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式宫灯及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857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藏式宫灯及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藏式宫灯及收纳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宫灯是中国民族文化特有的一种载体,宫灯制作主要以细木为骨架,并且镶以绢纱和玻璃,同时在外侧上绘制有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又称宫廷花灯。

宫灯也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棋牌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此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制作工艺复杂,同时其各个部件之间多为固定连接,若是出现损坏情况或是需要对其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更换等,便不可进行拆卸操作;如此,便会出现样式单一、成本较高等问题。

基于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式样多变、容易安装和拆卸的宫廷灯具对于灯具制造者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藏式宫灯,此藏式宫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灯具样式单一且不可拆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机构,此收纳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宫灯容易出现灰尘且不便清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藏式宫灯,所述藏式宫灯包括底座、第一架构、纵向连接机构以及顶盖,所述纵向连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榫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盖榫卯连接,所述第一架构呈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架构榫卯连接在所述纵向连接机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藏式宫灯包括第二架构,所述第二架构呈框架结构,所述第二架构榫卯连接在所述纵向连接机构靠近所述顶盖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藏式宫灯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呈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架构榫卯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架构榫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纵向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榫头配合设置的第一榫孔,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榫头配合设置的第二榫孔,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第一榫头、所述第一榫孔、所述第二榫头以及所述第二榫孔分别与所述底座、所述顶盖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架构包括至少三个首尾相连的第一卡片,所述第一卡片的侧端上安装有第一凸块,所述立柱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凸块配合设置的第一榫槽,所述第一卡片通过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榫槽卡进所述立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架构包括至少三个首尾相连的第二卡片,所述第二卡片的侧端上安装有第二凸块,所述立柱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凸块配合设置的第二榫槽,所述第二卡片通过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榫槽卡进所述立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藏式宫灯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呈U型结构,所述提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提杆、提柄以及第二提杆,所述第一提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构上,所述第二提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架构上,所述第一提杆与所述第二提杆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手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第二架构上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开关与所述照明灯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的运行或停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的材质为木质。

一种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防尘盒和以上所述的藏式宫灯,所述藏式宫灯设置在所述防尘盒中,所述防尘盒具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防尘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藏式宫灯,该藏式宫灯具有底座、第一架构、第二架构、纵向连接机构以及顶盖;由于纵向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底座榫卯连接,另一端与顶盖榫卯连接;同时,纵向连接机构包括多个立柱,第一架构上的第一卡片与立柱榫卯连接,第二架构上的第二卡片与立柱榫卯连接,因此,当需要更换不同结构和类型的卡片时,只需要将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从立柱上拆卸下来,而后安装上其他的卡片即可。其次,藏式宫灯上还安装与其主体结构可转动连接的提手,因此该藏式宫灯便于携带和运移。此外,提手上还安装可控制灯具照明或是熄灭的开关,因此,只需要通过操作提手上的开关,便可便捷地控制藏式宫灯的照明或是熄灭。由以上可知,该藏式宫灯不仅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还具有安装便捷且样式多变、方便照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收纳机构,该收纳机构包括防尘盒和以上的藏式宫灯,当该藏式宫灯不需使用时,便可将其放置于防尘盒之中,以免灰尘落在其上,也可防止其由于日晒雨淋而出现损坏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收纳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还具有可防尘防损坏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藏式宫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提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收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藏式宫灯;2-底座;3-第一架构;4-纵向连接机构;5-顶盖;6-第二架构;7-支撑机构;8-立柱;9-第一榫头;10-第二榫头;11-第一榫孔;12-第二榫孔;13-第一卡片;14-第一凸块;15-第一榫槽;16-第二卡片;17-第二凸块;18-第二榫槽;19-提手;20-第一提杆;21-提柄;22-第二提杆;23-开关;24-照明灯;25-收纳机构;26-防尘盒;27-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藏式宫灯1,其主要用于日常家居生活中的照明或是装饰,解决宫灯不可拆卸且不可更换零部件的问题。

该藏式宫灯1包括底座2、第一架构3、第二架构6、纵向连接机构4以及顶盖5;纵向连接机构4的一端与底座2榫卯连接,另一端与顶盖5榫卯连接。第一架构3呈框架结构,第一架构3榫卯连接在纵向连接机构4靠近底座2的一端;第二架构6呈框架结构,第二架构6榫卯连接在纵向连接机构4靠近顶盖5的一端。

