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头座模组的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7843发布日期:2018-08-28 23:1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头座模组的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LED灯具在各种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娱乐场所中被广泛使用。为了方便安装,往往在LED灯具的灯头座通过一个万向节可以连接其外部的灯具,这样可以多个角度照明。灯头座上设有出线孔,灯头座中的线缆通过该出线孔穿出引至万向节,通过万向节出现,再接到灯具中。

但是,现有的出线存在以下缺陷:

(1)只开设有一个出线孔,只能通过万向节出现而不能从侧面出线,限制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模组的出线结构,其能够使灯头座内部的线缆有选择的从不同的孔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灯头座模组的出线结构,包括灯头座、后盖、第一万向节,后盖与灯头座固定,第一万向节固定在后盖上,所述后盖开设有与万向节位置对应的底部出线孔,第一万向节内腔为通孔,所述后盖上还设有侧穿线孔,侧穿线孔朝后盖外端面的开口由一薄片封闭,该薄片与后盖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穿线孔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部出线孔的一侧,且两个侧穿线孔以底部出线孔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与灯头座的固定方式为该后盖嵌入灯头座中后与灯头座卡接。

进一步地,第一万向节通过一支架与后盖螺纹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万向节,灯头座的侧壁上还设有侧出线孔,第二万向节固定在灯头座的侧壁,且与侧出线孔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第二万向节通过该支架与灯头座的侧壁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后盖上额外多开设侧穿线孔,并用薄片封闭侧穿线孔,当需要从侧部穿出线缆时,可以按压薄片,使侧穿线孔连通外部,当只需要由底部出线孔出线时,则不用按压薄片,使后盖保持完整密封的结构,由此实现多孔出线,不局限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头座模组的出线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盖的结构图。

图中,1、灯头座;2、后盖;21、底部出线孔;22、侧穿线孔;23、薄片;3、第一万向节;4、支架;5、第二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头座模组的出线结构,其包括灯头座1、后盖2、第一万向节3,其中后盖2与灯头座1固定,具体的,后盖2与灯头座1的固定方式为该后盖2嵌入灯头座1中后与灯头座1卡接。第一万向节3固定在后盖2上,后盖2开设有与第一万向节3位置对应的底部出线孔21,第一万向节3的内腔为通孔,灯座头1内的线缆可通过底部出线孔21、通孔穿出至与灯具连接。

为了增加适用性,后盖2上还设有侧穿线孔22,侧穿线孔22朝后盖2外端面的开口由一薄片23封闭,该薄片23与后盖2一体成型连接。当需要使用到侧穿线孔22时,按压薄片23,使薄片23脱落,从而线缆可以从侧穿线孔22穿出。而不需要从侧部出线时,则不去按压薄片23即可。

作为优选,侧穿线孔2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部出线孔21的一侧,且两个侧穿线孔22以底部出线孔2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第一万向节3通过一支架4与后盖2螺纹固定。灯头座1的侧壁上还设有侧出线孔,还包括有第二万向节5,第二万向节5固定在灯头座1的侧壁,且与侧出线孔位置对应。所述支架4为L型支架,第二万向节5通过该支架4与灯头座1的侧壁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