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856发布日期:2018-06-08 18:1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且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该种嵌装于天花板内部的隐置性灯具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镜片、百叶窗、灯泡,来取得不同的光线效果。而且因筒灯具有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酒店、家庭、咖啡厅等场所。然而,现有的筒灯一般只能够实现单个方向的角度可调,角度可调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客户及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筒灯角度可调范围有限无法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包括灯体、转动支架和面环件,光线从所述灯体底部射出,所述转动支架包括环形架体和垂直连接于所述环形架体同一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内连接板体,所述环形架体设于所述灯体的外围,两所述内连接板体与所述灯体可定位地转动连接,所述面环件包括环形板和环形筒,所述环形筒固定于所述环形板的内环一侧,所述灯体设于所述环形筒内并与所述环形筒之间形成活动间距,所述环形架体与所述环形筒可定位地转动连接,所述灯体相对于所述内连接板和/或所述环形筒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灯体照射角度的调节。

优选地,各所述内连接板体上均开设有内过孔,所述内连接板体通过第一柱状部件穿过所述内过孔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灯体外侧。

优选地,所述转动支架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环形架体同一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连接板体,两所述外连接板体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所述内连接板体之间的连线,且两所述外连接板体与所述环形筒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外连接板体上开设有外过孔,所述外连接板体通过第二柱状部件穿过所述外过孔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环形筒内侧。

优选地,所述环形架体放置于所述环形筒的上端,所述环形加体可相对于所述环形筒水平定位转动,所述环形架体上设有阻挡条,所述环形筒内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阻挡条抵接以限制所述环形架体于所述环形筒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环形筒的转动角度的抵挡条。

优选地,所述环形筒的外侧朝向所述环形筒的上端延伸设有至少三个间隔布置的侧挡片,所述环形架体的外侧于各所述侧挡片的限制下与所述环形筒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筒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环形架体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环形架体于所述环形筒的上方脱离的上挡片。

优选地,所述灯体上设至少一位于所述内连接板体的侧方且用于限制所述灯体相对于所述环形架体的转动角度的摇摆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摇摆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分别位于对应的一所述内连接板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于所述环形筒的相对两侧的弹性安装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面环件用于与天花板等安装部位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将整个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固定在安装部位处,灯体则起到照明的作用,由于设置包括环形架体和内连接板体的转动支架,那么通过将环形架体设置在灯体的外围,并且使得环形架体上连接的内连接板体与灯体可定位地转动连接,这样相对于环形架体即可转动灯体,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好灯体相对于环形架体的转动角度后固定好即可;又由于面环件包括环形板固定于环形板上的环形筒,并且将灯体设置在环形筒的外围与环形筒形成活动间距,同时将环形架体与环形筒可定位地转动连接,这样相对于环形筒转动环形架体时,此时已经与环形架体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体固定的灯体也相对于环形筒转动,如此实现对灯体于两个不同方向上调整照射角度,对灯体的照射角度可调的范围更大,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进而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剖切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隐藏面环件和弹性安装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转动支架的转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灯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剖切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隐藏面环件和弹性安装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的转动支架的转动方向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灯体 11—上壳 12—中壳

13—下壳 14—灯杯 15—电路板

16—光源 17—摇摆限位结构 20—转动支架

21—环形架体 22—内连接板体 23—外连接板体

24—阻挡条 25—内螺丝 30—面环件

31—环形板 32—环形筒 33—活动间距

40—弹性安装件 41—固定板 131—内螺纹孔

171—第一限位凸起 172—第二限位凸起 221—内过孔

231—外过孔 321—外螺纹孔 322—抵挡条

323—侧挡片 324—上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1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包括灯体10、转动支架20和面环件30,光线从所述灯体10底部射出,所述转动支架20包括环形架体21和垂直连接于所述环形架体21同一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内连接板体22,所述环形架体21设于所述灯体10的外围,两所述内连接板体22与所述灯体10可定位地转动连接,所述面环件30包括环形板31和环形筒32,所述环形筒32固定于所述环形板31的内环一侧,所述灯体10设于所述环形筒32内并与所述环形筒32之间形成活动间距33,所述环形架体21与所述环形筒32可定位地转动连接,所述灯体10相对于所述内连接板22和/或所述环形筒32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灯体10照射角度的调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面环件30用于与天花板等安装部位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将整个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固定在安装部位处,灯体10则起到照明的作用,由于设置包括环形架体21和内连接板体22的转动支架20,那么通过将环形架体21设置在灯体10的外围,并且使得环形架体21上连接的内连接板体22与灯体10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这样相对于环形架体21即可转动灯体10,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好灯体10相对于环形架体21的转动角度后固定好即可;又由于面环件30包括环形板31固定于环形板31的内环一侧的环形筒32,并且将灯体10设置在环形筒32的外围与环形筒32形成活动间距33,同时将环形架体21与环形筒32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这样相对于环形筒32转动环形架体21时,此时已经与环形架体21上设置的内连接板体22固定的灯体10也相对于环形筒32转动,如此,实现对灯体10于两个不同方向上调整照射角度,对灯体10的照射角度可调的范围更大,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进而能够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两内连接板体22与灯体10可定位地转动连接以及环形架体21与环形筒32可定位地转动连接中的可定位地转动连接是指相互连接的两个部件在转动其中一个部件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摩擦力或夹持力,这样转动该部件到需要的位置后能够相对于另一部件相对固定住,且不会再摆动。

