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5497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LED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透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LED灯具有节能、光效高、色彩丰富以及寿命长等特点,其它光源的灯具逐渐被LED灯代替。

LED灯大多会在LED芯片外侧组装LED透镜来汇聚光线,以提升LED灯的照明效果。而现有的LED灯采用的LED透镜基本上是线性光学透镜,进行对称配光,这种LED透镜容易在照射区域造成局部聚光形成曝光点,光斑照度不均匀,容易造成眩光和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透镜,光斑均匀,减少眩光值,降低光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容纳LED光源的容纳腔,透镜主体的侧面围绕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全反射面,透镜主体的顶面为出射面,所述全反射面由两个半旋转曲面以过渡平面衔接而成,所述两个半旋转曲面分别位于所述过渡平面两侧,所述两个半旋转曲面具有相同的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过渡平面共面,在任意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的截面上,其中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均大于另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半旋转面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折射后射出的光线与所述出射面垂直,而另一个半旋转面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折射后射出的光线与所述出射面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出射面为平面,且在出射面中央位置还设置有圆柱状的凹坑。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是自透镜主体的底面向出射面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为所述透镜主体的入射面。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侧面为圆柱面,容纳腔的靠出射面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或者向容纳腔内部凹入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主体的底面还凸伸形成若干个固定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透镜主体的侧面设有由两个半旋转曲面以过渡平面衔接而成的全反射面,所述全反射面能将由容纳腔接收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透镜主体顶面的出射面上,最后由出射面将光线出射出去,两个半旋转曲面中的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大于另外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使得两个半旋转曲面反射到出射面的光线角度不同进而使出射面的出射光线的角度也不同,出射面的出射光线相互干涉以避免光线聚集形成曝光点,能有效提高光照的均匀度,减少眩光值,降低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透镜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ED透镜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LED透镜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透镜,包括透镜主体1,所述透镜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容纳LED光源(图未示出)的容纳腔11,透镜主体1的侧面围绕所述容纳腔11设置有全反射面12,透镜主体1的顶面为出射面13。

所述全反射面12由两个半旋转曲面以过渡平面14衔接而成,所述两个半旋转曲面分别位于所述过渡平面14两侧,所述两个半旋转曲面具有相同的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过渡平面14共面,在任意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的截面上,其中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均大于另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半旋转曲面包括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和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在具体实施时,在任意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半旋转曲面121的半径大于第二半旋转曲面122的半径,所述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和第二半旋转曲面122由两段平面曲线分别从各自位于过渡平面上的起始角度位置绕同一旋转轴旋转180度而再到达过渡平面上的终点角度位置而形成,且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和第二半旋转曲面122通过过渡平面14进行衔接,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和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在同一垂直于旋转轴的载面上的半径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偏光性能,通过合理设计即可实现两个半旋转曲面的全反射光线的角度不同,进而使得由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反射到出射面13的出射光线和由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反射到出射面13的出射光线彼此交错干涉而不会出现聚光点。

本实施例通过在透镜主体1的侧面设有由两个半旋转曲面以过渡平面14衔接而成的全反射面12,所述全反射面12能将由容纳腔11接收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到透镜主体1顶面的出射面13上,最后由出射面13将光线出射出去,两个半旋转曲面中的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大于另外一个半旋转曲面的半径,使得两个半旋转曲面反射到出射面13的光线角度不同进而使出射面13的出射光线的角度也不同,出射面13的出射光线相互干涉以避免光线聚集形成曝光点,能有效提高光照的均匀度,减少眩光值,降低光污染。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半旋转面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13折射后射出的光线与所述出射面13垂直,而另一个半旋转面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13折射后射出的光线与所述出射面13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两个半旋转曲面包括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和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其中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13折射后与所述出射面13垂直,而由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13折射后与所述出射面13的夹角为锐角,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13折射后偏向第一半旋转曲面121一边,从而使得第一半旋转曲面121和第二半旋转曲面122全反射的光线经出射面13折射后射出的光线交错相互干扰以增加光斑的均匀度,减低光污染。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出射面13为平面,且在出射面13中央位置还设置有圆柱状的凹坑131。

本实施例通过将出射面13设为平面,使得出射面13射出的光线分布均匀,减少眩光值,降低光污染。而出射面13中央位置还设有圆柱状的凹坑131,方便两个半旋转曲面的成型出模,简化透镜主体1的成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11是自透镜主体1的底面向出射面13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为所述透镜主体1的入射面。

本实施例通过在透镜主体1的底面向出射面13方向凹陷形成容纳腔11以容置LED光源,容纳腔11的腔壁作为入射面以接收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能有效减少光线损失,提高光线利用效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11的侧面为圆柱面,容纳腔11的靠出射面13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或者向容纳腔11内部凹入的圆弧面。

如图4所示,所述容纳腔11靠出射面13一端的端面为向容纳腔11内部凹入的圆弧面,本实施例通过将容纳腔11靠出射面13一端的端面设为向容纳腔内部凹入的圆弧面,能有效提高容纳腔11的内表面积以提高容纳腔11接收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LED透镜的光线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透镜主体1的底面还凸伸形成若干个固定柱15。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透镜主体1的底面设有3个固定柱15,通过在透镜主体1的底面设有多个固定柱15以将透镜主体1组装固定于预定位置,例如装有LED灯珠的基板(图未示出)上,简化本实用新型LED透镜的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透镜主体1为玻璃、PMMA和PC中的任意一种。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透镜主体1的材质为玻璃,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透镜主体1的材质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和实际需求来设定透镜主体1的材质以达到最佳的照射效果,提高本实用新型LED透镜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