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581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照明市场因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低耗电、高效能及寿命长等特性而吹起一阵改革风潮,使得LED大举取代传统光源而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广告广告牌及各式灯具,例如路灯、天井灯或桌灯中。相较于传统光源,LED之光线发散角度较小,以致运用于灯具时照明范围受限制,但是现有技术将其发散角度变大时,容易产生光线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角度的光线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外侧设置有透光面,内侧中部开设有入光孔,所述透光面为半球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面的顶部设置有圆形平台,所述圆形平台的直径为0.5-1.0mm。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面的外壁上和所述入光孔的内壁上均设置多个条纹状的凸起,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利用条纹状凸起提高大角度光线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数目为40-60个。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开设在透镜本体内侧,且固定柱位于入光孔两侧,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固定柱便于透镜本体的安装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在透镜本体外侧设置有半球形的透光面,这样方便光线能够实现大角度的发射;通过条纹状凸起改善散光方向容易有分散不均的现象,这样提高大角度光线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大角度光线发散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透镜本体;2-透光面;3-入光孔;4-圆形平台;5-凸起;6-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薄型大发光角度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所述透镜本体1外侧设置有透光面2,内侧中部开设有入光孔3,所述透光面2为半球面,其中入光孔3是用于第一段控制发光芯片的光线分布,入光孔3的内壁是作为入光面,这样发光芯片的光线从入光面进入,这样然后利用透镜本体1的透光面进行发散。

其中,所述透光面2的顶部设置有圆形平台4,所述圆形平台4的直径为0.5-1.0mm。

其中,所述透光面2的外壁上和所述入光孔3的内壁上均设置多个条纹状的凸起5,利用条纹状的凸起5这一类的微型结构作为一个小型的透镜结构,提高大角度光线的均匀性。

其中,所述凸起5的数目为40-60个。

其中,它还包括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开设在透镜本体1内侧,且固定柱6位于入光孔3两侧,这样利用固定柱6便于透镜本体的安装和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