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荧光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018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荧光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荧光棒,尤其是一种电子荧光棒。



背景技术:

荧光棒是外形为条状,用于娱乐、夜钓、婚庆、户外、军事、工程建设等行业。传统的荧光棒内部的夹层内外分别为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经过击打、揉搓等时夹层劈裂,进而引起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反应,使荧光染料发光。由于荧光棒在使用过程中摇晃或弯折时容易导致荧光棒内的液体流出,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有鉴于此,人们将荧光棒内安装LED灯珠取代反应物进行发光,避免荧光棒内液体流出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设计了一种带实体灯的荧光棒,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141263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LED荧光棒,包括外壳、LED灯珠、电池及开关,还包括柔性线路板,外壳为柔性外壳,所述LED灯珠安装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电路接头、所述电池及所述开关串联,所述柔性线路板、所述开关及所述电池均按安装在所述外壳上,这种荧光棒替换了传统的荧光棒,使用安全,且避免了环境污染,但同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这种荧光棒,通过将LED灯珠安装在线路板上来实现灯珠发光,而线路板成本较高,使用过程中线路板易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2、LED灯珠、电池、开关及柔性线路板安装在柔性外壳内,整个结构为一体,使用灵活性较差,使用效果较单一。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LED荧光棒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效果多样化的电子荧光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效果多样化的电子荧光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子荧

光棒,包括

棒体,其为管状结构;

柄部,其至少有一个,所述柄部与棒体端部插接连接;

电池盒,其设置于柄部内并与柄部可拆装连接;

发光元件,其与电池盒相连并与电池盒内的电池电连接;

所述电池能对发光元件供电,且发光元件能将光投射至棒体内并使棒体发亮。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柄部与棒体的其中一端插接连接,在棒体的另一端盖设有端盖,所述发光元件能分别将光投射至棒体与端盖上,所述端盖内与发光元件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棒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能吸收发光元件的光并使棒体发亮。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棒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使棒体均匀发亮的导光层。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柄部包括相互扣接的两柄壳,在其中一柄壳内表面设置有定位孔,另一柄壳内表面相应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设于定位孔内。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柄壳的内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电池盒分别卡设于两柄壳的限位条间。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电池盒上凸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贯穿设置有限位孔,其中一柄壳内表面凸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限位孔并与另一柄壳可拆装连接。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柄部内设置有伸出柄部外的推板,在推板与电池盒间设置有接触片,接触片一端伸入电池盒内与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与推板接触,当推板移动时,接触片能与发光元件接触且电池与发光元件通电。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所述电池盒上凸设有定位块,在定位块的表面上横向对称设置有两夹块,所述发光元件具有两导针,两导针均伸入电池盒内并能与电池通电,所述定位块位于两导针间且其中一导针被夹于两夹块间。

在上述一种电子荧光棒中,在两柄壳的内表面上对称凸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发光元件位于卡槽内并抵于卡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发光元件与电池盒、电池安装于柄部内,发光元件直接与电池盒内的电池电连接,从而省略了线路板,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也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

2、柄部与棒体插接连接,实现了柄部与棒体可任意拆装,从而能对安装在柄部内的发光元件等零部件进行替换,或者,当柄部或棒体损坏时,可任意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而无需更换整体,有效的节约了使用成本。

3、柄部与棒体可拆装连接,实现了整个荧光棒在结构上多样化,可将一个柄部插接在棒体的一端,而另一端可插接各种形状或带图案的装饰物,也可将两个柄部分别插接在棒体的两端,整个结构使用较灵活,使用效果较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角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反面视角的分解图。

图中,100、棒体;110、端盖;

200、柄部;210、上柄壳;211、定位孔;212、定位套;213、上限位条;214、限位柱;215、上卡块;216、上卡槽;220、下柄壳;221、定位柱;222、下限位条;223、电池盖;224、下卡块;225、下卡槽;230、推板;231、凸条;240、接触片;241、接触端;242、容纳槽;250、挂孔;

300、电池盒;310、限位板;311、限位孔;320、定位块;321、夹块;

400、LED灯;410、导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子荧光棒进行改进,目的在于,简化现有电子荧光棒的结构,降低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在结构上,增加其使用灵活性,使其使用效果更加丰富。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荧光棒,包括棒体100、

