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及其点亮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65279发布日期:2019-01-29 17:5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及其点亮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及其点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前照灯或尾灯中,目前使用的能够同时实现灯具的闪烁发光或均匀发光的光学装置包括光导体和壁厚在20mm至30mm内的导光元件,或光导体和反射镜。现有技术中的导光元件相当于聚光器,是由若干个厚壁单元组成的,若干个厚壁单元之间衔接不均匀,导致在点亮光源时会产生段差;同样的,在用反射镜时也会产生一个个的暗区使其发光效果变差。因此上述两种导光元件在被点亮时均具有均匀性差、点亮不连续及光源直射时易产生直射亮斑的缺点,此外,导光元件应用在灯具上时还能看到其明显的分隔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及其点亮控制方法,具有均匀性好、点亮连续、不易看见灯具里面的光导元件及避免产生直射亮斑的优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具,包括光导体、第一光源组及第二光源组,所述第一光源组设于所述光导体端部,还包括厚度在2mm-5mm范围内的导光元件,所述第二光源组设于所述导光元件端部且包括若干个光源,所述导光元件和所述光导体前后布置。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光导体包括多个,所述光导体均布置于所述导光元件的前侧,或所述光导体均布置于所述导光元件的后侧。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光源组设于所述导光元件的上侧和/或下侧。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光导体的后侧面上设有第一光学花纹,所述导光元件的后侧面上设有第二光学花纹。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光元件由具有散射性能的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光元件内设有通孔,所述光导体设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光元件的后侧面设有入射面,所述入射面形成放置槽,所述第二光源组置于所述放置槽内。

作为一种灯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光源组包括多个类型的光源,不同类型的所述光源所发出光的颜色不同。

作为一种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灯具点亮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组及所述第二光源组中的所述光源进行亮灭组合形成多种工作模式;

每个所述工作模式均对应一种工作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工作信号控制所述灯具按照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作为一种灯具点亮控制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均匀点亮模式和关闭模式,且所述工作模式还包括时序点亮模式和/或混合点亮模式:

所述均匀点亮模式为所述第一光源组和/或所述第二光源组中的所述光源全部被点亮;

所述时序点亮模式为所述第二光源组中的所述光源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依次被点亮;

所述混合点亮模式为所述第二光源组的至少一个所述光源被点亮,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光源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交替被点亮和熄灭;

所述关闭模式为所述第一光源组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中的所述光源全部被熄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厚度在2mm-5mm范围内的导光元件替代传统的厚度在20mm-30mm的导光元件或反射镜,通过光导体和厚度在2mm-5mm范围内的导光元件配合形成的灯具具有发光均匀性好、能实现连续发光、不会产生直射亮斑和看不到其内部明显的分隔单元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厚度在2mm-5mm范围内的导光元件的灯具,可实现发光区域均匀点亮,也还可实现发光区域的时序点亮,还可实现发光区域的混合点亮,采用同一装置实现了灯具的各种光色的不同点亮效果,节省了灯具空间,使灯具发光更加均匀、连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灯具的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灯具的轴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灯具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灯具的等轴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灯具的左视图。

图6和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光导体和导光元件所采用的光学花纹变形。

图中:

1-第一光源组,2-第二光源组,21-第二光源,3-光导体,4-导光元件,411-第一导光元件,412-第二导光元件,51-第一遮光板,52-第二遮光板,421-第一导光元件表面,422-第二导光元件表面,423-第三导光元件表面,424-第四导光元件表面,425-第五导光元件表面,426-第六导光元件表面;427-第七导光元件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一个光导体3和一个厚度在2mm-5mm范围内的导光元件4,光导体3优选采用圆柱结构,该灯具还包括位于光导体3端部的第一光源组1以及设于导光元件4上第二光源组2,其中,第一光源组1位于光导体3长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l方向)的一端或两端,每个第一光源组1包括至少一个光源,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光源组1位于光导体3长度方向的一端且只包括一个光源,第一光源组1与光导体3的距离很近,为0.5mm左右;而且上述光导体3和导光元件4前后布置,具体地,从光导体3射出的光线进入导光元件4并从导光元件4前侧的发光面射出。

光导体3的个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若灯具中包括多个光导体3,这些光导体3与导光元件4的发光面所在平面内的投影平行并等间隔分布,且多个光导体3位于导光元件4的同一侧,即这多个光导体3均位于导光元件4的前侧,或这多个光导体3均位于导光元件4的后侧。导光元件4与光导体3的位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位置关系,还可以是光导体3在导光元件4的前面,即从光学件4射出的光线进入光导体3并从光导体3上的发光面射出。本实施例中的导光元件4位于光导体3的前侧,导光元件4与光导体3均为透明的,两种元件互相独立、互不干涉。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这种装置的灯具具有均匀性好,能实现连续发光,不会产生直射亮斑和看不到其内部明显的分隔单元的优点。

