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3262阅读:2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灯明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



背景技术:

现有平板灯安装一般是通过绳索吊装,或是搭接龙骨在铺设扣板时将平板灯安装上,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不足的地方,绳索吊装虽然方便但不安全,平板灯是具有一定的重量可能会掉落砸伤人,搭接龙骨虽然安全,但其对于较低的楼层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其适用于较低楼层安装平板灯使用,并且安装方便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包括由四根边框首尾拼接而围成的矩形框架,边框包括一竖直的侧壁,侧壁的顶部具有向内侧翻折的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具有若干第一通孔,侧壁的底部具有向内侧翻折的第二平板,两相邻的边框通过角码相连接,四根边框上对应的第二平板拼接围成第一平台,平板灯整体放置在第一平台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平板的下表面延伸出第三平板,侧壁、第一平板、第三平板围成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侧壁的内侧表面上延伸出水平的第四平板、第四平板的侧面向上延伸出第五平板,侧壁、第四平板、第五平板围成开口朝上的第二凹槽;角码的一端同时插入到一根边框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形成固定,角码的另一端同时插入到另一根边框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形成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角码包括竖直的连接件、以及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连接件包括竖直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相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光滑的弧形板过渡连接;还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同时与第一连接板顶部、第二连接板顶部相连接;还包括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同时与第一连接板底部、第二连接板顶部相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侧面与第一平板的侧面相贴,第四连接板的侧面与第二平板的侧面相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支脚固定在第一连接板内表面上,第二支脚固定在第二连接板内表面上,第一支脚与第二支教相互垂直,第一支脚的顶部、第二支脚的顶部均具有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伸入到第一凹槽内固定,第一支脚的底部、第二支脚的底部均具有第二卡条,第二卡条伸入到第二凹槽内固定,螺丝穿过第一支脚与一根边框的侧壁形成固定,螺丝穿过第二支脚与另一根边框的侧壁形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边框的第一平板穿过膨胀螺钉用于固定在天花板上,比传统搭接龙骨方便快捷,通过四根边框拼接而围成的矩形框架,平板灯可以直接放置在矩形框架内,平板灯不易掉落,比吊装更加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边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平板灯用明装转接框,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由四根结构相同的边框10首尾拼接而围成,边框具有一竖直的侧壁11,侧壁顶部具有向内侧翻折的第一平板12,第一平板上具有若干第一通孔13,膨胀螺钉穿过四根边框对应的第一平板上的第一通孔,将矩形框架整体水平的固定在房顶的墙体上,比传统的搭接龙骨更高效;

侧壁底部具有向内侧翻折的第二平板14,四根边框对应的第二平板拼接围成第一平台,第一平台用于放置平板灯2,直接将平板灯整体放置入矩形框架内第一平台托住即可,无需再通过其他方式安装,方便快捷;

边框的第一平板的下表面延伸出第三平板15,第三平板与第一平板、侧壁围成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16,侧壁的内表面向外延伸出水平的第四平板17,第四平板的外侧面向上延伸出垂直的第五平板18,第五平板与第四平板、侧壁围成开口朝上的第二凹槽19,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用于与角码3相连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开口相对,第五平板的内表面上具有用于固定螺丝的第三凹槽20;

角码包括竖直的连接件30、以及固定在连接件上的第一支脚31、第二支脚32,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互垂直,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侧面通过光滑的弧形板过渡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与边框侧壁的侧面相贴,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与另一边框侧壁的侧面相贴,通过弧形过渡避免了边框拼接处对人造成伤害;

还包括第三连接板303,第三连接板同时与第一连接板顶部、第二连接板顶部相连接,还包括第四连接板304,第四连接板同时与第一连接板底部、第二连接板底部相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侧面与第一平板的侧面部分相贴,第四连接板的侧面与第二平板的侧面部分相贴;

第一连接板的内表面上部固定第一支脚,第二连接板的内表面上部固定第二支脚,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相互垂直,第一支脚的顶部与第二支脚的顶部均具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卡条310,第一支脚的底部与第二支脚的底部均具有向内翻折的第二卡条311,第二卡条的内表面上具有用于固定螺丝的第四凹槽312,第一支脚上的第一卡条与第二卡条之间具有凸条313,凸条的内表面上具有贯穿整个第一支脚的第二通孔314,第二支脚上的第一卡条与第二卡条之间具有凸块320,凸块的内表面上具有贯穿整个第二支脚的第三通孔321;

第一支脚上的第一卡条插入到一根边框上的第一凹槽内,同时第一支脚上的第二卡条也插入到边框上的第二凹槽内,第一连接件的侧面与边框相贴,螺丝穿过第三凹槽在第四凹槽内固定,螺丝穿过边框侧壁在第二通孔内固定,第二支脚上的第一卡条插入到另一根边框上的第一凹槽内,同时第二支脚上的第二卡条插入到边框的第二凹槽内,第二连接件的侧面与边框相贴,螺丝穿过第三凹槽固定在第四凹槽内,螺丝穿过边框侧壁在第三通孔内固定;通过使用螺丝、凹槽固定方式,以后维修替换更加方便,整体也更加牢固,两相邻的边框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避免了对人造成伤害;

使用时,将矩形框架拼接好,然后膨胀螺钉穿过第一平板上的第一通孔,将整个矩形框架水平的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再将平板灯整体放入矩形框架内,平板灯的边沿搁置在第二平板上被承托住,或者先将三根边框拼接好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将平板体整体插入到第一平台上,再将剩余一根边框通过角码拼接好,平板灯的电源驱动放置在平板灯后盖板上,边框内表面上的第四平板与第二平板不同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平板灯,本实用新型比传统的平板灯安装方式更加的牢固,安装过程更加的简易实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