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烛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1190阅读:19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烛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晶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蜡烛台。



背景技术:

随着水晶烛台在婚庆活动中的普及,人们对于烛台从实用性的需求转变为观赏性和美观性。为了迎合人们的观赏需求,水晶烛台一般都会采用很复杂的造型,但是这些水晶烛台不仅加工非常麻烦,而且运输成本非常高。此外,水晶烛台一般包括水晶底座、水晶烛杆和水晶台座,传统的水晶烛台的设计点都是集中在水晶台座上,即传统的水晶台座的结构都相对复杂。而水晶台座是为了放置蜡烛,蜡烛在使用后会有烛泪产生,这些烛泪会流到水晶台座上凝固,对于结构复杂的水晶台座来说烛泪的清洗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蜡烛台,该蜡烛台是结构简单而造型美观的水晶烛台。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蜡烛台,包括水晶底座,以及设置在水晶底座上的水晶杆体,以及设置在水晶杆体上端的水晶托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晶底座呈下端面积大、上端面积小的锥台形状,水晶杆体粘贴固定在水晶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水晶杆体由多根水晶扭柱串接而成,水晶扭柱是截面呈四边形的扭柱,水晶扭柱的中间部的截面面积小于两端部的截面面积;所述水晶托台连接在水晶扭柱的上端部上,水晶托台呈下端面积小、上端面积大的锥台形状,水晶托台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孔。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孔为二级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开设在水晶托台上端面上的外孔,以及设置在外孔中心处的内孔。

作为优选,所述水晶杆体由两根水晶扭柱串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水晶杆体的上端面上粘贴固定有托台基座,水晶托台粘贴固定在托台基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托台基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连接的第一水晶片、第二水晶片和第三水晶片,第一水晶片、第二水晶片和第三水晶片均为正方形水晶片;且第一水晶片、第二水晶片和第三水晶片的边长依次变大。上述第一水晶片、第二水晶片和第三水晶片进一步提升透光效果,且在整体的视觉上承接水晶托台和水晶杆体,起到过渡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蜡烛台,该蜡烛台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将其设计点主要集中在水晶杆体上,水晶杆体采用多根水晶扭柱串接,水晶扭柱的效果可提升光感效果,整体外观美观。同时水晶扭柱的中间部的截面面积小于两端部的截面面积,可便于使用者手握拿取。水晶托台呈下端面积小、上端面积大的锥台形状,造型简单且烛泪不会流到水晶杆体上,便于清洗烛泪。水晶托台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孔,可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蜡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晶托台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蜡烛台,包括水晶底座1,以及设置在水晶底座1上的水晶杆体,以及设置在水晶杆体上端的水晶托台3。所述水晶底座1呈下端面积大、上端面积小的锥台形状,水晶杆体粘贴固定在水晶底座1的上端面上。所述水晶杆体由多根水晶扭柱2串接而成,具体是由两根水晶扭柱2串接而成。水晶扭柱2是截面呈四边形的扭柱,水晶扭柱2的中间部21的截面面积小于两端部22的截面面积。

所述水晶托台3连接在水晶扭柱2的上端部上,水晶托台3呈下端面积小、上端面积大的锥台形状,水晶托台3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为二级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开设在水晶托台3上端面上的外孔31,以及设置在外孔中心处的内孔32。

所述水晶杆体的上端面上粘贴固定有托台基座,水晶托台3粘贴固定在托台基座上。托台基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粘贴连接的第一水晶片41、第二水晶片42和第三水晶片43,第一水晶片41、第二水晶片42和第三水晶片43均为正方形水晶片。且第一水晶片41、第二水晶片42和第三水晶片43的边长依次变大。上述第一水晶片、第二水晶片和第三水晶片进一步提升透光效果,且在整体的视觉上承接水晶托台和水晶杆体,起到过渡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蜡烛台,该蜡烛台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将其设计点主要集中在水晶杆体上,水晶杆体采用多根水晶扭柱2串接,水晶扭柱2的效果可提升光感效果,整体外观美观。同时水晶扭柱2的中间部的截面面积小于两端部的截面面积,可便于使用者手握拿取。水晶托台3呈下端面积小、上端面积大的锥台形状,造型简单且烛泪不会流到水晶杆体上,便于清洗烛泪。水晶托台3的内部开设有阶梯孔,可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蜡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