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513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路灯。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由镓(Ga)与砷(AS)、磷(P)、氮(N)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氮化镓二极管发紫光。近年来,随着LED产业的飞速发展,LED照明灯具依靠其自身节能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LED智能路灯因其自身的亮度高、功能可集成化、后台智能管理、性能稳定等特点而愈加受到重视和青睐,愈来愈多的应用场合采用LED智能圆杆灯作为照明首选方案。而越来越多的智能模块也被要求集成到LED智能路灯上面,由于一些智能模块尺寸大,质量重、形状不规则(LCD屏、微基站、摄像机等),与灯杆集成有难度,现有的一些LED智能圆杆灯的结构工艺在对此类智能模块的集成上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案,基本采用直接外挂方式,且在结构工艺复杂,维护安装困难,零件繁多,造价高等问题,关于监控的集成,目前也是多采用直接外挂方式或是简单嵌入在灯头上,极大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路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杆灯集成智能模块结构工艺复杂,维护安装困难,零件繁多,造价高、外观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所述智能圆灯杆至少包括:灯杆和集成在所述灯杆上的LCD屏模块、监控模块、WIFI模块以及照明模块;

所述LCD屏模块套接在所述灯杆上;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防护罩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防护罩通过一灯杆转接件固定在所述灯杆顶部,所述摄像头通过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摄像头防护罩中,所述连接板支撑在所述灯杆转接件上;

所述WIFI模块包括天线保护罩和天线,所述天线通过一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天线保护罩中,所述支撑杆底端支撑在所述连接板上、顶端与一上盖连接;

所述照明模块包括灯罩和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安装在所述灯罩中并且所述散热件的底端支撑在所述上盖上,顶端覆盖顶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LCD屏模块至少包括LCD屏支架和LCD屏,所述LCD屏支架包括套接件和与所述套接件连接的LCD屏外壳,所述套接件套接在所述灯杆上,所述LCD屏安装在所述LCD屏外壳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LCD外壳上安装有透明板、侧盖和后盖,所述LCD屏通过所述透明板使外界可视。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监控模块中,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板通过支撑板支撑在所述灯杆转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支撑板、连接板和灯杆转接件均位于所述摄像头防护罩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摄像头防护罩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摄像头监控外界的视窗,所述摄像头防护罩随着所述摄像头监控角度变化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照明模块中,所述散热件表面固定有铝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散热件上四周为螺纹孔,中间为用于穿线的过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所述顶盖、灯罩、天线保护罩、摄像头防护罩、灯杆转接件以及灯杆的外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的一种优化的结构,在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LCD屏模块之间的灯杆上,还设置有广播模块。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LED智能圆灯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灯,包括照明模块、监控模块、广播模块、LCD屏模块等,其中照明模块在顶部、其次依次可以集成照明、WIFI、监控、广播、LCD屏、传感器、充电桩等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圆杆灯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简易的结构,较少的零件,集成各种不同的智能模块,不仅产品整体美观,且组装工艺简单,通用性强,该灯可安装于景观地带、智慧园区等地段,为智慧城市园区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灯集成不同智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灯照明模块、WIFI模块、监控模块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散热件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摄像头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灯LCD屏模块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灯照明模块、LCD屏模块、灯杆分解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灯杆

2 LCD屏模块

21 LCD屏支架

211 套接件

212 LCD屏外壳

213 侧盖

214 后盖

22 LCD屏

3 监控模块

31 摄像头防护罩

311 视窗

32 摄像头

4 WIFI模块

41 天线保护罩

42 天线

5 照明模块

51 灯罩

52 散热件

521 螺纹孔

522 过孔

53 铝基板

6 灯杆转接件

7 连接板

8 支撑杆

9 上盖

10 顶盖

11 支撑板

12 广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结构LED智能圆杆灯,所述LED智能圆杆灯至少包括灯杆1和集成在所述灯杆上的LCD屏模块2、监控模块3、WIFI模块4以及照明模块5。

