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汽车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5363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汽车大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大灯,具体涉及一种LED汽车大灯。



背景技术:

汽车灯的发展过程中依次经历了电光源前照灯、双光灯芯前照灯、不对称近光前照灯、卤钨前照灯、充氙气灯泡和氙气灯泡几个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汽车灯光源市场主要被卤素灯和氙气灯占据,但是这两种传统照明灯在亮度、寿命、体积、发热度、色温调整与坚固性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致命的弱点。近年来,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效率的逐渐提高以及成本的逐渐下降,半导体照明逐渐成为现代照明的发展趋势,被誉为继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电光源,被称为“21世纪绿色光源”。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型光源,具有寿命长、节能、光质好、结构简单、响应快、电压低、体积小等优点。

世界各个传统照明大公司也在加紧开展LED照明应用的研究工作,LED作为汽车前照灯、车内灯、刹车灯等应用已经成熟并取得很好效果和经济效益。但是,仍然需要进行灯具结构的改良,以保证LED的正常结温。

现有的LED车灯大多采用COB光源,其亮度并不理想,散热是光源通过贴在基板上,然后固定在铝外壳上,通过风扇对流来降低LED的结温,这种结构的灯具在灯具功率较大的情况下,散热的速率并不理想。

最近一些大品牌汽车原厂也开始推出LED汽车大灯,但维护费用高昂,更换时只能选原装灯,成本高;另一方面,其它车辆如需将原有大灯改装成该类LED大灯,则需要将大灯总成全部更换,费用昂贵,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散热速率高的LED汽车大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汽车大灯,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导热基板(一般采用铜基板),设于导热基板一侧的LED灯珠,设于导热基板另一侧的导热管,设于外壳内的散热组件,以及与LED灯珠及散热组件电性连接的电源线;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本体,设于散热本体的散热片组,以及设于散热本体底部的风扇;所述散热本体设有用于容纳导热管下端的容纳槽。

上述的LED汽车大灯,其LED灯珠产生的热量先通过导热基板传递到导热管,导热管再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组,最后由风扇通过加速散热片组周围的空气对流的方式把热散出去,散热效果好、效率高,解决了LED汽车前照灯散热不理想、做不了大功率的问题,使LED汽车前照灯在大功率化的同时仍然具有较低的结温。

进一步的,为了能更好地散热,所述散热片组沿散热本体底部四周设置;所述风扇设于散热片组中间。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导热管的导热效果,所述导热管为铜管,内部设有导热液体;导热液体遇热汽化和遇冷液化的转变,能够加快导热基板与散热组件之间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为了能将导热基板上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导热管,所述导热管通过高导热硅脂与导热基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为了能快速地将导热管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本体,所述导热管的下端涂抹有高导热硅脂层,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传递LED灯珠产生的热量的效果,所述LED灯珠采用电热分离式结构;为了给电源线设置防拉功能,所述外壳内设有线扣。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生产,组装方便,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以及将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环;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的下壳;所述导热基板、LED灯珠和导热管设于所述的上壳。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非常方便且稳固地将上壳和下壳固定在一起,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有圆台形空腔;所述下壳的顶部设有与该圆台形空腔的相适应的固定台;所述连接环的上端与上壳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连接环的下端与固定台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生产,组装方便,所述上壳为左右分体式结构,包括前盖和通过螺栓与前盖固定连接的后盖;所述下壳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包括上盖和与上盖螺纹连接的底盖;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的上盖;所述的上盖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的底盖设有风孔。

进一步的,为了能方便灵活地将本LED汽车大灯安装在汽车灯总成上,所述上壳的外侧还套设有安装卡环;所述的安装卡环的内侧设有卡固凸起;所述上壳的外侧设有与卡固凸起相配合的固定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汽车大灯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汽车大灯具体实施例中导热管、下壳和散热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省略底盖);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10 外壳 11 上壳

111 前盖 112 后盖

113 固定槽 12 下壳

121 固定台 122 上盖

123 底盖 13 连接环

14 安装卡环 141 卡固凸起

20 导热基板 30 LED灯珠

40 导热管 50 散热组件

51 散热本体 511 容纳槽

52 散热片组 53 风扇

60 电源线 61 线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3所示,一种LED汽车大灯,包括外壳10,设于外壳10内的导热基板20,设于导热基板20一侧的电热分离式LED灯珠30,设于导热基板20另一侧的导热管40,设于外壳10内的散热组件50,以及与LED灯珠30及散热组件50电性连接的电源线60;散热组件50包括散热本体51,设于散热本体51的底部四周的散热片组52,以及设于散热本体51底部的风扇53;风扇53设于散热片组52中间;散热本体51设有用于容纳导热管40下端的容纳槽511。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管40为铜管,表面涂抹有高导热硅脂层,且上侧大部分与导热基板20紧密贴合,下端容置于容纳槽511,内部设有导热液体。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0内设有线扣61。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上壳11、下壳12以及将上壳11和下壳12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环13;散热组件50设于下壳12;导热基板20、LED灯珠30和导热管40设于上壳11。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环13的内部设有圆台形空腔;下壳12的顶部设有与该圆台形空腔的相适应的固定台121;连接环13的上端与上壳11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连接环13的下端与固定台121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壳11为左右分体式结构,包括前盖111和通过螺栓与前盖111固定连接的后盖112;下壳12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包括上盖122和与上盖122螺纹连接的底盖123;散热组件50设于上盖122;上盖122设有多个散热孔;底盖123设有风孔。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壳11的外侧还套设有安装卡环14;安装卡环14的内侧设有卡固凸起141;上壳11的外侧设有与卡固凸起141相配合的固定槽113。

综上所述:上述的LED汽车大灯,其LED灯珠30产生的热量先通过导热基板20传递到导热管40,导热管40再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组52,最后由风扇53通过加速散热片组52周围的空气对流的方式把热散出去,散热效果好、效率高,解决了LED汽车前照灯散热不理想、做不了大功率的问题,使LED汽车前照灯在大功率化的同时仍然具有较低的结温;同时,上壳11和下壳12通过连接环13固定在一起,而且连接环13的内部设有圆台形空腔;下壳12的顶部设有与该圆台形空腔的相适应的固定台;使得只需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就将上壳11的下端、固定台121分别与连接环13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组装方便而且牢固。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