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016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灯的出现,相对于普通灯(白炽灯等)具有节能、寿命长、适用性好、回应时间短、环保等优点,LED灯按不同的结构又可分为:球泡灯、射灯、日关灯、灯丝灯、杯灯等。

LED灯作为杯灯光源具有如下优势:消耗功率小,工作温度低,采用低压供电,不需要高压绝缘的成本设计,可靠性高;附件少,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不要重启,不需密封,不需厚玻璃外壳,能耐冲击震动;LED相应时间短,基本无惰性,可控性良好;此外,LED体积小巧,可以用于杯灯,适合特殊场合使用。目前都是通过散热片、铝基板等来缓解LED产生的热量,对于小型的10W以下的杯灯而言具有功效,但对于功率大的杯灯则存在散热不及时,温度上升,LED发光效率下降的问题,且温度汇集,容易使LED失效,难以保证LED预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旨在通过多方途径的散热方式,实现尽快将LED灯的热量传导出去,实现高效散热同时达到延长使用寿命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包括电插头、散热件、灯座、呈喇叭状的灯裙、设置在灯裙内的灯壳、设置在散热件一端中部且置于灯座内部的对称设置的正极柱脚和负极柱脚;

所述电插头安装在散热件外侧;

所述散热件通过灯座与灯裙连接;

所述散热件内设置有电源驱动器,所述电源驱动器的端部与正极柱脚和负极柱脚连接;

所述灯裙内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表面涂覆有第一石墨烯导热层,所述安装座表面安装有发光元件;

所述发光元件的首端连接正极柱脚,所述发光元件的末端连接负极柱脚;

所述灯裙从上至下包括一体成型的灯杯、灯罩和固定环;所述灯罩设在灯杯底部;所述固定环设在灯罩的外边缘;

所述灯杯呈圆台状,从圆台顶部至圆台底部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纹,凸纹从上至下宽度依次增加;

所述灯罩呈圆台状,表面均匀设置有向内凹入的指甲纹,所述指甲纹为由矩形和半圆组成图案;

所述固定环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表面呈光滑的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灯裙从外至内依次为防爆膜、荧光粉层、灯裙基体和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包括通过蒸涂的铝反射层或通过磨砂处理的磨砂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灯裙基体为掺杂导热纳米颗粒的合成树脂或玻璃材质。纳米颗粒可以是氧化铝颗粒、氮化铝颗粒等。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内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硅胶层,厚度为0.01~1cm。灯壳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与灯座之间具有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驱动器表面涂覆有第二石墨烯导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

进一步地,第一石墨烯导热层和第二石墨烯导热层单层厚度为8~15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在安装座表面围成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与灯裙之间形成空腔。

发光元件即LED灯通电后,LED灯的热量经石墨烯导热层的快速传递散到玻璃杯灯的灯裙的内部腔体中,经传递至散热件后,散热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解决现有玻璃杯灯的散热问题,或者经传递至灯裙内的灯壳散热,二者结合散热可提高使用寿命,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电源驱动器的热能也能有效的通过石墨烯导热层和散热件散热,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通过散热件将热量传递至玻璃杯灯外,改善散热效果,LED灯排布呈圆形有效降低温度,提高灯的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灯丝灯不需庞大的散热器来实现散热,仅通过在目前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稍微调整,例如增加石墨烯导热层、散热硅胶层来进行散热,不仅能够提高发光效率,且高性能的导热部件可快速的实现热量的传递,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避免热量堆积,且降低成本和实现节能;灯裙特有的结构不仅造型美观,满足人们室内或特殊场合对灯体美观的需求,且利于散热,灯裙结构能提高透光率和发光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灯裙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玻璃杯灯,包括电插头1、散热件2、灯座3、呈喇叭状的灯裙4、设置在灯裙4内的灯壳5、设置在散热件2一端中部且置于灯座3内部的对称设置的正极柱脚6和负极柱脚7,所述电插头1安装在散热件2外侧;所述散热件2通过灯座3与灯裙4连接;所述散热件2内设置有电源驱动器8,所述电源驱动器8的端部与正极柱脚6和负极柱脚7连接;所述灯裙4内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内部表面涂覆有第一石墨烯导热层,所述安装座9表面安装有发光元件10;所述发光元件10的首端连接正极柱脚6,所述发光元件10的末端连接负极柱脚7;所述发光元件10为LED灯;所述灯裙4从上至下包括一体成型的灯杯41、灯罩42和固定环43;所述灯罩42设在灯杯41底部;所述固定环43设在灯罩42的外边缘;