其中,第二光源组2可以位于导光元件4的一端,也可以位于导光元件4的两端,具体与导光元件4的弯折个数有关,且第二光源组2与导光元件4的距离很近,为0.5mm左右。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光源组2位于导光元件4高度方向(图1中所示的h方向)的两端,这是因为本实施例采用的导光元件4的弯折个数较多,若要实现该导光元件4的均匀发光,在导光元件4的两端进行同时打光,使该导光元件4的发光更均匀。此外,若是导光元件4的弯折个数较少,比如该导光元件4是平板状或只有一两个弯折数时,这时只需在导光元件4高度方向的一端设置第二光源组2就能够实现该导光元件4的均匀发光。

每个第二光源组2包括若干个沿光导体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光源。上述两个第二光源组2中正对设置的两个光源应同步工作,即两个第二光源组2中正对设置的两个光源应同时被点亮或者熄灭,也就是图3中正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光源21应同时被点亮或者同时被熄灭。

上述导光元件4包括沿光导体3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光元件411、第二导光元件412和第一导光元件411,上述两个第一导光元件411和第二导光元件412一体设置形成上述导光元件4;而且上述第二导光元件412的一侧形成有放置槽,放置槽为沿光导体3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槽。其中在第一导光元件411的前方设有第一遮光板51及第二遮光板52,设置第一遮光板51及第二遮光板52的作用是使该导光元件4的光线不能从两个第一导光元件411射出,从而使大部分的光线能够从第二导光元件412上的发光面折射出去,提高该导光元件4在第二导光元件412的发光亮度。

如图2所示,第一光源组1的光线从光导体3长度方向的一部进入光导体3中,通过调整光导体3后侧面上的第一光学花纹,实现发光区域的均匀点亮,其中,第一光学花纹的纵向截面包括矩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或齿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花纹为三角形,第一光学花纹之所以位于光导体3后侧面上,是因为第一光源组1射出的光线经过光学花纹的全反射可以从光导体3的正侧面折射出来,使光导体3的发光更加均匀。

如图3所示,第二导光元件412的正对光导体3的一侧设有第二光学花纹,优选地,第二光学花纹设置于放置槽的底壁上,第二光学花纹的纵向截面包括矩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或齿形等,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花纹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通过设置第二光学花纹能够使第二光源组2发射的光线进行全反射,使导光元件4的发光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灯具的点亮控制方法,每个光源组对应多个工作模式,每个工作模式均对应一种工作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工作信号,使第一光源组1或第二光源组2按照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均匀点亮模式和关闭模式,且该工作模式还包括时序点亮模式和/或混合点亮模式。均匀点亮模式为第一光源组1和/或第二光源组2中的光源全部被点亮;时序点亮模式为第二光源组2中的光源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依次被点亮;混合点亮模式为第二光源组2的至少一个光源被点亮,或至少一个光源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交替被点亮和熄灭,或同时实现至少一个光源被点亮及至少一个光源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交替被点亮和熄灭;关闭模式为第一光源组1和第二光源组2中的光源全部被熄灭。

第二光源组2包括至少一个类型的光源,不同类型的光源所发出光的颜色不同,即点亮灯具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光源形成第二光源组2,每一类型的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光源且只发出一种颜色的光,而且每一类型的光源的颜色均不相同。混合点亮模式包括很多种具体实现方式,例如,混合点亮可以实现第二光源组2中同一类型的光源同时被点亮或者不同类型的光源同时被点亮,也可以实现第二光源组2中同一类型的光源被依次交替点亮或者不同类型的光被依次交替点亮,还可以实现第二光源组2中的某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光源被点亮以及某一种类型或几种类型的光源被依次交替点亮同时实现的效果。

第一光源组1的具体工作步骤,包括:当接收到第一工作信号时,第一光源组1按照均匀点亮模式工作,第一光源组1被全部点亮,第一光源组1的光线通过光导体3的入射面折射进入光导体3中,然后经光导体3后侧面的光学花纹的全反射,最后从光导体3的前侧面折射出来,实现光导体3的发光;当接收到第二工作信号时,第一光源组1的所有光源被全部熄灭,即关闭第一光源组1,实现光导体3的不发光。