藏式宫灯1还包括支撑机构7,支撑机构7呈框架结构,支撑机构7的底部与第一架构3榫卯连接,支撑机构7的顶部与第二架构6榫卯连接。

请参照图2,配合参照图1,纵向连接机构4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立柱8,立柱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榫头9和第二榫头10,底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榫头9配合设置的第一榫孔11,顶盖5上设置有与第二榫头10配合设置的第二榫孔12;通过将第一榫头9安装在第一榫孔11中、将第二榫头10安装在第二榫孔12中,使得立柱8分别与底座2、顶盖5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3,配合参照图1,第一架构3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第一卡片13,第一卡片13呈规则的片状结构。第一卡片13的侧端上安装有第一凸块14,立柱8上安装有与第一凸块14配合设置的第一榫槽15,第一卡片13通过第一凸块14、第一榫槽15卡进立柱8中。

请参照图4,配合参照图1,第二架构6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第二卡片16,第二卡片16呈规则的片状结构。第二卡片16的侧端上安装有第二凸块17,立柱8上安装有与第二凸块17配合设置的第二榫槽18,第二卡片16通过第二凸块17、第二榫槽18卡进立柱8中。

请参照图5,配合参照图1,藏式宫灯1包括提手19,提手19呈U型结构,提手1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提杆20、提柄21以及第二提杆22,第一提杆20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架构3上,第二提杆2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在第一架构3上;第一提杆20与第二提杆22分别处在藏式宫灯1的相对位置上。

同时,提手19上设置有开关23,第二架构6上设置有照明灯24,开关23与照明灯24电连接,开关23用于控制照明灯24的照明或熄灭。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2和顶盖5是整个藏式宫灯1的榫眼零件。其不仅作为整体藏式宫灯1的横向结构,而且也是藏式宫灯1的锁件,起到灯具的整体加固作用。在顶盖5上有一藏羌“卍”字符,具有透光效果,在藏式宫灯1打开时,可在其上方看到“卍”字字样。

立柱8作为藏式宫灯1的纵向结构,起到承接横向结构的作用,增强艺术感并作为实用零件。四根立柱8加工要求高,柱高、榫头高度大小都是经过精确测量制作,转达和弘扬了传统手工艺的匠心精神。

同时,第一卡片13和第二卡片16的尺寸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于采用榫卯结构,在顶盖5拆卸下来时,可替换上半部分(4片都可替换),在底座2拆卸下来时,可替换下半部分卡片(只可替换2片,连接提手19部分不可换),卡片种类繁多,卡片设计更能体现民族风格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由于采用榫卯结构,卡片替换方便,当想换一种卡片时,只要把顶盖5或底座2拆卸下来即可替换(榫眼与榫头长度经过精心计算,拆卸方便,不费力)。卡片换取简单,抽出即可,然后即可装上想换的卡片,增强人与产品的互动,让藏式宫灯1体现出来的匠心精神来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卡片样式丰富,大方美观,可灵活适应不同的室内空间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藏式宫灯1采用的是木质结构,因此其造型多变。其中,底座2与顶盖5的造型主要采用了两种,一种是莲花造型,由6瓣花瓣组成,远观静谧,近看灵动。另一种为圆形,分别与四个立柱8结合起来。两种元素的顶盖5也是不一样的:莲花元素的顶盖5向下凹,成半圆,中间点缀“卍”字符,而园形顶盖5向上凸,成半圆,中间点缀“卍”字符。

作为藏式宫灯1的纵向结构部分,立柱8没有过分设计添加过多元素,主要采用原木的木纹来做装饰,更能体现产品与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综上所述,该藏式宫灯1具有底座2、第一架构3、第二架构6、纵向连接机构4以及顶盖5;由于纵向连接机构4的一端与底座2榫卯连接,另一端与顶盖5榫卯连接;同时,纵向连接机构4包括多个立柱8,第一架构3上的第一卡片13与立柱8榫卯连接,第二架构6上的第二卡片16与立柱8榫卯连接,因此,当需要更换不同结构和类型的卡片时,只需要将第一卡片13和第二卡片16从立柱8上拆卸下来,而后安装上其他的卡片即可。其次,藏式宫灯1上还安装与其主体结构可转动连接的提手19,因此该藏式宫灯1便于携带和运移。此外,提手19上还安装可控制照明灯24照明或是熄灭的开关23,因此,只需要通过操作提手19上的开关23,便可便捷地控制藏式宫灯1的照明或是熄灭。由以上可知,该藏式宫灯1不仅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还具有安装便捷且样式多变、方便照明的特点。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6,配合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收纳机构25,其包括防尘盒26和第一实施例中的藏式宫灯1。藏式宫灯1设置在防尘盒26中,防尘盒26具有防尘盖27,防尘盖27用于打开或闭合防尘盒26。

该收纳机构25包括防尘盒26和以上的藏式宫灯1,当该藏式宫灯1不需使用时,便可将其放置于防尘盒26之中,以免灰尘落在其上,也可防止其由于日晒雨淋而出现损坏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收纳机构25不仅结构简单,还具有可防尘防损坏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