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53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PAR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自钻木取火以来,经历了制造和使用动物油灯、植物油灯、煤油灯到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的漫长历史过程,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照明灯具是一种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她蕴含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凝聚着人类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当今的照明灯具要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和文化娱乐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最佳的视觉光照环境。

PAR灯作为一款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照明产品,现有的一些应用场景均在一些干燥环境。随着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在一些潮湿的环境中,现有的PAR灯的应用局限性打,PAR灯的防水功能也愈加必要。现有的PAR灯散热器采用压铸或者塑包铝设计,整个产品笨重、成本高。传统的PAR灯透镜采用一体式设计,整个透镜笨重、模具设计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慢且不良率高。且现有的PAR灯采用COB封装LED光源板,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该防水密封结构简单高效,安装速度快,拓宽了LED-PAR灯的应用范围,使LED-PAR灯可适用于潮湿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包括透镜组件、灯体外壳、LED光源板、散热杯和驱动板,所述LED光源板和所述驱动板分别锁接固定于所述散热杯,并随该散热杯安装于所述灯体外壳的内部,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灯体外壳互相装接在一起;还包括环形密封圈,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外透镜和内透镜,该内透镜固定安装于所述LED光源板表面;

所述灯体外壳设有开口向上的环形槽,所述外透镜设有竖直向下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密封圈安装于该环形槽中,并通过所述环形凸缘挤压固定;所述环形槽设有若干个让位缺口,相应的,所述外透镜设有若干个卡接扣,该卡接扣与让位缺口一一对应,并互相卡接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LED光源板的表面设有复数个成阵列排布的SMT贴片LED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透镜包括复数个成阵列状排布的凹透镜结构,该凹透镜结构与所述SMT贴片LED灯位置相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透镜结构完全覆盖于所述SMT贴片LED灯的表面。该凹透镜结构使SMT贴片LED灯的光线发生偏折以较小出射角出射,实现长距离照射。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环形密封圈采用硅胶材料。硅胶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圈材料,防水效果好,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环形密封圈卡置于灯体外壳的环形槽内,并通过透镜组件的外透镜的环形凸缘挤压固定,并通过让位缺口和卡接扣的配合进行卡装结构。该防水密封结构,简单高效,安装速度快,拓宽了LED-PAR灯的应用范围,使LED-PAR灯可适用于潮湿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包括透镜组件、灯体外壳1、LED光源板5、散热杯2和驱动板7,所述LED光源板5和所述驱动板7分别锁接固定于所述散热杯2,并随该散热杯2安装于所述灯体外壳1的内部,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灯体外壳1互相装接在一起,灯体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灯头8。

还包括环形密封圈6,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外透镜3和内透镜4,该内透镜4固定安装于所述LED光源板5表面;所述灯体外壳1设有开口向上的环形槽11,所述外透镜3设有竖直向下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密封圈6安装于该环形槽11中,并通过所述环形凸缘挤压固定;所述环形槽11设有若干个让位缺口12,相应的,所述外透镜3设有若干个卡接扣31,该卡接扣31与让位缺口12一一对应,并互相卡接配合。

所述LED光源板5的表面设有复数个成阵列排布的SMT贴片LED灯51。

所述内透镜4包括复数个成阵列状排布的凹透镜结构41,该凹透镜结构41与所述SMT贴片LED灯51位置相对。

所述凹透镜结构完全覆盖于所述SMT贴片LED灯51的表面。该凹透镜结构41使SMT贴片LED灯51的光线发生偏折以较小出射角出射,实现长距离照射。

所述环形密封圈6采用硅胶材料。硅胶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圈材料,防水效果好,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如下:将环形密封圈6卡入灯体外壳1的环形槽11中,将外透镜3的卡接扣31和环形槽11上设置的让位缺口12相对后,使外透镜3的环形凸缘置入所述环形槽11中,形成挤压固定的防水密封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PAR灯防水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