第二光源组2的具体工作步骤,包括:当接收到第三工作信号时,第二光源组2按照均匀点亮模式工作,第二光源组2的所有光源均被点亮,实现导光元件4的均匀发光;当接收到第四工作信号时,第二光源组2按照时序点亮模式工作,第二光源组2的各光源依次间隔第一设定时间被点亮,第二光源组2以跑马灯的显示样显示,其效果类似于流水的点灯效果,实现导光元件4的时序发光;当接收到第五工作信号时,第二光源组2按照混合点亮模式工作,实现导光元件4的混合发光;当接收到第六工作信号时,第二光源组2的所有光源被熄灭,实现导光元件4的不发光。

本实施例中的灯具能够用于显示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及处于充电状态时当前电池的电量,灯具的发光模式与电池电量的关系如下,若电池不充电时,灯具中的第二光源组2的部分光源被点亮且其只显示一种颜色,其发出的光为第一光色;若处于充电状态的电池电量低于第一设定值时,灯具中的第二光源组2按时序点亮模式显示;若处于充电状态的电池电量达到第二设定值即充满时,灯具的第二光源组2按均匀点亮模式显示,第二光源组2发出的光的颜色为第二光色,第二光色与第一光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处于充电状态的电池电量位于第一设定值与第二设定值之间时,灯具按混合点亮模式显示。

当本实施例中的灯具用于其它情形时,上述第一光源组1及第二光源组2可配合使用,例如,在点亮上述光源组时,第一光源组1按间隔时长为第二设定时间实现时长为第三设定时间的均匀点亮模式显示,实现光导体3的均匀发光;第二光源组2按时序点亮模式显示,实现导光元件4的时序发光,这两个光源组配合工作,给使用者以提示醒目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光学件的结构不同,且光导体3和导光元件4的位置关系不同。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灯具包括一个光导体3、第一光源组1、第二光源组2及一个厚度在2mm-5mm范围内的导光元件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光源组1位于光导体3长度方向(图6中所示的l方向)的一端且只包括一个光源,第一光源组1与光导体3的距离很近,为0.5mm左右。本实施例中的导光元件4是封闭状,其内设有通孔,其后侧面设有入射面,入射面形成放置槽,其中,第二光源组2位于放置槽内,且其包括若干个光源,第二光源组2的若干个光源沿导光元件4的长度方向(图6中所示的l方向)均匀分布于,光导体3位于导光元件4的通孔内,即从光导体3射出的光线进入导光元件4并从导光元件4的发光面射出。光导体3与导光元件4均是透明的,这两个元件互相独立、互不干涉。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这种装置的灯具具有均匀性好,能实现连续发光,不会产生直射亮斑和看不到其明显的分隔单元的优点。

如图5所示,第二光源组2在导光元件4内的光线路程:第二光源组2的光线经第一导光元件411表面421折射进入导光元件4,在第二导光元件412表面422处发生反射,传播到第三导光元件表面423处,经第三导光元件表面423反射,光线继续向前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与第四导光元件表面424或者第五导光元件表面425相互作用,第二光源组2的光线最终从第四导光元件表面424或者第六导光元件表面426处折射出去,实现第四导光元件表面424或者第六导光元件表面426的发光。

第一光源组1的光线从光导体3长度方向的一端进入光导体3中,通过调整光导体3上的第一光学花纹,实现发光区域的均匀发光,其中,第一光学花纹位于光导体3的后侧面。导光元件4的第七导光元件表面427上设有第二光学花纹,通过设置第二光学花纹能够使第二光源组2发射的光线进行全反射,使导光元件4的发光更加均匀。本实施中,第一光学花纹和第二光学花纹的形状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叙。

本实施例实现灯具的均匀点亮、时序点亮、混合点亮及熄灭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导光元件4采用具有散射特性的材料制成或其纵截面采用其他形状的第二光学花纹。

如图6所示,光导体3上的第一光学花纹的纵向截面采用三角形设置,导光元件4采用具有散射特性的材料制成,该散射特性的材料可以是聚碳酸酯等。图6中的导光元件4的阴影部是不透光的,目的是防止第二光源组2的光线在导光元件4内传播时相互窜导致其发光不均,提高导光元件4的散热特性,使其发光更加均匀。

如图7所示,光导体3上的第一光学花纹的纵向截面采用三角形设置,若是在导光元件4上设置第二光学花纹时,导光元件4上的第二光学花纹的纵向截面采用矩形设置。

本发明中提到的“前、后、上、下”等表示方位的词,均代表实际使用时各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