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0170发布日期:2018-10-12 20:24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光管配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配置流程是:首先,根据城市隧道照明计算的照度指标,进行照明灯具功率计算和数量配置,例如确定城市隧道内加强照明和基本照明灯具的布置间距、单个灯具功率和流明值;其次,结合配置灯具参数,对应选择可替换灯具的导光管型号。上述流程使得照明设计工程师增加了较大的工作任务,又不能充分节能城市隧道结构条件合理配置导光管的型号。

也就是说,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应用中还没有简单便携的配置方法,因此,提出一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简单便携地确定隧道内照明配置灯具功率、数量和安装间距,节省工程师的时间,降低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

s102、根据所述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获取所述城市隧道照明中采用导光管采光系统的照度信息;

s103、根据所述照度信息,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包括:

城市隧道结构尺寸和城市隧道内照明指标;

所述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有效采光面积、导光管采光系统效率、导光管采光利用系数和导光管维护系数等。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2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1),获取所述照度信息;

其中:eav——隧道路面平均照度lx;n——导光管设计数量;w——隧道限界净宽m;at——导光管有效采光面积m2;η——导光管采光系统效率;es——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lx;d——隧道内照明段落长度m;cu——导光管采光利用系数;mf——导光管维护系数。

可选地,所述步骤s103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2)至(5),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其中:nth——城市隧道照明入口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ntr——城市隧道照明过渡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nex——城市隧道照明出口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nin——城市隧道照明中间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dth——城市隧道照明入口段长度m;

dtr——城市隧道照明过渡段长度m;

dex——城市隧道照明出口段长度m;

din——城市隧道照明中间段长度m;

eth——城市隧道照明入口段路面平均照度lx;

etr——城市隧道照明过段段路面平均照度lx;

eex——城市隧道照明出口段路面平均照度lx;

ein——城市隧道照明中间段路面平均照度lx。

可选地,所述s103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照度信息和预设的约束条件,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所述预设的约束条件包括:导光管约束条件和/或隧道约束条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的步骤。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程设计设计人员可通过输入基本信息,进而直接得到隧道不同断面尺寸导光管配置数量、配置原则,既提高了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准确计算隧道照明配置导光管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隧道断面尺寸、照度指标,合理选择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型号和技术参数。简化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工程设计方法,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选型更合理,安装更能切合隧道结构条件。上述方法即能提高照明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导光管采光系统在隧道照明设计应用更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01,获取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

本步骤中可以是计算机预先导入设定基本信息的文件获取的,也可以是通过向用户展示的界面,接收用户输入指令接收的基本信息,进一步或者是接收其他语音信息获取的。

举例来说,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城市隧道结构尺寸和城市隧道内照明指标;

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导光管采光系统的有效采光面积、导光管采光系统效率、导光管采光利用系数和导光管维护系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执行s101之前,工程师需要进行预先获取如下信息:

(1)调研工程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隧道安装导光管的位置与隧道洞口环境条件是否一致,周边建筑物对二者光照影响情况。由于隧道内加强照明的环境受周边环境影响,保证导光管采光系统照明合理性,应充分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条件。

(2)结合工程条件,计算隧道内加强照明和基本照明的照度指标,同时明确隧道断面形式和宽、高等,隧道照度指标和隧道尺寸是最基础的数据,影响导光管采光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安装条件。

(3)确定隧道照度指标和隧道尺寸后,选择导光管采光系统的设备型号,如导光管管径和长度、集光器、漫射器等。

(4)结合隧道设计车速和纵坡,计算隧道入口加强段、过渡加强段和出口加强段照明长度。

(5)按本专利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隧道内不同照明段落的导光管采用系统配置导光管数量计算,确定隧道不同照明段落的设备型号和数量。

(6)根据光导管的利用系数曲线图、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中线亮度总向均匀度校核隧道内灯具布置间距。

s102、根据所述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获取所述城市隧道照明中采用导光管采光系统的照度信息。

举例来说,根据下述公式(1),获取所述照度信息;

其中:eav——隧道路面平均照度lx;n——导光管设计数量;w——隧道限界净宽m;at——导光管有效采光面积m2;η——导光管采光系统效率;es——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lx;d——隧道内照明段落长度m;cu——导光管采光利用系数;mf——导光管维护系数。

s103、根据所述照度信息,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根据下述公式(2)至(5),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其中:nth——城市隧道照明入口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ntr——城市隧道照明过渡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nex——城市隧道照明出口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nin——城市隧道照明中间段导光管设计数量;

dth——城市隧道照明入口段长度m;

dtr——城市隧道照明过渡段长度m;

dex——城市隧道照明出口段长度m;

din——城市隧道照明中间段长度m;

eth——城市隧道照明入口段路面平均照度lx;

etr——城市隧道照明过段段路面平均照度lx;

eex——城市隧道照明出口段路面平均照度lx;

ein——城市隧道照明中间段路面平均照度lx。

可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所述照度信息和预设的约束条件,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所述预设的约束条件包括:导光管约束条件和/或隧道约束条件。

例如,导光管约束条件可为:导光管安装处的隧道埋深不应大于20m。

在本实施例中,工程设计设计人员可通过界面输入基本信息如隧道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的基本信息等,进而直接得到隧道不同断面尺寸导光管配置数量、配置原则,既提高了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准确计算隧道照明配置导光管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结合隧道断面尺寸、照度指标,合理选择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型号和技术参数。简化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工程设计方法,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选型更合理,安装更能切合隧道结构条件。上述方法即能提高照明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导光管采光系统在隧道照明设计应用更合理。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隧道照明中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可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总线803以及存储在存储器801上并可在处理器8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8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方法:

s101,获取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

s102、根据所述城市隧道结构的基本信息和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基本信息,获取所述城市隧道照明中采用导光管采光系统的照度信息;

s103、根据所述照度信息,确定城市隧道中导光管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为任意一个电子设备如固定电脑或者服务器、移动终端等,本实施例的装置结合隧道断面尺寸、照度指标,合理选择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型号和技术参数,简化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工程设计方法,导光管采光系统在城市隧道照明选型更合理,安装更能切合隧道结构条件。上述方法即能提高照明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导光管采光系统在隧道照明设计应用更合理。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