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工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3527发布日期:2018-09-04 21:1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矿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散热工矿灯。



背景技术:

工矿灯,是指工厂、矿井、仓库、高棚的生产作业区中使用的灯具类的总称,除了在通常环境中使用的各种照明灯外,还有特殊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灯和防腐蚀灯,工矿灯按照光源可分为传统光源工矿灯(如钠灯工矿灯、水银灯工矿灯等)和LED工矿灯。相比于传统工矿灯LED工矿灯具有很大优势。

现有的大部分工矿灯都是压铸而成,所用材料是AL ADC12,其材料热阻高,导热系数底,少部份工矿灯是采用冷锻工艺,但散热器边缘没有开导流孔,灯具的热量不能很好的散出去,使灯具的寿命大打折扣,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495569.4提出的“一种高散热工矿灯”,在该申请文件中,在结构上散热体边缘上开了一圈的对流孔,而后面的散热片做成螺旋状,使冷空气从下往上对流的时候形成一股回旋风而加大的空气的对流速度,从而能有效的降低灯具的热量,达到灯具长寿命的作用,但是该结构的仅仅通过散热体边缘上开了一圈的对流孔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散热工矿灯,在工矿灯主体进行工作时,通过微型风机来实现散热罩内腔空气的对流,使得工矿灯主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被排出,进而来提高工矿灯的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散热工矿灯,包括工矿灯主体,所述工矿灯主体的前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提手,所述工矿灯主体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散热罩,且散热罩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合而成的罩体,所述散热罩的内腔底部设置散热口,且散热罩通过散热口与工矿灯主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散热罩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设置有两组微型风机,所述散热罩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工矿灯主体的顶部,所述散热罩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盖,所述散热盖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柱;

所述散热片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导流槽,所述散热片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且导流槽和散热孔呈交错状排布,所述散热柱包括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导热片。

优选地,上述高散热工矿灯中,所述散热柱呈阵列状排布。

优选地,上述高散热工矿灯中,所述散热口的内腔设置有隔尘网。

优选地,上述高散热工矿灯中,所述散热罩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微型风机鼓风方向相同,所述散热罩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微型风机鼓风方向相同。

优选地,上述高散热工矿灯中,所述导热片呈环形阵列状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在工矿灯主体进行工作时,通过微型风机来实现散热罩内腔空气的对流,使得工矿灯主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被排出,进而来提高工矿灯主体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散热片和散热柱来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工矿灯主体的散热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工矿灯主体、2-提手、3-散热罩、31-散热口、32-微型风机、4-散热片、41-导流槽、42-通气孔、5-散热盖、6-散热柱、61-导热柱、62-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高散热工矿灯,包括工矿灯主体1,工矿灯主体1的前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提手2,工矿灯主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散热罩3,且散热罩3由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组合而成的罩体,散热罩3的内腔底部设置散热口31,且散热罩3通过散热口31与工矿灯主体1的内腔相连通,散热罩3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设置有两组微型风机32,散热罩3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散热片4,且散热片4位于工矿灯主体1的顶部,散热罩3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盖5,散热盖5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柱6;散热片4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导流槽41,散热片4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42,且导流槽41和散热孔42呈交错状排布,散热柱6包括导热柱61,导热柱61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导热片62。

在工矿灯主体1进行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31传递到散热罩3的内腔中,微型风机32将外部空气鼓入,并将内部空气排出,使得空气在散热罩3中形成流动的气流,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带走散热罩3中的热量,达到散热效果,微型风机32在将空气鼓出时,空气通过散热片4,会对散热片4表面进行散热作用,来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片上的导流槽41和散热孔42可以增加散热片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通过散热柱6将散热盖5上的热量向外传递,来提高散热罩3中的热量向外传递的效率,导热片62可以增加导热柱6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散热效率更高,散热片4与工矿灯主体1直接进行接触,工矿灯主体1上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4向外传递,进而也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散热柱6呈阵列状排布,散热柱6均匀排布在散热盖5上,使得散热更加均匀,便于进行散热工作,散热口31的内腔设置有隔尘网,隔尘网可以减少流动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工矿灯主体1的内腔中,进而减少灰尘对工矿灯主体1工作造成的影响,散热罩3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微型风机32鼓风方向相同,散热罩3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微型风机32鼓风方向相同,这样使得空气可以在散热罩3的内腔和外部进行流动,导热片62呈环形阵列状排布。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在工矿灯主体1进行工作时,通过微型风机32来实现散热罩3内腔空气的对流,使得工矿灯主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被排出,进而来提高工矿灯主体1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散热片4和散热柱6来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工矿灯主体1的散热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