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发光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8619发布日期:2019-02-12 22:3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均匀发光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涉及组装简易、照度佳的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用具从过去的乌丝灯、日光灯、卤素灯,演进到现在的发光二极管及无极灯具,渐渐地灯具与设计美学等生活情趣结合,不再单单只是功能性用具,甚至是还带有摆设增添生活风味的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灯具中的灯珠排布方式无法使得灯具发光效果提高、均匀、且容易使得灯具中发光区域存在有暗区。因此,设计一种具优良的照度的灯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须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均匀排布灯珠的灯具,使得灯具发光效果提高、均匀、且使得灯具中发光区域不存在有暗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均匀发光的灯具,包含一灯座、一灯板及一灯盖,所述灯座包含一基板、二连接板与二滑移槽,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上相对的二侧,与所述基板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一弧形凹面,所述滑移槽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滑移槽包含二端口及滑轨,所述滑轨在所述端口之间,所述灯盖包含一顶板与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侧截面为弧形,所述弧形凹面面向所述灯座,各所述凸出部的一端自对应的所述端口嵌入所述滑移槽内,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滑轨上滑移致所述灯盖盖合所述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包含一本体与复数灯珠,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灯珠以x轴与y轴相互间距且均匀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灯板二侧朝外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盖中的所述弧形凹面的中心线,与所述本体的长边方向平行的中心线的距离范围为24-2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槽包含一第一延伸板,位于所述滑移槽的外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侧截面为第一梯状,所述凸出部的侧截面为对应所述第一梯状的第二梯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盖还包含一第二延伸板,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在所述灯盖盖合所述所述灯座时,所述第二延伸板位在所述滑移槽的外侧,所述二延伸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72mm-7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板位于不同平面,所述连接板以所述基板的中心线镜像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座为铝型材制造,所述灯盖为塑性材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珠排布是以所述本体的短边方向设置一第一灯排及一第二灯排,所述第一灯排及所述第二灯排上的所述灯珠是以所述本体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排及所述第二灯排的距离为1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排上的相邻的所述灯珠距离范围为4.6-6mm,所述第二灯排上的相邻的所述灯珠距离范围为4.6-6mm。

本申请的高照度的灯具,经由上述结构设计及灯珠的排布,以达到最省灯珠数量又能有最佳的照度、发光均匀及无暗区等优点。此外,通过灯盖的凸出部与灯座的滑移槽相嵌合,可让使用者快速的组装灯具,且具有紧固灯盖及灯座的效果,解决背景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均匀发光的灯具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均匀发光的灯具的一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均匀发光的灯具的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灯具,11、灯座,111、基板,112、连接板,114、滑移槽,1141、端口,1142、滑轨,1142’、第一梯状,1143、第一延伸板,12、灯盖,121、顶板,122、凸出部,122’、第二梯状,123、第二延伸板,13、凹槽,14、灯板,141、本体,142、灯珠,l1、第一灯排,l2、第二灯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为本申请均匀发光的灯具100之一实施例之外观示意图、侧视示意图以及分解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均匀发光的灯具100,包含灯座11、灯板14及灯盖12。

本实施例中,灯座11为铝挤型,呈长形结构,灯座11包含基板111、二连接板112与二滑移槽114。连接板112连接于基板111上相对的二侧,连接板112非平行基板,二连接板112相对于灯板14二侧朝外倾斜设计,灯板14上的灯珠142照射出的光源顺着二连接板112而无暗区。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12与基板111形成两相对的凹槽13,凹槽13的开口朝向弧形凹面,滑移槽114分别连接于连接板112的外侧,滑移槽114包含二端口1141及滑轨1142,滑轨1142在端口1141之间。

本实施例中,灯板14包含本体141与复数灯珠142,所述本体141设置在所述凹槽13内,所述灯珠142以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141上。灯珠142以x轴与y轴相互间距且均匀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本体141上。

本实施例中,灯盖12呈长形结构,灯盖12包含顶板121与二凸出部122,凸出部122分别连接于顶板121的两侧,顶板121的侧截面为弧形,弧形凹面面向灯座11,各凸出部122的一端自对应的端口1141嵌入滑移槽114内,凸出部122在滑轨1142上滑移致灯盖12盖合灯座11。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灯珠142排布是以本体141的短边方向设置第一灯排l1及第二灯排,第一灯排l1及第二灯排l2上的灯珠142是以本体141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灯排l1及第二灯排l2的距离为16mm。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排l1上的相邻的灯珠142距离范围为4.6-6mm,所述第二灯排l2上的相邻的灯珠142距离范围为4.6-6mm。端视灯珠142以及本体141、基板112的大小、长度而定,本申请并无限制,也就是说,灯珠142的数量需根据灯具100长度来决定,不同尺寸的灯具100其灯珠142数量不相同。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盖12的弧形凹面的中心线,与所述本体141的长边方向平行的中心线的距离范围为24-28mm。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41的长边方向平行的中心线的距离为26.1mm。

在一实施例中,灯座11为铝型材制造。

在一实施例中,灯盖12为塑性材制造。然而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灯盖12为铝型材制造。

本实施例中,滑移槽114包含第一延伸板1143,位于滑移槽114的外底面。二滑移槽114外侧壁的距离为72.06mm。所述灯盖12中弧形凹面的中心线与第一延伸板1143的外底壁的距离为28.9mm。

本实施例中,滑轨1142的侧截面为第一梯状1142’,凸出部122的侧截面为对应第一梯状1142’的第二梯状122’。换言之,滑轨1142与凸出部122为可相紧配的组件,以相嵌滑移的方式使灯盖12与灯座11相互紧配结合。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灯盖12还包含第二延伸板123,设置在凸出部122与顶板121的连接处,在灯盖12盖合灯座11时,第二延伸板123位在滑移槽114的外侧。此外,二第二延伸板114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72mm-76mm,在此实施例中,二第二延伸板1143之间的距离为74.98mm(参阅图3)。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连接板112与基板111位于不同平面,连接板112以基板111的中心线镜像对称,请参阅图3。

根据本申请的高照度的灯具,经由上述结构设计及灯珠的排布,以达到最省灯珠数量又能有最佳的照度、发光均匀及无暗区等优点。此外,通过灯盖的凸出部与灯座的滑移槽相嵌合,可让使用者快速的组装灯具,且具有紧固灯盖及灯座的效果,解决背景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