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灯及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0710发布日期:2018-07-27 21:2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轨灯及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导轨灯也叫轨道灯,是安装在一个类似轨道上面的灯具,其可以任意调节照射角度,导轨灯一般作为特定射灯而使用,广泛用于商场,如商场、服装店、家具店、珠宝店、汽车展台、星级酒店、高档会所、博文物展馆、营业厅、专业橱窗、柜台等重点照明场所。导轨灯虽然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不足,现有技术中导轨灯由于面环较短等原因致使导轨灯的出光角度普遍较大,导轨灯的光线比较发散,导轨灯的照射面积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导轨灯的聚光能力不足,照射所需照射区域时照明效果较差。此外,由于导轨灯的光线比较发散,导轨灯会照射到所需照射区域以外的人,光线也极易照射到所需照射区域以外的人,使他人出现眩光刺眼等状况,如长时间照射人眼还会严重损伤视力。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光筒罩设在导轨灯的光源外部或设置在导轨灯的出光口处,致使光线在光筒内传递,导轨灯的发散光线在通过光筒时,一部分光线与光筒的轴线平行或与轴线偏差角度较小,可直接通过光筒后射出,照射在物体上;另一部分照射在光筒上。照射在光筒上的光线,部分被光筒吸收掉转化为内能,余下光线经光筒一次或多次反射后通过光筒后射出,照射在物体上。现有技术中的方式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线发散以及眩光等问题,但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光筒多为等直径的光筒,光线在光筒内多次反射后出光角度依然较大,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光线发散以及解决眩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很难有效解决在使用导轨灯的过程中出现的光线发散以及眩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轨灯,以解决在使用导轨灯的过程中出现的光线发散以及眩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灯,包括:灯筒、光源、反光杯以及防眩光筒,其中,所述光源、所述反光杯以及所述防眩光筒均设置在所述灯筒内,所述反光杯具有凹面及出光口,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反光杯的凹面上;所述防眩光筒包括进光端、出光端以及透光通道,所述防眩光筒的进光端设置在所述反光杯的出光口处,所述防眩光筒的出光端伸出所述灯筒;所述透光通道位于所述进光端及所述出光端之间,所述透光通道自靠近所述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光端的一侧渐缩。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均设置在所述防眩光筒内,各所述分隔板均与所述透光通道的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筒的内壁涂覆有黑色涂层。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筒的内壁涂覆有银色涂层。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筒与所述灯筒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套管,所述防眩光筒与所述连接套管连接,所述连接套管设有外螺纹,所述灯筒设有与所述连接套管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灯筒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套管套设于所述灯筒内并可沿所述灯筒的长度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筒上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连接套管连接并可沿所述灯筒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灯筒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在所述灯筒的运动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筒设有透光玻璃,所述透光玻璃设置在所述出光端且与所述透光通道的轴线垂直,所述透光玻璃与所述防眩光筒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LED灯,多个所述LED灯间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灯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灯,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导轨灯接通电源,导轨灯的光源亮起。光源设置在反光杯的凹面上,光源向四周散发的光线照射到反光杯的凹面上,由于反光杯的反光作用,故照射到反光杯凹面上的光线只有少量被反光杯吸收转化为内能,大部分光线在反光杯的凹面上参与反射,又由于反光杯的凹面反射作用,使得光线在凹面上反射之后经反光杯的出光口射出,经过反光杯出光口的光线通过进光端进入防眩光筒中,光线从防眩光筒的进光端进入,通过透光通道后从伸出灯筒的防眩光筒的出光端射出,照射在所需照射区域上。在此过程中,由于透光通道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故透光通道的横截面积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逐渐减小,使得透光通道呈圆台状,防眩光筒的内壁面与透光通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故在光线通过透光通道的过程中,其中第一部分光线的出光角度较小,可直接从出光端射出;第二部分光线经反光杯反射一次后,其出光角度在减小后从出光端射出;剩余第三部分光线的出光角度较大,照射在防眩光筒的内壁上后被吸收或反射,如第三部分光线被防眩光筒吸收,则最终从防眩光筒出光端射出的光线为第一部分光线及第二部分光线;如第三部分光线被防眩光筒反射,由于透光通道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故该第三部分光线照射到防眩光筒的内壁面时,经反射后其出光角度增大,更难从出光端射出,多次反射后照射到反光杯上,并经反光杯反射重新调整出光角度,故该第三部分光线在防眩光筒的内壁面以及反光杯上进行多次反射后,从出光端射出,照射在所需照射区域,故最终从防眩光筒出光端射出的光线为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以及第三部分光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灯通过设置防眩光筒,并将防眩光筒的透光通道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以使穿过透光通道的光线得以汇聚,降低从出光端射出的光线的出光角度,防止出现光线发散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导轨灯眩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照明设备,以解决在使用导轨灯的过程中出现的光线发散以及眩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设备,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导轨灯,所述电气控制装置与所述导轨灯电连接。

