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和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0154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和摄像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和摄像头模组,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镜头模块,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通过所述方法和摄像头模组,可以使镜头模块快速进入对焦区域,从而提高对焦效率。
【专利说明】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和摄像头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和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光学原理,针对不同物距,镜头对焦位置始终在初始位置的一侧附近,对焦时,镜头从初始位置开始搜索,然后根据图像清晰度控制镜头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
[0003]对于镜头行程较大的可伸缩摄像头模组,其镜头模块的光学行程(即所述镜头模块实际能够移动的距离)比较大,能够提高成像质量,但是这种模组由于结构特点,镜头的初始位置不在远景对焦处,因此镜头模块伸出一定距离后才会进入对焦区域。并且由于镜头行程较大,如果采用从初始位置开始搜索的方法,对焦速度会比较慢。而在镜头全行程的大部分区域内,图像清晰度都是无效的。当这种摄像头模组在拍照时,如果外界的触碰干扰使镜头脱离对焦区域,根据现有的控制方法,摄像头模组会无法判断镜头应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而只能退回到初始位置,然后重新开始搜索对焦位置,导致对焦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镜头模块的对焦速度。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其包括感光面;镜头模块,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所述镜头模块,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0006]可选的,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0007]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根据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0008]可选的,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的局部位于所述光斑之外,所述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为k=g(A-c(H-dtan(?2)))/S,其中ω是镜头模块的视场角,d是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H是图像传感器的半像高,c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位于光斑之外部分的面积系数,g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与中心的相对照度系数,A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四角的面积,S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心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镜头模块远离图像传感器时,所述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0009]可选的,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场景之间,且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近到远变化时,所述的光斑完全覆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亮度趋于均匀,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0010]可选的,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相应控制镜头模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进入对焦区域。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电路基板;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面;间隔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并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部的镜头模块;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的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光线通过镜头模块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检测单元,用于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0012]可选的,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0013]可选的,所述的至少两个区域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
[0014]可选的,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的局部位于所述光斑之外,所述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为k=g(A-c(H-dtan(?2)))/S,其中ω是镜头模块的视场角,d是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H是图像传感器的半像高,c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位于光斑之外部分的面积系数,g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与中心的相对照度系数,A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四角的面积,S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心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镜头模块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时,所述比值相应 从小到大变化。
[0015]可选的,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场景之间,且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近到远变化时,所述光斑完全覆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亮度趋于均匀,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0016]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相应控制所述镜头模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进入对焦区域。
[001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电路基板;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面;间隔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并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部的镜头模块;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检测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并用于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比较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可以反推出镜头模块相对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距离,从而控制镜头模块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使其快速进入对焦区域,而无需在移动镜头模块的同时搜索对焦位置,从而提高对焦效率。
[0019]进一步地,通过比较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的比值的变化,可以检测出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进而调整其运动状态,使其快速进入对焦区域,而无需退回初始位置,从而提高对焦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模块位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模块与图像感光器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现有技术中,受制于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特点,镜头的初始位置在远景对焦处。但是对于镜头行程较大的摄像头模组,如果采用从初始位置开始搜索的方法,镜头模块伸出一定距离后才会进入对焦区域,对焦速度会比较慢。而在镜头全行程的大部分区域内,图像清晰度都是无效的,降低了对焦效率。当摄像头模组在拍照时,如果外界的触碰干扰使镜头脱离对焦区域,采用现有的控制方法,镜头模块会无法判断镜头应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所以只能退回到初始位置,然后重新开始搜索对焦位置,导致对焦效率较低。
[002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模块位置的检测方法。其中,如图1所示,摄像头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101和可移动的镜头模块102。其中,镜头模块102可以设置在容置部(如取景筒)中,并且包括至少一片透镜103。入射光通过所述镜头模块102中的透镜103投射在图像传感器101的感光面上形成光斑。当所述镜头模块102通过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沿光轴移动时,图像传感器101的感光面上的光斑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镜头支架(lens holder)以及镜头套筒,所述镜头模块102适于在所述镜头套筒中沿光轴方向移动。当镜头模块的光学行程为0.5mm以上时,如采用现有技术,对焦速度较慢。