例如,灯体10相对于内连接板体22转动时与内连接板体22之间具有摩擦力或夹持力,并且完成对灯体10的转动后,灯体10相对于内连接板体22相对固定住,且不会再摆动。

又例如,环形架体21相对于环形筒32转动时与环形筒32之间具有摩擦力或夹持力,并且完成对环形架体21的转动后,环形架体21相对于环形筒32相对固定住,且不会再摆动。

优选地,环形架体21和两个内连接板体22一体成型而制成转动支架20。

其中,如图3和图6所示,灯体10包括上壳11、中壳12、下壳13、灯杯14、电路板15和设于电路板15上的光源16,中壳12固定于上壳11与下壳13之间,电路板15安装于上壳11内且光源16露出于上壳11外,灯杯14固定在中壳12内且灯杯14围设在光源16外,灯杯14的作用是用于反射光源16发出的光线。

进一步地,上壳11、中壳12和下壳13三者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丝或者螺钉等。

优选地,光源16为LED灯珠。

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各所述内连接板体22上均开设有内过孔221,所述内连接板体22通过第一柱状部件穿过所述内过孔221可定位地转动连接于所述灯体10外侧。可以理解地,第一柱状部件可以是螺丝或铆钉等,也可以是与灯体10一体连接的柱体;两个内连接板体22弹性夹紧所述灯体10的外侧,并通过第一柱状部件进一步固定,这样可以实现所述内连接板体22相对于灯体10既可定位又可竖向转动,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第一柱状部件与内过孔221适当过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所述内连接板体22相对于灯体10既可定位又可竖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内连接板体22弹性夹紧所述灯体10的外侧,使得内连接板体22与所述灯体10之间在竖向转动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使得灯体10可以定位;第一柱状部件为内螺丝25,所述灯体10上开设有与各所述内过孔221位置对应的内螺纹孔131,所述内连接板体22通过内螺丝25穿过所述内过孔221与所述内螺纹孔131适配而固定连接所述灯体10。这样,内螺丝25将内连接板体22与灯体10固定,即转动支架20与灯体10固定,如此即完成在第一个方向对灯体10的照明角度调节。其中,两个内连接板体22弹性夹紧所述灯体10的外侧,采用内螺丝25固定转动支架20与灯体10的连接方式,不但结构简单,且固定后的稳定性好,结构设计巧妙,调节操作时十分便捷,实用性强。

其中,内螺纹孔131优选设置在下壳13上。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所述灯体10上设至少一位于所述内连接板体22的侧方且用于限制所述灯体10相对于所述环形架体21的转动角度的摇摆限位结构17。具体地,摇摆限位结构17优选设置在下壳13上;具体地,当相对于转动支架20转动灯体10一定的角度后,灯体10上设置的摇摆限位结构17会与内连接板体22抵接,即内连接板体22阻挡灯体10转动更大的角度,这样可以保证避免因为转动灯体10时的角度过大而导致灯体10碰撞到环形架体21等部件而导致部件损坏。

其中,摇摆限位结构17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总而言之,至少有一个摇摆限位结构17限制住内连接板体22的转动角度即可限制灯体10的转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摇摆限位结构17包括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起172,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起172分别位于对应的一所述内连接板体22的相对两侧。具体地,至少有其中一个内连接板体22的相对两侧设置的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起172,那么在竖向两个方向转动灯体10时,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起172限制灯体10的转动角度,这样在竖向的两个方向转动灯体10均不会因为灯体10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出现部件之间干涉的问题。其中,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起172分别与内连接板体22之间的距离设置的长短可以实现灯体10的不同角度范围的调节,例如,可以将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起172设置在距离内连接板体22可使得灯体10在竖向方向正负30°的角度调节的位置。

