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角度可调式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0166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角度可调式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角度可调式LED日光灯。



背景技术:

日光灯一般会配备日光灯罩,由于传统日光灯是360度发光,因此可以通过灯罩反光来增加亮度,但是随着LED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照明领域被LED这个节能又环保的照明方式所占据,从家用照明到市政工程照明再到随身照明设备,处处都能看到LED灯珠的身影,LED日光灯因功率小,亮度高,因此非常受到人们喜爱,但是LED日光灯具有指向性,无法做到360度发光,一般LED日光灯管会设计成单面发光,因此大部分时候够不需要设置灯罩,但是一些LED日光灯灯管是半透明的,发光时会导致一部分光线发生漫反射,因此就需要设置灯罩对其进行反射,传统的灯罩往往反射角度固定,不同的LED灯管往往其光线散发角度也不同,也就无法有效应用于各种类型的LED的日光灯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发光角度来调整灯罩反射角度的发光角度可调式LED日光灯。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角度可调式LED日光灯,包括灯罩及设置于灯罩下方的LED灯管,所述灯罩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铰接有可摆动的反光板,所述反光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侧面与反光板端部的中间位置处铰接,相邻反光板之间彼此相对的螺母螺纹方向相反,相邻反光板彼此相对的螺母之间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设有旋向彼此相反的螺纹,所述螺杆中部设有摩擦纹。

上述结构中,在背板两侧设置反光板,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来同步调节相邻反光板之间的夹角,从而去适应不同发光角度的LED灯管,改善其聚光效果,摩擦纹可增加摩擦力便于用手指转动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板两端设有LED灯管接头,所述背板朝向LED灯管的一面设有镜面反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板朝向LED灯管的一面设有镜面反光涂层。

上述结构中,镜面反光涂层可增加反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板长度方向的断面呈弧形。

上述结构中,弧形设置的反光板更有利于光线的汇集,使其反射到远处,从而使室内光线散布趋于柔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背板两侧设置反光板,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来同步调节相邻反光板之间的夹角,从而去适应不同发光角度的LED灯管,改善其聚光效果,弧形设置的反光板更有利于光线的汇集,使其反射到远处,从而使室内光线散布趋于柔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10-灯罩;11-背板;111-LED灯管接头;12-反光板;121-螺母;13-螺杆;131-螺纹;132-摩擦纹;14-镜面反光涂层;20-LED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及图2,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发光角度可调式LED日光灯,包括灯罩10及设置于灯罩10下方的LED灯管20,所述灯罩10包括背板11,所述背板11宽度方向的两端均铰接有可摆动的反光板12,所述反光板1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螺母121,所述螺母121侧面与反光板12端部的中间位置处铰接,相邻反光板12之间彼此相对的螺母121螺纹方向相反,相邻反光板12彼此相对的螺母121之间设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两端设有旋向彼此相反的螺纹131,所述螺杆13中部设有摩擦纹132。

上述结构中,在背板11两侧设置反光板12,通过螺杆13与螺母121配合来同步调节相邻反光板12之间的夹角,从而去适应不同发光角度的LED灯管20,改善其聚光效果,摩擦纹132可增加摩擦力便于用手指转动螺杆13。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1两端设有LED灯管接头111,所述背板11朝向LED灯管20的一面设有镜面反光涂层14。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板12朝向LED灯管20的一面设有镜面反光涂层14。

上述结构中,镜面反光涂层14可增加反光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板12长度方向的断面呈弧形。

上述结构中,弧形设置的反光板12更有利于光线的汇集,使其反射到远处,从而使室内光线散布趋于柔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背板11两侧设置反光板12,通过螺杆13与螺母121配合来同步调节相邻反光板12之间的夹角,从而去适应不同发光角度的LED灯管20,改善其聚光效果,弧形设置的反光板12更有利于光线的汇集,使其反射到远处,从而使室内光线散布趋于柔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