所述照明设备与上述导轨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导轨灯的左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导轨灯沿A-A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导轨灯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导轨灯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导轨灯的装配图。

图标:1-灯筒;2-光源;3-反光杯;4-防眩光筒;5-分隔板;6-连接套管;11-限位件;41-透光通道;42-连接环;43-透光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导轨灯的左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导轨灯沿A-A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导轨灯在B处的放大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包括灯筒1、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

其中,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均设置在灯筒1内,灯筒1呈筒状,能够对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光源2用于发射光线,照射所需照明区域。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光源2可为白炽灯、荧光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等。反光杯3具有凹面及出光口,光源2设置在反光杯3的凹面上,反光杯3的凹面具有反光以及聚光的功能,能够将光源2照射在凹面的光线进行反射和汇聚,并将光线从反光杯3的出光口处发射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眩光筒4包括进光端、出光端以及透光通道41,防眩光筒4的进光端设置在反光杯3的出光口处,以便从反光杯3的出光口处射出的光线能够进入到防眩光筒4中。防眩光筒4的出光端伸出灯筒1,透光通道41位于进光端及出光端之间,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通道41设置在防眩光筒4内,透光通道41形成于防眩光筒4的内壁之间,其可为防眩光筒4上沿防眩光筒4的轴线方向开设的通孔所形成的通道,透光通道41的直径可从透光通道41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逐渐缩小,使透光通道41呈圆台状。由于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故光线在自防眩光筒4的进光端向防眩光筒4的出光端方向穿过透光通道41后得到汇聚,有效降低透光通道41内的光线的出光角度,能够避免由于光线发散而出现眩光等情况。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时,使用人员将导轨灯接通电源,导轨灯的光源2亮起。光源2设置在反光杯3的凹面上,光源2向四周散发的光线照射到反光杯3的凹面上,由于反光杯3的反光作用,故照射到反光杯3凹面上的光线只有少量被反光杯3吸收转化为内能,大部分光线在反光杯3的凹面上参与反射,又由于反光杯3的凹面反射作用,使得光线在凹面上反射之后经反光杯3的出光口射出,经过反光杯3出光口的光线通过进光端进入防眩光筒4中,光线从防眩光筒4的进光端进入,通过透光通道41后从伸出灯筒1的防眩光筒4的出光端射出,照射在所需照射区域上。在此过程中,由于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故透光通道41的横截面积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逐渐减小,使得透光通道41呈圆台状,防眩光筒4的内壁面与透光通道41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故在光线通过透光通道41的过程中,其中第一部分光线的出光角度较小,可直接从出光端射出;第二部分光线经反光杯3反射一次后,其出光角度在减小后从出光端射出;剩余第三部分光线的出光角度较大,照射在防眩光筒4的内壁上后被吸收或反射,如第三部分光线被防眩光筒4吸收,则最终从防眩光筒4出光端射出的光线为第一部分光线及第二部分光线;如第三部分光线被防眩光筒4反射,由于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故该第三部分光线照射到防眩光筒4的内壁面时,经反射后其出光角度增大,更难从出光端射出,多次反射后照射到反光杯3上,并经反光杯3反射重新调整出光角度,故该第三部分光线在防眩光筒4的内壁面以及反光杯3上进行多次反射后,从出光端射出,照射在所需照射区域,故最终从防眩光筒4出光端射出的光线为第一部分光线、第二部分光线以及第三部分光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通过设置防眩光筒4,并将防眩光筒4的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以使穿过透光通道41的光线得以汇聚,降低从出光端射出的光线的出光角度,防止出现光线发散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导轨灯眩光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还包括多个分隔板5,多个分隔板5均设置在防眩光筒4内,各分隔板5均与透光通道41的轴线平行。分隔板5将导轨灯的透光通道41分成多个部分,各部分透光通道41的横截面相对较小,部分透光通道41的光线汇聚能力更强。光线在穿过各部分透光通道41时参与反射的次数更多,各部分透光通道41能够对光线的出光角度进行多次调整,使得穿过各部分透光通道41的光线出光角度更小,光线的汇聚效果更佳。

