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4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筒灯。



背景技术:

相比于其他的灯具,筒灯由于安装时是嵌入到天花板中的,因此看上去与天花板犹如一体,并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有利于增加室内装修的观赏性。

但是,目前的筒灯大多只有室内照明这一种使用方式,若使用者晚上在室内的时间不多,则使得筒灯的使用频率非常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筒灯,可在室内或者室外使用,从而增加使用频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灯,包括壳体和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灯头、灯体和灯尾,所述壳体装设有安装座,所述灯尾包括有用于与安装座配合的插口座和用于保护所述插口座的尾盖,所述插口座与所述灯体螺纹连接,所述尾盖与所述灯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灯体装设有活动卡接件,所述灯体通过所述活动卡接件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灯体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灯头亮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安装座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灯头亮灭的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活动卡接件包括弹簧和分别与所述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每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卡接块,另一端设有控制块。

其中,所述安装座的侧边均匀设有散热片。

其中,所述壳体的侧边均匀刻有散热槽。

其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用于与天花板固定连接的卡扣部件,所述卡扣部件包括卡扣和与所述卡扣配合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的两端。

其中,所述安装座内装设有电源转换器,用于为所述发光组件内的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壳体为喇叭状,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小口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传统的筒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可单独作为一个手电筒使用,从而让使用者即使外出也能用上,让本实用新型得到更多的使用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组件的内部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发光组件,11—安装座,12—散热槽,13—卡扣部件,21—灯头,22—灯体,23—灯尾,111—散热片,112—插头,131—卡扣,132—连接条, 221—活动卡接件,231—插口座,232—尾盖,2211—弹簧,2212—连接杆,2213—卡接块,2214—控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灯,包括壳体1和发光组件2,所述发光组件2包括依次相连的灯头21、灯体22和灯尾23,所述壳体1装设有安装座11,所述灯尾23包括有用于与安装座11上的插头112配合的插口座231和用于保护所述插口座231的尾盖232,所述插口座231与所述灯体22螺纹连接,所述尾盖232与所述灯体22可拆卸连接;所述灯体22装设有活动卡接件221,所述灯体22通过所述活动卡接件221与所述安装座11连接;所述灯体22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灯头21亮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安装座11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灯头21亮灭的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相互独立工作。当需要在室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把发光组件2通过活动卡接件221稳定地安装于安装座11上,此时安装座11与插口座231电性连接,由市电为发光组件2提供电源,发光组件2作为壳体1中的光源工作,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筒灯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外出时,先熄灭本实用新型,再拆下发光组件2,即可把发光组件2作为手电筒携带外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物两用的效果,提高了使用频率,有利于节省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11连接有用于控制发光组件2亮灭的开关,灯体22也装设有另一控制发光组件2亮灭的开关,两组开关相互独立工作,具体为:当发光组件2脱离安装座11时,可通过安装在灯体22的开关通过第一开关模块来控制发光组件2的亮灭;当把发光组件2连接到安装座11时,可用与安装座11连接的开关,通过第二开关模块来控制发光组件2的亮灭。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活动卡接件221包括用于复位的弹簧2211和分别与所述弹簧2211的两端连接的连接杆2212,连接杆2212的一端设有卡接块2213,另一端设有控制块2214。当需要从安装座11上安装或者拆下发光组件2时,先把发光组件2熄灭,再同时把控制块2214往灯体22的方向按压,控制块2214带动连接杆2212挤压弹簧2211,并使得卡接块2213也向发光组件2缩;待卡接块2213完全缩进发光组件2以后,即可取下发光组件2,此时再松开控制块2214,弹簧2211恢复形变,并通过顶开连接杆2212带动控制块2214和卡接块2213均往远离灯体22的方向移动,使得活动卡接件221复位。通过活动卡接件221,即可方便控制发光组件2的拆装,避免过多的拆装步骤而浪费了时间。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座11的上均匀设有散热片111,所述壳体1上均匀间隔的开设有散热槽12,用于保证发光组件2连接于安装座11工作时能够充分的散热,避免发光组件2因过热而烧坏。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用于与天花板固定连接的卡扣部件13,所述卡扣部件13包括卡扣131和用于与所述卡扣131配合的连接条132,所述连接条13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的两端。通过卡扣部件13,可以调节壳体1与天花板的位置,从而使得壳体1能够更加美观、稳定地安装在天花板中。

其中,所述安装座11内装设有电源转换器,用于为所述发光组件2内的电池充电,让发光组件2连接到安装座11的时候,同时可以给发光组件2内的电池充电,省去了专门为发光组件2内的电池充电的时间,也省去了专门为发光组件2准备一个充电座所需的成本。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为喇叭状,所述安装座1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开口较小的一端。壳体1的形状为喇叭状,有利于把发光组件2发出的光源聚集后再发出,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作为筒灯使用时具有更加显著的照明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