[0030]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模块位置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01,控制所述镜头模块,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
[0032]步骤S102,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0033]所述的至少两个区域,可以选取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四个角部区域中的一个和中心区域,通过比较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位置。[0034]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选取位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心一定面积内的多个像素点(pixel)作为所述中心区域,例如10X10的像素面积。同时选取位于角部一定面积的多个像素点作为所述角部区域,例如5X5的像素面积。
[0035]可以通过将镜头模块位于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以及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物体之间两种情况,分别检测镜头模块相对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位置。
[0036]当镜头模块位于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时,所述镜头模块的对焦区域位于全镜头行程的某一固定范围。由于当镜头位于对焦区域时,光斑的直径略大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对角线长度,且当镜头沿着光轴向靠近图像传感器的方向运动时,光斑的直径会逐渐缩小,导致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四个角逐渐变暗,所以可以根据所述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四个暗角占感光面的比例,得到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图像传感器与对焦区域之间时,镜头的位置信息。因此,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就是所述中心区域和角部区域中被光斑覆盖到的区域。例如,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得到5X5像素面积的角部区域中有3X3的像素面积被光斑覆盖,而IOX 10中心区域被光斑完全覆盖,从而可得到两者的比值k。
[0037]当检测到所述比值k从小到大变化时,说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四个角部为逐渐变亮,因此判定所述镜头模块为从靠近图像传感器运动到远离图像传感器。而当检测到所述比值k从大到小变化时,说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四个角部为逐渐变暗,因此判定所述镜头模块为从远离图像传感器运动到靠近图像传感器。
[0038]如图3所示,当镜头模块102位于图像传感器101和对焦区域之间时,可以得到光
斑的半径为dtanf,其中ω是镜头模块102的视场角,d是镜头模块102与图像传感器感
光面101的相对距离。进一步地,可以得到角部区域中未被光斑覆盖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为H-dtan(?/2),其中,H为图像传感器101的半像高,即对角线的一半。从而可以得到角部区域中位于光斑之外部 分的面积为c (H-dtan (ω /2)),其中c为图像传感器101感光面角部位于光斑之外部分的面积系数。因此,角部区域中被光斑覆盖的区域与中心区域的面积之
比为七金二―—/2)),其中A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101角部的面积,S为选取的图像传
S
感器101感光面中心区域的面积。最终可以得到图像传感器101中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
的比值为女=gP—,其中g为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101自动获得的感光

S
面角部与中心的相对照度系数,与图像传感器的属性相关。图3中,S’表示包括中心区域S在内的光斑的大小。
[0039]结合通过图像传感器自动检测得到的k值以及所述公式
女= g^-e(〃-可以反推出d的值,即得到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
S
相对距离。
[0040]作为另一种具体可选的实施方式,由于所述k值跟随所述相对距离d的变化而单调变化,因此还可以预先设定k值与所述相对距离d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匹配,直接得到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d。[0041]当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物体之间时,由于光斑会完全覆盖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并且当镜头沿着光轴向远离图像传感器的方向运动时,光斑的直径会逐渐增大,使得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的光强亮度逐渐趋于均匀。因此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感光面上的中心区域和角部区域的亮度大小,得到光强的均匀程度,从而得到镜头的位置信息。因此,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就是所述中心区域和角部区域中亮度的比值。例如,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得到5X5像素面积的角部区域亮度为kl,而IOX 10像素面积的中心区域亮度为k2,即可得到两者的比值k。
[0042]由于所述k值跟随所述相对距离d的变化而单调变化,因此可以预先设定k值与所述相对距离d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匹配由图像传感器自动检测得到的k值,直接得到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d。
[0043]当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场景之间时,检测所述图像传感器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即上述的比值k。当所述k从小到大变化时,判定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为从近到远变化;当所述k从大到小变化时,判定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为从远到近变化。
[0044]步骤S103,根据检测到的镜头模块相对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位置,相应控制镜头模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快速进入对焦区域。
[0045]通过步骤S102可以快速得到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d,并且根据所述比值k的变化,可以得到镜头模块的运动方向。由于对焦区域在镜头全行程中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根据获得的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可以通过驱动电机直接控制镜头模块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使其快速进入对焦区域,而无需采用如现有技术在移动镜头模块的同时搜索对焦,从而提高了对焦效率。
[0046]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根据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的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0047]当所述镜头模块在拍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触碰干扰使镜头模块脱离对焦区域时,通过比较所述亮度比值k的变化,可以快速地判断出镜头模块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具体来说,当k变大时,判断镜头模块远离图像传感器运动;当k变小时,判断镜头模块为靠近图像传感器运动。通过根据所述k的变化量得到的相对距离d,并除以时间,就可以得到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
[0048]由上可见,通过检测出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可以快速进行调整。例如在镜头模块受到外界触碰干扰而脱离对焦区域,向远离图像传感器运动时,通过控制相机的驱动电机,改变其运动方向为向图像传感器运动。因此无需使其退回初始位置以重新搜索对焦位置,从而提高了对焦效率。
[0049]对应于上述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模块位置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其中可以包括:电路基板、置于电路基板上的图像传感器芯片、间隔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并位于图像传感器芯片上部的可移动镜头模块以及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检测装置。
[0050]所述的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单元401以及检测单元402。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单元401以及检测单元402可以均置于图像传感器101芯片内部,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单元501以及检测单元502也可以均置于图像传感器101芯片外部并与图像传感器101芯片同一的所述电路基板503上。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基板503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或柔性电路板(FPC)。
[0051]所述控制单元401,用于控制所述的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光线通过镜头模块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所述检测单元402,用于选取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位置。