需要说明的是,防眩光筒4的内壁涂覆有银色涂层。银色涂层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弱,能够反射大部分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当透光通道41内的光线照射在涂覆有银色涂层的防眩光筒4的内壁上时会被反射回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防眩光筒4内壁涂覆有银色涂层的导轨灯的亮度更高。此外,防眩光筒4的银色涂层由于将大部分光线反射出去,故其还能够降低防眩光筒4的温度。

进一步地,防眩光筒4与灯筒1可拆卸连接。防眩光筒4与灯筒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卡接、插接或通过螺纹连接等。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在防眩光筒4或光源2损坏时进行维修,另一方面,使用人员可更换多种长度、粗细不一或具有不同透光通道41的防眩光筒4,以满足多种照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还包括连接套管6,防眩光筒4与连接套管6连接,连接套管6设有外螺纹,灯筒1设有与连接套管6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套管6与灯筒1配合连接,连接套管6套设于灯筒1内并可沿灯筒1的长度方向运动。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时,使用人员可旋转连接套管6,调整连接套管6在灯筒1上的位置,连接套管6在灯筒1的长度方向上运动。由于防眩光筒4与连接套管6连接,故防眩光筒4随连接套管6在灯筒1的长度方向上运动。在本实施例一中,使用人员利用连接套管6实现防眩光筒4在灯筒1的长度方向上运动,以调节防眩光筒4进光口与光源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从防眩光筒4出光口射出的光线的汇聚程度,以适用于多种照明情况,增大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防眩光筒4上设有连接环42,连接环42可设置在防眩光筒4的上方边缘处,连接环42与连接套管6连接并可沿灯筒1的长度方向运动,连接环42可随连接套管6在灯筒1的长度方向上运动。在本实施例一中,灯筒1内设有限位件11,限位件11设置在连接环42在灯筒1的运动路径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导轨灯时,使用人员可旋转连接套管6以调节防眩光筒4在灯筒1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使防眩光筒4逐渐向光源2所在方向运动,在防眩光筒4逐渐靠近光源2时,防眩光筒4的连接环42与限位件11接触,限位件11能够阻挡防眩光筒4运动,能够避免防眩光筒4在向光源2所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距离光源2过近,光源2或反光杯3受到防眩光筒4的挤压而出现破碎的情况。

实施例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导轨灯的爆炸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导轨灯的装配图。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导轨灯,包括灯筒1、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其中,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均设置在灯筒1内,反光杯3具有凹面及出光口,光源2设置在反光杯3的凹面上;防眩光筒4包括进光端、出光端以及透光通道41,防眩光筒4的进光端设置在反光杯3的出光口处,防眩光筒4的出光端伸出灯筒1;透光通道41位于进光端及出光端之间,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

优选地,防眩光筒4的内壁涂覆有黑色涂层。黑色涂层能够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强,当透光通道41中的光线照射在涂覆有黑色涂层的防眩光筒4的内壁上时,黑色涂层不会反射光线,但能够吸收照射在其上的光线。涂覆有黑色涂层的防眩光筒4的内壁可将进入透光通道41的光线中出光角度较大的光线吸收掉,防止从透光通道41出光口射出的光线出现发散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导轨灯的眩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防眩光筒4设有透光玻璃43,透光玻璃43设置在出光端且与透光通道41的轴线垂直,透光玻璃43与防眩光筒4可拆卸连接。透光玻璃43的设置,能够保持导轨灯的清洁,可有效防止蚊虫通过透光通道41进入反光杯3中干扰光源2正常发光。此外,使用人员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颜色的透光玻璃43,以营造不同的灯光氛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导轨灯中,光源2包括多个LED灯,多个LED灯间隔设置。LED灯具有寿命长、发热低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采用LED灯作为光源2,不仅能够保证光源2的使用寿命,还能将灯筒1或防眩光筒4控制在较低的温度,防止灯筒1或防眩光筒4烫伤使用人员。此外,LED灯耗能低,更符合低碳环保原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照明设备,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轨灯,电气控制装置与导轨灯电连接。

其中,导轨灯包括灯筒1、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其中,光源2、反光杯3以及防眩光筒4均设置在灯筒1内,反光杯3具有凹面及出光口,光源2设置在反光杯3的凹面上;防眩光筒4包括进光端、出光端以及透光通道41,防眩光筒4的进光端设置在反光杯3的出光口处,防眩光筒4的出光端伸出灯筒1;透光通道41位于进光端及出光端之间,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照明设备设有导轨灯,并在导轨灯上设置防眩光筒4,将防眩光筒4的透光通道41自靠近进光端的一侧向靠近出光端的一侧渐缩,以使穿过透光通道41的光线得以汇聚,降低从出光端射出的光线的出光角度,防止光线出现发散的情况,能够有效解决眩光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