柄部200、电池盒300与发光元件。

棒体100为细长的管状结构,其由软性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棒体100可透光,柄部200至少有一个,该柄部200与棒体100端部插接连接,电池盒300轴向设置于柄部200内并与柄部200可拆装连接,发光元件与电池盒300相连,优选的,该发光元件为LED灯400,该LED具有两导针410,两导针410分别为正负极并伸入电池盒300内且能与电池电连接,使用时,该电池能对LED灯400供电,LED灯400发出的光能投射至棒体100内并使棒体100发亮,从而达到与普通荧光棒相同的效果。

相对于现有的电子荧光棒,本荧光棒省略了线路板,其结构得到简化,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成本也得到控制,而柄部200与棒体100插接连接,使得整个结构可灵活拆装,便于零部件的更换,实现了部分零部件的可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便于棒体100搭配不同颜色的LED灯400,使用灵活性也较强。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与细化。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柄部200与棒体100的其中一端插接连接,在棒体100的另一端盖110设有端盖110,所述发光元件能分别将光投射至棒体100与端盖110上,也就是说,柄部200由棒体100的一端向整个棒体100投射灯光,而另一端通过端盖110将其封盖住。

此结构作为本电子荧光棒多种结构中的一种,LED灯400的灯光不仅能投射至棒体100上,同时亦能投射至端盖110上,使得端盖110也能发亮,而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下,端盖110可采用与棒体100不同的颜色,如此,棒体100与端盖110发亮的颜色不同,营造出与传统荧光棒不一样的灯光效果,另外,该端盖110还能做成带有各种不同结构或形状的结构,例如,各种开通人物,以增加娱乐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110内与发光元件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图中未示出)。

由于棒体100具有一定的长度,当棒体100的一端通过端盖110固定时,越靠近端盖110的部分,离LED灯400越远且光线越弱,如此,会造成整个棒体100的亮度不均匀,影响整体的发光效果,而设置反光层后,LED灯400的光照射至反光层上再反射至棒体100内,大大增加了端盖110一端的棒体100的亮度,使得整个棒体100发光更加均匀。

作为改进,所述柄部200有两个且分别与棒体100的两端插接连接,由于理解较方便,此结构不在附图中体现。

这种结构作为本电子荧光棒多种结构中的一种,其与上一种结构不同,通过将两个带有LED灯400的柄部200分别插接在棒体100的两端,两柄部200内的LED灯400颜色可不同,如此,整个棒体100呈现出两端不同颜色的光亮,或者呈现出不同模式的灯光,以此来增加整个荧光棒的发光模式,营造出不同的灯光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棒体10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吸光层(图中未示出),该吸光层可以是纸质层,也可以是涂覆在棒体100内表面上的涂料层,所述吸光层能吸收发光元件的光并使棒体100发亮。

这种结构可搭配上述两种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使用,该吸光层具有吸收光能量的作用,待LED灯400发光一段时间后,吸光层吸收并能保存光能量,此时,可将LED灯400关闭,棒体100依然可发光,从而可节约电池电量,降低荧光棒的能耗。

当荧光棒上只有一个LED灯400时,棒体100距离LED灯400较远的一端光亮较弱,整个棒体100的光亮不均匀,而通过设置吸光层,使得整个棒体100上的光亮较均匀,荧光棒的发光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棒体10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能使棒体100均匀发亮的导光层(图中未示出)。

与吸光层的作用相同,导光层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整个棒体100亮度的均匀性,其可以作用吸光层的替代方案使用,虽然导光层与吸光层的某些作用相同,但二者实现棒体100亮度均匀性的方式不同,这些不同可以体现在所选材料或结构上,另外,导光层必须依赖LED灯400发光而使用,但吸光层吸光后,可以不需要LED灯400发光而单独发光。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柄部200包括相互扣接的两柄壳,所述电池盒300、LED灯400均位于两柄壳之间,为了便于理解,将两柄壳定义为上柄壳210与下柄壳220,在上柄壳210内表面设置有定位孔211,优选的,在上柄壳210内表面远离棒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套212,所述定位孔211位于该定位套212上,在下柄壳220内表面上相应凸设有定位柱221,所述定位柱221插设于定位孔211内。