[0052]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402,还可用于根据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的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0053]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两个区域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所述检测单元402根据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位置。
[0054]在具体实施例中,当镜头模块位于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时,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的局部位于所述光斑之外,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为k=g(A-c(H-dtan(?2)))/S,其中ω是镜头模块的视场角,d是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H是图像传感器的半像高,c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位于光斑之外部分的面积系数,g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与中心的相对照度系数,A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四角的面积,S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心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镜头模块从靠近到远离图像传感器的位置时,所述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0055]在具体实施例中,当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场景之间,且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近到远变化时,所述光斑完全覆盖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并且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上的亮度趋于均匀,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0056]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4`01还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镜头模块相对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位置,相应控制镜头模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进入对焦区域。
[005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摄像头模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相区别的是,所述检测装置中的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为一整合集成的检测控制单元。如图6所示,所述检测控制单元601可以置于图像传感器101芯片内部。如图7所示,所述检测控制单元701也可以置于图像传感器101芯片外部并与图像传感器芯片同一的电路基板702上。
[0058]所述控制检测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并用于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005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0060]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图像传感器,其包括感光面;镜头模块,检测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镜头模块,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 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为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根据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的局部位于所述光斑之外,所述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为k=g(A-c(H-dtan(?2)))/S,其中ω是镜头模块的视场角,d是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H是图像传感器的半像高,c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位于光斑之外部分的面积系数,g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与中心的相对照度系数,A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四角的面积,S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心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镜头模块远离图像传感器时,所述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场景之间,且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近到远变化时,所述的光斑完全覆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亮度趋于均匀,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镜头模块的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相应控制镜头模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进入对焦区域。
7.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基板; 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面; 间隔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并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部的镜头模块; 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的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光线通过镜头模块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 检测单元,用于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至少两个区域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角部和中心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和对焦区域之间时,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角部的局部位于所述光斑之外,所述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的比值为k=g(A-c(H-dtan(?2)))/S,其中ω是镜头模块的视场角,d是镜头模块与图像传感器感光面的相对距离,H是图像传感器的半像高,c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位于光斑之外部分的面积系数,g为图像传感器感光面角部与中心的相对照度系数,A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四角的面积,S为选取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中心区域的面积;当所述镜头模块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时,所述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镜头模块位于对焦区域和外界场景之间,且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从近到远变化时,所述光斑完全覆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亮度趋于均匀,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角部与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值相应从小到大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相应控制所述镜头模块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进入对焦区域。
13.一种摄像头模组,其 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基板; 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面; 间隔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并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上部的镜头模块; 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检测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镜头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使光线通过所述镜头模块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形成一光斑;并用于选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至少两个区域,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亮度比值和/或该比值的变化量,检测出所述镜头模块相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位置。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3888675SQ20141015306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赵立新, 侯欣楠, 焉逢运 申请人: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