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2504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棚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棚顶灯。



背景技术:

棚顶灯就是装在棚顶上的灯具,可说是加油站、工厂中不可或缺之照明器具,现有技术的棚顶灯大多数是钠灯或者金卤灯,也有少量的LED光源棚顶灯,通过棚顶灯的照明,即可使原本暗黑的室内显现明亮,因此,棚顶灯为人们所带来的便利性无庸置疑。然而,现有技术的棚顶灯虽实用,但仍具有以下缺点:

1.体积较大且要求整体密封,需要加玻璃等透光材料密封,能看到灯具内的结构,包括光源和反光罩及反光罩没能遮挡的部分等,所有不美观和不需显露的都展现出来;

2.整体密封并未设置散热装置,致使灯体产生的高热能无法适时散热,进而造成灯体使用寿命降低。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棚顶灯仍有诸多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棚顶灯,散热效果好可以适配大功率LED光源。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棚顶灯,包括:灯头、光源组件、驱动组件、散热件和绝缘件;

所述散热件沿着轴向的一端为第一开口面,另一端为放置光源组件的安装面;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安装面朝向第一开口面的一侧、并与安装面导热接触;所述绝缘件设置在散热件远离第一开口面的一侧,所述绝缘件内设置有放置所述驱动组件的空间,并且具有一连通至所述空间的安装接口;所述灯头通过安装接口与绝缘件连接,并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由安装面至第一开口面具有直径逐渐增加的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与散热件同轴设置,其朝向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空间的第二开口面;所述第二开口面与安装接口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

所述圆弧面的内表面由靠近灯头的一侧向着靠近安装面的方向延伸出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通过安装配合件与散热件的安装面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和LED光源;所述光源板和安装面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让位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的端面具有沿着安装件延伸方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让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安装件为螺丝;螺丝穿过让位孔后与螺纹孔连接,将所述光源板、散热件和绝缘件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弧面的内表面由靠近灯头的一侧向着靠近安装面的方向延伸出一圈包围边,所述安装件呈旋转对称设置在包围边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包围边所包围的空间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面的外周与散热件之间形成散热缝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面的外周沿着周向为波浪形,所述波浪形的凹面与所述散热件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缝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泡壳,所述泡壳与光源板固定,并将LED光源收容至泡壳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棚顶灯,将散热器设计为灯罩的形式,从而在不破坏原始棚顶灯结构的情况下,使得棚顶灯具备了散热件,散热效果大大增加,因此该棚顶灯可以适配大功率的LED光源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棚顶灯,设置在散热件和灯头之间的绝缘件与散热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这样可以使得外界空气流入散热件和绝缘件之间,对绝缘件内的驱动件进行散热,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棚顶灯,整灯造型独特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棚顶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棚顶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棚顶灯的侧视图;

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棚顶灯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参考图1-5,一种棚顶灯,包括:灯头1、光源组件2、驱动组件3、散热件4和绝缘件5;

所述散热件4沿着轴向的一端为第一开口面,另一端为放置光源组件2的安装面41;所述光源组件2设置在安装面41朝向第一开口面的一侧、并与安装面41导热接触;所述绝缘件5设置在散热件4远离第一开口面的一侧,所述绝缘件5内设置有放置所述驱动组件3的空间,并且具有一连通至所述空间的安装接口;所述灯头1通过安装接口与绝缘件5连接,并且与所述驱动组件3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上述的棚顶灯,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从散热件的第一开口面中射出,从而使得散热件4具备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具备灯罩的导光遮光效果;将散热器设计为灯罩的形式,从而在不破坏原始棚顶灯结构的情况下,使得棚顶灯具备了散热件,散热效果大大增加,因此该棚顶灯可以适配大功率的LED光源使用。

所述散热件4由安装面41至第一开口面具有直径逐渐增加的结构,使得散热件4整体呈现圆台形,光源组件2位于圆台上表面,发出的光线从圆台的下表面出射,圆台下表面的直径大于上表面的直径,因此,光源组件2的出光角度就被扩大了。

所述绝缘件5与散热件4同轴设置,其朝向散热件4的一侧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空间的第二开口面;所述第二开口面与安装接口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所述圆弧面的内表面由靠近灯头1的一侧向着靠近安装面41的方向延伸出安装件51,所述安装件51通过安装配合件52与散热件4的安装面41固定连接。

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光源板21和LED光源22;所述光源板21和安装面41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让位孔23;

所述安装件51的端面具有沿着安装件51延伸方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让位孔23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安装件为螺丝;螺丝穿过让位孔23后与螺纹孔连接,将所述光源板21、散热件4和绝缘件5固定连接。

通过螺丝将光源板21和散热件4的安装面41锁固在一起,就能够保证光源板21与散热件4之间最大面积的导热接触。从而使得散热件4可以及时地将光源板21的热量及时传导出来,使得LED光源22的工作温度能够维持在比较低的状态。

为了实现驱动组件3的安装,所述圆弧面的内表面由靠近灯头1的一侧向着靠近安装面41的方向延伸出一圈包围边52,所述安装件51呈旋转对称设置在包围边52的内壁;所述驱动组件3设置于包围边52所包围的空间内。

所述第二开口面的外周与散热件4之间形成散热缝隙54。这样可以使得外界空气流入散热件和绝缘件之间,对绝缘件内的驱动件进行散热,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面的外周沿着周向为波浪形,所述波浪形的凹面与所述散热件4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缝隙54。这样使得绝缘件5的外形比较好看美观。

最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泡壳6,所述泡壳6与光源板21固定,并将LED光源22收容至泡壳内,起到对LED光源22进行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