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固定装置及明装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3955阅读:902来源:国知局
灯具固定装置及明装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和具有该灯具固定装置的明装筒灯。



背景技术:

LED明装筒灯是一种吸顶式到天花板面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其具有美观大方、亮度高、安全可靠、节能省电灯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家庭、办公室、娱乐等各种场所。目前,明装筒灯常用的安装方法是:先将挂板固定至天花板上,然后灯体再通过螺丝固定到挂板上,整个安装过程不够方便,并且安装后灯体和天花板之间会存在比较大的间隙,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和明装筒灯,该灯具固定装置在底盖上设有挂板,挂板一端与底盖相铰接,另一端可以与底盖相固定连接,在安装时先将挂板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将灯具旋转固定到挂板上,以解决现有的明装筒灯安装困难以及明装筒灯和天花板之间间隙大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底盖和挂板,所述挂板安装在底盖上,所述挂板包括挂板本体,所述挂板本体的两端都设有向下弯折的弯折边,两端的弯折边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底盖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件伸入到第一开口内与第一固定部相铰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随着底盖的旋转从而与伸入至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固定件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一第一较大开口部和第一较小开口部,所述第二开口具有一第二较大开口部和第二较小开口部,并且第一较大开口部与第二较大开口部相邻近,所述第一固定件小于第一较大开口部并大于第一较小开口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小于第二较大开口部并大于第二较小开口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从第一开口的第一较大开口部伸入,并受第一较小开口部的限制不伸出而进行滑动,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在第二开口处内滑动,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处于第一较小开口部和第二较小开部时,所述挂板与底盖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为位于第一较小开口部两侧上并往下凸出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部设有与第一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位于第二较小开口部两侧上并往下凸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中部设有与第二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二凹槽,且所述挂板本体两端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距离符合当第一固定件位于第一凹槽内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二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在沿第一固定件滑动方向的两侧上都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二凸块在沿第二固定件滑动方向并在靠近第二较大开口部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斜坡。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在远离第二较大开口部的旁侧上设有阻挡部,当第二固定件与阻挡部相接触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明装筒灯,包括灯体和灯具固定装置,所述灯具固定装置安装在灯体上,其中所述灯具固定装置为上述的灯具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盖的中部设有第三凹槽,所第三凹槽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挂板在位于第三凹槽处上方还设有以供电源线穿过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挂板的两端上分别设有椭圆形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长轴的延长线和第二安装孔的长轴的延长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明装筒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在底盖上安装有挂板,该挂板的一端穿过底盖上的第一开口与底盖相铰接,该灯具固定装置的底盖能够绕着铰接点旋转使底盖固定在挂板的另一端上,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在安装过程中实现全程可视化安装,可以进一步的缩减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的固定方式采用大小口滑动固定的方式,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并且安装牢固,可以单人进行操作,减少安装成本,并且底盖和天花板之间的间隙只有挂板的厚度大小,可以实现无缝安装的视觉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明装筒灯的底盖上还设有凹槽,安装的电源线可以从凹槽内穿过进入到明装筒灯内,安装不仅简单,而且也美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灯具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挂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底盖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底盖正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包括底盖1和挂板3,所述挂板3安装在底盖1上,所述挂板包括挂板本体30,参考图2,所述挂板本体30 在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两端部上都设有向下弯折的弯折边36,所述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4分别固定连接在各自弯折边36的下端部上,使得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4低于挂件本体30,在安装的时候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参考图4,所述底盖1上设有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40,所述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4分布位于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40内,所述第一固定件32伸入到第一开口120内与第一固定部12相铰接,第二固定件34 能够伸入到第二开口140内与第二固定部14相固定。参考图1,该挂板3和底盖的固定连接结构在底盖1固定到挂板3上时,底盖3能够紧贴在挂板上,因此灯体与安装面的间距则为挂板3的厚度,使得整个灯具在安装后呈无缝安装的视觉效果。

参考图2和图4,其中,第一开口120具有一第一较大开口部122和第一较小开口部124,所述第二开口140具有一第二较大开口部142和第二较小开口部 144,并且第一较大开口部122与第二较大开口部142相邻近,所述第一固定件 32小于第一较大开口部122并大于第一较小开口部144,所述第二固定件34小于第二较大开口部142并大于第二较小开口部144,所述第一固定件32能够在第一开口处120内滑动,所述第二固定件34能够在第二开口140处内滑动,当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4分别处于第一较小开口部122和第二较小开部142时,所述挂板3与底盖1相固定。进一步的,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参考图 3,所述第一固定部12为位于第一较小开口部两侧上并往下凸出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部设有与第一固定件32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26,所述第二固定部14为位于第二较小开口部两侧上并往下凸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中部设有与第二固定件34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46,当第一固定件32位于第一凹槽126内时,所述第二固定件34位于第二凹槽146内。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3,所述第一凸块在沿第一固定件32滑动方向的两侧上都设有第一斜坡128,其中第一凸块两侧的两个第一斜坡的倾斜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二凸块在沿第二固定件34滑动方向并在靠近第二较大开口部142的一侧上设有第二斜坡148。斜坡的设计可以便于挂板的滑动,也可以使挂板和底盖连接更加的紧密和牢固。参考图3,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 146在远离第二较大开口部142的旁侧上设有阻挡部149,当第二固定件34与阻挡部149相接触时,所述第二固定件34位于第二凹槽146内。

参考图1-图4,安装该灯具固定装置的步骤如下,首先将挂板固定安装到安装面上,然后把挂板的第一固定件从第一较大开口部伸入到底盖里,并移动到第一较小开口部上,使灯体挂在第一固定件上,灯体挂在第一固定件上后,旋转灯体,使第二固定件伸入到第二较大开口部里,最后,沿挂板长度方向上移动灯体,使第二固定件和阻挡部相抵,这时第一固定件位于第一凹槽里,并且第二固定件也位于第二凹槽内,使挂板和底盖固定连接,完成整个安装步骤。这种安装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实现了全程可视化安装,可以进一步的缩减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明装筒灯包括灯体和灯具固定装置,所述灯具固定装置安装在灯体2上,其中灯具固定装置为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灯具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底盖的中部设有第三凹槽40,所第三凹槽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通孔42。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述挂板3在位于第三凹槽40处上方还设有以供电源线穿过第二通孔38。参考图1,图2和图4,安装该明装筒灯时,外部的电源线可以穿过第二通孔38进入到第三凹槽40里,而明装筒灯内的照明组件的电源线可以从第一通孔42中延伸出来,外部的电源线和明装筒灯内部的电源线在第三凹槽内相电连接,整个电源线路安装简单,而且美观。

参考图2,所述挂板3的两端上分别设有椭圆形的第一安装孔50和第二安装孔52,所述第一安装孔50的长轴的延长线和第二安装孔52的长轴的延长线相垂直,可以限制挂板因外力造成移动的行程,保证安装的稳固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