散光等造成光污染,对驾驶员造成烦扰,对道路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本实用新型格栅灯罩可作为一个导光通道,限制约束光的走向,杂散光消失,有很大改善效果。外壳1的截面形状与大小和补光灯相适应,可为圆形或方形等,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外壳1的出光端设有第二挡板7。第二挡板7作为外壳1的延伸部分,可以进一步限制光线的投射范围。

第一挡板3设有凸台4,凸台4与补光灯接触。出于对补光灯散热方面的考虑,在第一挡板3的一侧设置凸台4,凸台4与补光灯接触,使本实用新型装置与补光灯有一定的间隙,有助于散热。同时第一挡板3可对间隙处的光线进行遮挡。

第一挡板3设有螺栓孔5,第一挡板3通过螺栓与补光灯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可移动套筒6,套筒6套装在外壳1的外部。补光灯会用于不同高度,相应地,补光灯罩需适用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套筒6即可用来对光线的照射区域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套筒6与外壳1使用螺栓连接,套筒6上设有条形槽孔,槽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卡槽,可以理解的,条形槽孔也可为成排间隔布置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不限制其形式。同时,套筒6与外壳1的连接形式也不限制于螺栓连接,也可为卡口连接等,只要套筒6展开时,槽孔不漏光即可。

补光灯防眩光罩的材料为PP塑料。补光灯照通常用于室外,考虑到日晒及风蚀等因素,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PP塑料,这种材料防晒耐酸碱腐蚀,抗风化性能优良。

有益效果:可以遮蔽补光灯正面、侧面多余的眩光,补光灯光线的照射区域相对集中,避免人眼直接看到光源,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