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汽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483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汽车灯。



背景技术:

汽车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汽车是由自身发动机产生动力后传递到轮子,在道路上运送乘客或货物的交通工作。汽车大致分为形成外观的照明灯壳和各种装置有机地连接的底盘。底盘包括成为行驶原动力的汽车发动机以及传动装置、转向装置、悬挂架、致动装置等。

一般,汽车前方配置夜间行驶时可以照亮前方,帮助驾驶员识别路面和障碍物的灯具,以确保驾驶员的能见度。然而,现有的汽车灯具通常固定地设置汽车的车身的左前部与右前部,照明效果也只能实现固定距离的远光与近光调节,无法实现两侧照明方向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LED汽车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汽车灯,包括照明灯壳,所述照明灯壳前方设有照明灯罩,所述照明灯壳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LED灯板,所述照明灯壳内部一侧上设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照明灯壳内部另一侧上设有第二反光板,所述第一反光板、第二反光板表面上设有反光材料层,所述固定板后方设有散热翅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反光板后端均分别与照明灯壳铰接,该第一、二反光板之间的后部通过连杆相连,而连杆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反光板铰接,且第一反光板前部与照明灯壳的对应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后侧设有调节电机,该调节电机安装在所述照明灯壳上,而调节电机输出轴上固套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该中间齿轮转动支撑在连接架上,且连接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照明灯壳内壁上;所述中间齿轮同时与从动齿轮啮合,该从动齿轮转动支撑在支撑杆上,且支撑杆固设在所述第一反光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电机带动第一反光板摆动,且弹簧使中间齿轮与从动齿轮保持啮合状态,从而可靠地实现偏转,且第一反光板摆动时带动第二反光板一起摆动,进而调整灯光的左右照射角度,以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在本案中,所述调节电机为双向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电机带动第一反光板摆动,且弹簧使中间齿轮与从动齿轮保持啮合状态,从而可靠地实现偏转,且第一反光板摆动时带动第二反光板一起摆动,进而调整灯光的左右照射角度,以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LED汽车灯,包括照明灯壳1,照明灯壳1前方设有照明灯罩2,照明灯壳1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有LED灯板4,照明灯壳1内部一侧上设有第一反光板5,照明灯壳1内部另一侧上设有第二反光板6,第一反光板5、第二反光板6表面上设有反光材料层7,固定板3后方设有散热翅片组8。第一、二反光板后端均分别与照明灯壳1铰接,该第一、二反光板之间的后部通过连杆9相连,而连杆7两端均分别与对应的反光板铰接,且第一反光板5前部与照明灯壳1的对应侧之间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后侧设有调节电机11,该调节电机安装在照明灯壳1上,而调节电机输出轴上固套有主动齿轮12,且调节电机11为双向电机。

主动齿轮12与中间齿轮13啮合,该中间齿轮13转动支撑在连接架14上,且连接架14固定安装在照明灯壳1内壁上。中间齿轮13同时与从动齿轮16啮合,该从动齿轮转动支撑在支撑杆15上,且支撑杆15固设在第一反光板5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