其中,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结构相同,例如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均可以呈柱状,并且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其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凸起171和第二限位凸上可以设置与内连接板体22抵接的抵接平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所述转动支架20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环形架体21同一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外连接板体23,两所述外连接板体23之间的连线垂直于两所述内连接板体22之间的连线,且两所述外连接板体23与所述环形筒32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各所述外连接板体23上开设有外过孔231,所述外连接板体23通过第二柱状部件穿过所述外过孔231可定位地竖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环形筒32内侧。可以理解地,第二柱状部件可以是螺丝或铆钉等,也可以是与环形筒32一体连接的柱体。两个外连接板体23弹性夹紧所述环形筒32的外侧,并通过第二柱状部件进一步连接固定,这样可以实现所述外连接板体23相对于环形筒32既可定位又可竖向转动。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第二柱状部件与外过孔231适当过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所述外连接板体23相对于环形筒32既可定位又可竖向转动。具体地,由于灯体10与环形筒32之间形成活动间距33,那么通过在垂直于两个外连接板体23的连线方向竖向转动灯体10可以带动转动支架20相对于环形筒32竖向转动,即以转动支架20的外连接板体23与环形筒32的连接处为中心轴可以实现灯体10对转动支架20竖向转动,并且实现的转动角度在0.5π左右。又由于灯体10在内螺丝25的作用下与内连接板体22固定而实现与整个转动支架20固定,那么转动支架20与灯体10固定在一个整体,当相对于环形筒32转动所述转动支架20实现即实现了转动灯体10,由于两个外连接板体23的连线与两个内连接板体22的连线垂直,那么此时灯体10实现转动的方向与灯体10相对于转动支架20转动的角度不同,如此即完成在第二个方向对灯体10的照明角度调节。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灯体10相对于内连接板22和/或环形筒32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筒灯照射角度的调节,即对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进行照明角度的调节,可以实现对照设角度构成一定立体角度的调节方式,实现对灯体10的照射角度可调的范围更大,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其中,第二柱状部件可以是外螺丝(图未示),所述外连接板体23上开设有与各所述外过孔231位置对应的外螺纹孔321,所述外连接板体23通过外螺丝穿过所述外过孔231与所述外螺纹孔32适配而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筒32。这样,外螺丝将外连接板体23与环形筒32固定,即转动支架20与环形筒32固定,如此即完成在第二个方向对灯体10的照明角度调节。其中,两个外连接板体23弹性夹紧所述环形筒32的外侧,采用外螺丝固定转动支架20与环形筒32的连接方式,不但结构简单,且固定后的稳定性好,结构设计巧妙,调节操作时十分便捷,实用性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柱状部件也可以为铆钉(图未示)。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照射角度可调式筒灯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于所述环形筒32的相对两侧的弹性安装件40。具体地,弹性安装件40是作用是将面环件30固定在天花板的灯筒等安装部位上。弹性安装件40优选为两个,且两个对称设置,确保经弹性安装件40固定后的面环件30稳定性良好。

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安装件40可以采用固定板41固定在环形筒32上,固定板41与环形筒32的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丝或者铆钉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铆钉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固定板41与环形筒32的相对于位置而实现调节弹性安装件40与环形筒32的相对位置。

其中,弹性安装件40优选为扭簧。

实施例二。

如图7~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环形架体21上并未设置外连接板体,所述转动支架20与所述环形筒32的连接方式并不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架体21放置于所述环形筒32的上端,所述环形加体21可相对于所述环形筒32水平定位转动,所述环形架体21上设有阻挡条24,所述环形筒32内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阻挡条24抵接以限制所述环形架体21于所述环形筒32的上端相对于所述环形筒32的转动角度的抵挡条322。具体地,将环形架体21放置在环形筒32的上端,这样,在水平转动灯体10时可以带动环形架体21相对于环形筒32相对水平转动,并且在转动时,环形架体21与所述环形筒32的顶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当环形架体21转动到所需角度时停止转动,所述环形架体21可以保持转动调节时最后停留的位置,实现相对水平方向的定位。如此即完成在第二个方向对灯体10的照明角度调节。并且,由于灯体10与环形筒32之间形成活动间距33,那么环形架体21可以相对于环形筒32实现接近360°的角度转动。当相对于环形筒32转动所述环形架体21接近360°时,环形架上设置的阻挡条24与环形筒32上设置的抵挡条322抵接,限制了环形架体21继续转动,这样可以让操作者知晓转动环形架体21的角度达到极限,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便捷地完成对灯体10在水平方向的调节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所述环形筒32的外侧朝向所述环形筒32的上端延伸设有至少三个间隔设置的侧挡片323,所述环形架体21的外侧于各所述侧挡片323的限制下与所述环形筒32同轴设置。具体地,侧挡片323可以限制环形架体21的外侧面的位置,并且,在至少三个侧挡片32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环形架体21的垂直轴心线限制与环形筒32的垂直轴心线重合,如此即可避免在转动环形架体21时,环形架体21的垂直轴心线出现偏移,进而可以确保于该角度调节灯体10时可靠性高。

更具体地,侧挡片323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筒32上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环形架体21的上方以限制所述环形架体21于所述环形筒32的上方脱离的上挡片324。具体地,上挡片324可以通过扣接、铆接、插接、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与环形筒32固定,上挡片324朝向环形筒32的垂直轴心线延伸,并且上挡片324位于环形架体21的上方,并且与环形架体21的上表面保持适当的间隙,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环形架体21上移而脱离放置在环形筒32上,又能使所述环形架体21在相对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也就是说在竖向方向上对环形架体21进行限制,进而确保环形架体21始终放置在环形筒32上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上挡片324与固定板41优选为一体成型设计。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