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86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背光模组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LED灯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对环保节能的需求已趋于明显,LED光源的背光模组已经成为这两年现有技术的主流。近两年来,消费者对画质显示和超薄外观也越来越追捧。目前高色域的光源分别有氮化物荧光粉LED、氟化物荧光粉LED、量子点膜材以及量子点荧光粉LED,显示色域宽度依次增加。

其中,氟化物和量子点荧光粉对潮气和温度敏感,制成的LED可靠性问题一直比较难接近。所以目前多数为小功率氟化物LED,或者量子膜材或将量子点粉材密封在玻璃管内使用来满足高色域,成本高昂,量子管的方式组装过程也容易碎裂,工艺良率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色域LED光源的背光模组制作成本较高、无法实现轻薄化制造,给生产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包括:

散热片;

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上的LED灯源;

设置在所述LED灯源一侧、用于进行光致发光反应的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

设置在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另一侧、用于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导光板;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底部,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的反射片;

所述LED灯源以侧入式方式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与散热片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光板位置的垫条。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具体包括:

模块外壳;

设置在所述模块外壳内、用于进行光致发光反应的高色域粉体融合层。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形状为长方体,具体包括矩形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底面四个侧边上的侧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四个侧边顶端的顶面;

所述底面位于LED灯源一侧,所述顶面位于导光板一侧。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源形状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安装在LED灯源上的固定脚。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顶面上设置有光学胶层。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LED灯源的发光面,小于等于导光板的入光面。

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水胶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包括散热片;设置在散热片上的LED灯源;设置在LED灯源一侧的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设置在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另一侧、用于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底部,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的反射片;LED灯源以侧入式方式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是量子点粉、氟化物等类型高色域粉体融进光学PMMA、光学玻璃等材质内进行一体成型形成的模块,能将LED灯源一部分光进行光致发光反应,激发出绿光和红光,一部分蓝光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穿透出来,最终混合形成高色域的白光。满足高色域性能的同时使模组背光变薄,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实施例1中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实施例2中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实施例3中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实施例1中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实施例2中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实施例3中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的剖视图。如图1-图4所示,所述高色域超薄模组,包括:散热片100;设置在所述散热片100上的LED灯源200;设置在所述LED灯源200一侧、用于进行光致发光反应的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设置在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另一侧、用于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导光板40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00底部,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400中的反射片500;所述LED灯源200以侧入式方式置于所述导光板400的边缘。

具体工作时,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放置于LED灯源200与导光板400的入光面之间,所述LED灯源为纯色蓝光LED灯泡,接通电路后发出蓝色灯光,LED灯源200发出的蓝光,进入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内,一部分光进行光致发光反应,激发出绿光和红光,一部分蓝光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穿透出来,最终混合形成高色域白光,所述的高色域白光从导光板400的入光面射入所述导光板400,导光板400将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发出的高色域白光束转化为发光均匀的面光,在次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光从导光板400的底面露出,因此在所述导光板400的底部设置反射片500,将导光板400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400中,从而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具体地,所述导光板400的材质为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导光点。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实现导光板均匀发光。

在工作过程中,LED灯源产生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去热量,会影响整体的性能,导致显示不均匀,因此在LED灯源外设置有散热片100用于散去热量。

LED灯源200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采用侧入式的方式按照在导光板400的一侧,在确保发光均匀,高色域的同时使得整个背光模组变薄,有利于制造更轻薄的显示屏,迎合市场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导光板400与散热片100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光板400位置的垫条600。

具体工作时,所述导光板400卡设在散热片100内,由于导光板400有可能会在散热片100内发生位移,导致位置移动,发生漏光的现象,降低了整个背光模组的亮度,因此,在导光板400与散热片100的接触面上设置橡胶软质的垫条600,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放置导光板400在散热片100内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具体包括:

模块外壳(图中未标出);