如图1、5、6所示,所述LCD屏模块2套接在所述灯杆1上。所述LCD屏模块2至少包括LCD屏支架21和LCD屏22,所述LCD屏支架21包括套接件211和与所述套接件211连接的LCD屏外壳212,所述套接件211套接在所述灯杆1上,所述LCD屏22安装在所述LCD屏外壳212中。所述LCD外壳212上安装有透明板(未予以图示)、侧盖213和后盖214,所述透明板为PC板,所述透明板安装在所述LCD外壳的前面,所述透明板盖上后,与LCD屏支架平齐,透过所述透明板,只能看见里面LCD屏的显示区域,其余区域透明板上做丝印处理。具体请参阅附图5所示,为LCD屏模块2与灯杆1之间的连接分解图,所述LCD屏模块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将所述LCD屏支架2的套接件211套进灯杆,滑动所述套接件211到灯杆1合适的位置,然后使用螺钉将所述套接件211与灯杆1固定;之后将LCD屏22从侧面装入LCD屏外壳212,装好支架侧盖213,接好线后,装上支架后盖214,此结构设计主要特点是结构安装简单方便、无螺丝外漏、零件少,产品整体外观协调。与从正面安装,本实用新型从侧面安装可以使LCD屏支架尺寸小,只需要比LCD屏稍大即可。

如图2所示,所述监控模块3包括摄像头防护罩31和摄像头32,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通过一灯杆转接件6固定在所述灯杆1顶部,所述摄像头32通过一连接板7安装在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中,所述连接板7支撑在所述灯杆转接件6上。

作为优选的结构,所述监控模块3中,所述摄像头32固定在所述连接板7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板7通过支撑板11支撑在所述灯杆转接件6。也即,所述摄像头32在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1支撑所述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摄像头32,所述连接板7的上表面则可以支撑上方WIFI模块4中的相关结构。所述支撑板11、连接板7和灯杆转接件6均位于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中。

如图4所示,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摄像头32监控外界的视窗311。具体地,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前面是椭圆形开孔,作为监控视窗311,背面下部有一组过孔,便于在监控视窗随摄像头32转动的时候,使用螺钉固定摄像头防护罩31在所述灯杆转接件6上;然后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中分别套进连接板7、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固定在灯杆转接板6上。此设计方式可以避免摄像头32与灯杆1外形不协调,从而使监控模块3与灯杆1完全融为一体,同时所述摄像头防护罩31可以对摄像头3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WIFI模块4包括天线保护罩41和天线42,所述天线42通过一支撑杆8安装在所述天线保护罩41中,所述支撑杆8底端支撑在所述连接板7上、顶端与一上盖9连接。也即,该上盖9下面与支撑杆8连接,上面用于支撑上方的照明模块5。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支撑杆8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1根、2根、3根等等,在此不限。

如图2所示,所述照明模块5包括灯罩51和散热件52,所述散热件52安装在所述灯罩51中并且所述散热件52的底端支撑在所述上盖9上,顶端覆盖顶盖10。所述照明模块5中,所述散热件52表面固定有铝基板53。

图3所示为所述散热件52其中一种实施结构截面图,但是散热件并不限于图示截面结构。所述散热件52截面设计为四周小孔为螺纹孔521、中间大孔为过孔522。一方面所述散热件52在灯罩中间,避免了从灯罩外面看,里面有暗影的现象,另外,所述散热件52既起到固定铝基板53,作为散热器使用,同时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顶盖10和上盖9,并且中间过孔522用来穿线,进一步减少了产品的零件,简化了产品的固定结构。

作为示例,所述顶盖10、灯罩51、天线保护罩41、摄像头防护罩31、灯杆转接件6以及灯杆1的外径相同,这样可以使灯杆1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外观看起来更加协调、美观。

如图1所示,在所述监控模块3和所述LCD屏模块2之间的灯杆1上,还可以设置有广播模块12。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所述灯杆1上安装其他模块,例如传感器、充电桩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智能模块均可独立组装,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模块与灯杆1集成。

基于以上特点,对比传统LED智能路灯,本实用新型的LED智能圆杆灯具有结构工艺简易,安装方便,外形美观、零件通用性强等特点,可根据需求,快速集成不同智能模块。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