柄部200通过上柄壳210与下柄壳220组装而成,方便了电池盒300、LED灯400等零部件的安装,而通过定位孔211与定位柱221配合,使得上柄壳210与下柄壳220在装配时能快速定位扣合,提高了上柄壳210与下柄壳220的装配效率。

如图4、图5所示,在上柄壳210的内表面两侧分别轴向设置有上限位条213,在下柄壳220的内表面两侧对应设置有下限位条222,所述电池盒300的上部卡设于两上限位条213间,电池盒300的下部卡设于相应的上限位条213与下限位条222间。

通过在上柄壳210与下柄壳220内设置相应上限位条213与下限位条222,使得电池盒300的上下两个部分在横向方向上被限制,避免了电池盒300在柄部200内横向移动,提高了电池盒300在横向方向上的稳定性,而这对于电池与LED灯400的正常接触至关重要,能保证LED灯400的正常发光。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电池盒300远离棒体100的一端轴向凸设有限位板310,所述限位板310上贯穿设置有限位孔311,上柄壳210内表面相应凸设有限位柱214,所述限位柱214穿过限位孔311并与下柄壳220通过螺钉可拆装连接。

限位柱214与限位板310配合,提高了电池盒300的装配速度,同时,在限位柱214的作用下,电池盒300在轴向方向上无法移动,提高了电池盒300轴向方向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下柄壳220上还设置有与其通过螺纹连接的电池盖223,该电池盖223与电池盒300的开口相对,电池盒300该可拆装,便于电池的更换。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柄部200内设置有伸出上柄壳210外的推板230,优选的,该推板230位于两上限位条213间,推板230能在量上限位条213间相对上柄壳210轴向移动,在推板230与电池盒300间设置有接触片240,接触片240整体呈“L”形,其一端伸入电池盒300内与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与推板230接触,LED灯400的两导针410均伸入电池盒300且其中一根导针410与接触片240接触,当推板230移动时,接触片240能与LED灯400其中一根导针410接触且电池与LED灯400通电。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LED灯400只有正极或负极与接触片240接触,而这种情况下,电池无法对LED灯400供电,而当推板230移动时,推板230挤压接触片240并使接触片240与LED灯400其中一根导针410接触,从而使LED灯400的正负极与电池的正负极连通,LED灯400发光,推板230与接触片240的设置,方便从柄部200外部控制LED灯400开关,另外,推板230在两上限位条213间移动,两上限位条213对推板230起到横向限位作用,使得推板230的移动精度较高,移动稳定性较好。

优选的,接触片240靠近LED灯400的一端向LED灯400的导针410方向弯曲形成有接触端241,便于接触片240与导针410接触,提高了LED灯400开关的灵敏度,另外,在接触片240靠近该弯曲一端的内部部位横向设置有一容纳槽242,该容纳槽242也由接触片240弯曲所形成,对应的,在推板230的下表面上横向设置有一凸条231,当该凸条231位于容纳槽242内时,接触片240远离导针410,当凸条231离开容纳槽242时,凸条231挤推接触片240,使接触片240与导针410接触。

容纳槽242具有限位作用,凸条231位于容纳槽242内时,推板230不易移动,避免接触片240轻易与导针410接触而开启LED灯400,而推动推板230时,使用稍微较大点的推力,凸条231离开限位槽并挤推接触片240,从而使接触片240与导针410接触。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电池盒300上靠近棒体100的一端凸设有定位块320,在定位块320的下表面上横向对称设置有两夹块321,所述定位块320位于两导针410间且其中一导针410被夹于两夹块321间。

定位块320对电池盒300整体进一步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也保证了LED灯400的稳定性,两夹块321将LED灯400的导针410夹住,避免了LED灯400左右晃动,提到了LED灯400横向方向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上柄壳210的内表面上凸设有上卡块215,上卡块215上设置有上卡槽216,对应的,下柄壳220的内表面上凸设有下卡块224,下卡块224上设置有下卡槽225,所述发光元件位于上卡槽216与下卡槽225间并抵于上卡块215与下卡块224上。

卡块将LED灯400夹住,使得LED灯400与柄部200间保持相对固定,提高了LED灯400发光部位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柄部200远离棒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贯穿上柄盖与下柄盖的挂孔250,该挂孔250可穿设挂绳,以便将本荧光棒挂在脖子上,方便携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