设置在所述模块外壳内、用于进行光致发光反应的高色域粉体融合层(图中未标出)。

具体工作时,所述高色域粉体融合层是指:将量子点粉、氟化物等类型高色域粉体融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光学PMMA)、光学玻璃等材质内进行一体成型形成的模块。高色域粉体在模块内形成的高色域粉体融合层使得高色域粉体能隔绝潮气,并隔离LED灯源200产生的热源,确保高色域粉体始终保持稳定的工作性能,对LED灯源200发出的蓝光进行光致发光反应,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色域超薄模组,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形状为长方体,具体包括矩形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底面四个侧边上的侧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四个侧边顶端的顶面;

所述底面位于LED灯源一侧,所述顶面位于导光板一侧。

具体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侧入式的背光模组,LED灯源200及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设置在导光板400的一侧,由导光板400将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中发射的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将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设置为长方体的形状,使得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中发射的线光源在导光板400上各个点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导光板400的工作,使得导光板处理后所发出的面光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LED灯源200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设置在导光板400的一侧,作为高色域发光光源,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安装方式有以下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1

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LED灯源200形状相适配的凹槽310。

具体工作时,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通过所述凹槽310与LED灯源200卡扣在一起,此种设置方式,使得LED灯源200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接触更加紧密,不容易发生漏光的现象,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实施例2

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将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安装在LED灯源200上的固定脚320。

具体工作时,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通过固定脚320与LED灯源200连接固定,通过固定脚320的连接,LED灯源200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发生松动,工作更加稳定。

实施例3

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顶面上设置有光学胶层330。

具体工作时,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通过光学胶层330与导光板400固定连接,光学胶层由光学胶构成,具体方式为通过光学胶将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黏贴在导光板400上实现固定,光学胶本身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高、胶结强度良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固定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同时,使得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中射出的高色域白光能够高效地照射到导光板400上,有利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LED灯源200的发光面,小于等于导光板400的入光面。

具体工作时,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作用在于吸收LED灯源200发出的光,进行光致发光反应后,将高色域光束照射到导光板400上转化为高色域面光;在上述过程中,为了提高光的利用效率,LED灯源200发出的光必须全部被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吸收,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射出的高色域光束必须全部投射到导光板400上,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LED灯源200的发光面,能够确保LED灯源200发出的光全部被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吸收,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宽度尺寸小于等于导光板400的入光面,能够确保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射出的高色域光束全部投射到导光板400上。确保了光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进一步地,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水胶层(图中未标出)。

具体工作时,潮湿的水汽会使得所述高色域粉体融合层内的高色域粉体发生变质,影响光致发光反应效果,因此需要确保高色域粉体免于受潮,将高色域粉体融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光学PMMA)、光学玻璃等材质内进行一体成型形成的模块,有利于保持高色域粉体免于受潮,同时进一步地在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300的外表面上涂抹防水胶层,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高色域粉体免于受潮,提升背光模组工作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色域超薄模组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LED灯源发出蓝色灯光,进入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内,一部分光通过高色域粉体融合层的作用进行光致发光反应,激发出绿光和红光,一部分蓝光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穿透出来,最终混合形成高色域白光束;所述高色域白光束从导光板的侧面射入,在导光板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实现导光板均匀发光。在此过程中,反射片500将导光板400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400中,从而提高光的使用效率。通过侧入式LED灯源背光模组,使用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将高色域粉体融进光学材料内一体成型,使得高色域粉体在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内能隔绝潮气,并隔离LED热源,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生产工艺成熟,产品成本低。不但能能满足高色域性能,还将模组背光做薄,并且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包括散热片;设置在散热片上的LED灯源;设置在LED灯源一侧的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设置在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另一侧、用于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底部,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的反射片;LED灯源以侧入式方式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其中,所述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是量子点粉、氟化物等类型高色域粉体融进光学PMMA、光学玻璃等材质内进行一体成型形成的模块,能将LED灯源一部分光进行光致发光反应,激发出绿光和红光,一部分蓝光从灌注高色域粉体模块穿透出来,最终混合形成高色域的白光。满足高色域性能的同时使模组背光变薄,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