所述灯杯41呈圆台状,从圆台顶部至圆台底部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凸纹411,凸纹411从上至下宽度依次增加;所述灯罩42呈圆台状,表面均匀设置有向内凹入的指甲纹421,所述指甲纹421为由矩形和半圆组成图案;所述固定环4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表面呈光滑的圆环。灯裙4的喇叭状,利于聚集表面反射的光,增强聚光性;灯杯41的凸纹411和灯罩42的指甲纹421使得灯裙4表面美观,灯裙4内部凹凸不平利于反射光线同时增加输出的光的亮度。

优选地,所述灯裙4从外至内依次为防爆膜11、荧光粉层12、灯裙基体13和反射层14;所述反射层14通过反射作用增加某一方向的照亮亮度或形成漫反射提高灯的发光均匀度;所述反射层14包括通过蒸涂的铝反射层或通过磨砂处理的磨砂反射层;所述防爆膜11用于保护玻璃杯灯跌落破损时玻璃不会散落和保证安全;所述灯裙基体13为掺杂导热纳米颗粒的合成树脂或玻璃材质,能保证本身透光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散热快。纳米颗粒可以是氧化铝颗粒、氮化铝颗粒等。

优选地,所述灯壳5内表面设置有散热硅胶层,厚度为0.01~1cm。灯壳5为透明材质。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9与灯座3之间具有中空结构,利于热气的上升传递。所述LED灯10产生的热量通过正极柱脚6和负极柱脚7传递至电源驱动器8,进一步传递至散热件2,最后由散热件2向外散发出去,避免出现热量的堆积。

优选地,所述电源驱动器8表面涂覆有第二石墨烯导热层,利于电源驱动器8的热量散发。

优选地,所述LED灯10在安装座9表面围成圆形,避免出现热窝,实现快速散热。

优选地,所述灯壳5与灯裙4之间形成空腔,利于快速散热。

优选地,第一石墨烯导热层和第二石墨烯导热层单层厚度为8~15微米,接近纳米级厚度,不仅能有效绝缘且兼具高效的散热功能,第一石墨烯导热层和第二石墨烯导热层本身具有的优良导热性、热阻低、贴合性,能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

第一石墨烯导热层和第二石墨烯导热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热油墨,其具有高导热性,导热系数在1.5~2 W/K.M;适合高温短时间固化要求,在250℃时5分钟内无任何变化,在400℃时10秒内无变化;体积电阻率>1012Ω·cm;墨层光亮均匀,颜料分散性好,细度均匀,过网性、流平性良好;固化膜耐高温,绝缘性好,耐0T弯折,耐冲压油,耐助焊剂,耐酒精,良好的附着力、耐磨;固化后对金属底材具有优良的附着力。石墨烯导热油墨材料应用广泛,在任意具有热管理的器件中均可使用,也可搭配不同的散热材料进行使用,兼具绝缘和散热功效。

玻璃杯灯发光的原理由现有技术可获知,不再赘述。

发光元件10即LED灯通电后,LED灯的热量经石墨烯导热层的快速传递散到玻璃杯灯的灯裙4的内部腔体中,经传递至散热件2后,散热件2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解决现有玻璃杯灯的散热问题,或者经传递至灯裙4内的灯壳5散热,二者结合散热可提高使用寿命,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电源驱动器8的热能也能有效的通过石墨烯导热层和散热件2散热,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